闲寻芳草——周浙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博文

那里也曾有过小乔初嫁了的好时光 ——亚美尼亚植物学研究印象 精选

已有 8842 次阅读 2017-10-6 23:45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带一路, 塔赫他间, 植物学研究, 亚美尼亚


      从飞机上俯瞰高加索山脉


        2017918日到24日在亚美尼亚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后又参加了野外考察,借着科学网的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下亚美尼亚植物研究状况的印象。

       亚美尼亚是一个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小国家,人口不足300万,国土面积接近三万平方公里。亚美尼亚在地理上属于外高加索地区,有维管束植物3600种左右,分属922属和160科,其中,亚美尼亚特有植物有123种。植物种类虽不算丰富,但也有特色。亚美尼亚是许多栽种植物祖先类群的分布区如:麦子,豆类,蔷薇科水果杏,李子,菠菜属(Spinacia),有3个种在亚美尼亚全部有分布。即便如此,多数植物学家未必对亚美尼亚的植物区系和植物学研究有多少印象,但是说到大名鼎鼎的植物学塔赫他间(Armen Takhtajan),在植物学界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塔赫他间就出生在曾经属于亚美尼亚的Shusha小镇,父亲是一个农学家,在德国和俄罗斯都工作过。塔赫他间1931从诶里温(Yerevan)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在亚美尼亚自然历史博物馆(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Armenia做研究,后来又到苏联科学院亚美尼亚生物分院标本馆工作(The Herbarium of theArmenian branch of the Institute of Biology, Soviet Academy of Sciences. 1944-48 塔赫他间是苏联科学院亚美尼亚分院植物研究所长(The Botanical InstituteT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Armenian SSR, 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大学教授1976年到1986年塔赫他间担任Kamarov植物研究所所长,这是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水平最高的植物研究所(现名为:The KomarovBotanical Institute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这相当于从前苏联的一个边缘加盟共和国走出了一位顶级的植物学家。

     亚美尼亚在1938年就建立了植物研究所,在塔赫他间的推动下亚美尼亚的植物学研究有过一段“小乔初嫁了”的好时光。亚美尼亚植物研究所标本馆收集了177000份亚美尼亚和高加索地区的植物标本以及世界各地植物标本80000份。在塔赫他间的主持下,亚美尼亚植物学家1954年就开始编撰亚美尼亚植物志,1973年完成了全部6卷“Flora of Armenia。塔赫他间非常注重植物间的系统演化关系,认为不了解植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就很难理解现今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为此他在亚美尼亚植物研究所建立的古植物研究室,并亲自领导了新生代植物化石的研究,1974年主持编撰了苏联有花植物化石志第一卷(Fossil flowering plants of the USSR "(v. 1,1974)

植物系统地位犹如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在植物学的研究中起得纲领性的作用。从植物系统学发展的历史看,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可以算第一代的植物系统,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等 A.Cronquist 算第二代系统,现在广泛流行的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APG(Angiosperm Phylogeny Working Group)算是第三代。早在1940年,塔赫他间就提出他被子植物初步框架,那段时间正是塔赫他间任亚美尼亚植物研究所所长的时间。而克朗奎斯特系统1957首次提出,1968进行第一次修订,1981年颁布最终版。如果编撰植物志的水平及其完成的时间和提出第二代植物系统等作为标准,亚美尼亚的植物学水平用现在的时髦话说在国际上处于领跑的地位。当然那个时候亚美尼亚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亚美尼亚植物学的研究很难和苏联的植物学研究分割开来。

说起第二代的植物学系统不能不提一提,塔赫他间和克朗奎斯两位植物学巨匠的友谊。塔赫他间的系统第一次是用俄言发表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被国际社会所知晓的。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在克朗奎斯特的帮助下,塔赫他间系统逐步为世界所知晓,1964年塔赫他间在Taxon上以题为:The Taxa of the HigherPlants above the Rank of Order". 的论文发表了塔赫他间的系统框架,最终在1980年在Botanical Review,Outline of the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Magnoliophya)"为题发表了著名的塔赫他间系统,2009在他过世前,Spring出版社出版了塔赫他间系统的最终修订版。可以说没有克朗奎斯特无私的帮助,塔赫他间系统不知何时才会被世人所知晓。两位科学巨匠合作,堪称科学超越意识形态和国界的典范,要知道两位科学巨匠密切工作的时间,正是冷战的高峰区。在此期间塔赫他间还当选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除了上述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外,在前苏联时期,亚美尼亚植物研究所规划布局也相对完整。研究所位于植物园,研究所有标本馆,形态解剖,形态演化,古植物学等研究室这些都是上个世纪经典植物研究机构的标配。这些研究室外面的都有内容丰富展板和展品,显示出这里科研人员的水平和品味。植物园当地大约30公顷左右,道路两旁高大的橡树(Quercus),榆树(Ulmus)和白蜡树(Fraxinus),表明植物园不短的历史,原来所设计展示功能分区也还依稀可辨。那个如今仍未能完工的温室,也设计了热带植物,水生植物等各种展示区(见拙文《让人心酸的植物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727&do=blog&id=1076609,这一切无不向人们展示着,这里曾经的好时光。前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植物研究状况一落千丈。由于经费缺乏,植物园已经完全没有了管理,长满了荒草,温室没有经费维持,植物从破损的伸到了外面,温室已经完全失去了应用的功能。

现在亚美尼亚国家植物研究所有高等植物系统与地理(Systematics and Geographyof Higher Plants, 地植物学与生理生态(Geobotany and Ecological Physiology)和引种植物(Plant Introduction)等三个研究部门,70多位工作人员,原来的古植物学研究室已经被撤销。研究所的运用经费,全部来自于财政拨款,亚美尼亚没有自然科学基金会这类的机构。而亚美尼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财政收入捉襟见肘,能够用于植物学研究的经费也就可想而知了。为了开展研究,亚美尼亚植物研究所也接受一些外国机构的自助,但是这些资助更像是在植物园里跑马圈地,英美烟草公司圏了一大块地,挂了牌子称之为濒危植物保护基地,但是在其内,我只看见荒草,看不见任何的濒危植物。邱园千年种子库赠了一台冰箱便被成为种子库。

植物的分布大多是跨国界,跨大洋的。以前我们就特别羡慕国外同行能来中国研究中国的类群,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出了国界要采集样品就感到困难重重。我们很难开展一些世界性分布类群的研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出国采集样品开展工作不再是难事。一带一路的战略也鼓励科技人员将自己的研究工作向一带一路国家延伸。亚美尼亚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黑海通道,800多年前的古驿站仍然完好,见证着亚欧之间曾经的交往。我们国家有实力了,到了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扩大影响的时候了。常听说有人,有企业有钱找不到投资方向。我是不认识这样的人和企业,要不然我真想和他们建议一下,去改造一下亚美尼亚植物园的温室,然后顺势进入亚美尼亚的市场。亚美尼亚人在6000多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亚美尼亚的葡萄酒口感非常好,不亚于法国红酒,但是葡萄酒的对外销售全部靠俄罗斯。亚美尼亚由于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水果非常甜。野生杏子遍地都是,虽然杏子不能吃,野外生,纯生态的杏仁在中国一定会大受欢迎。

扯远了,回到我的主题上来吧。这次到亚美尼亚开会和考察,让我看到了和亚美尼亚合作的机遇,有事情需要寻找资源,有些事情在我们现有的经费范围内就能做到。亚美尼亚我肯定还会再去。

图1. 亚美尼亚国家植物研究所


图2. 著名植物学家塔赫他间



图3.塔赫他间系统

图4.亚美尼亚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图5.亚美尼亚植物学研究的大牛


图6. 标本馆前的展板


图7. 植物园道路旁的大树



图8 荒芜的植物园



图9. 散失功能的温室



图10 散失功能的温室



图12 “种子库”



图13 野生的杏子



图14 6000年前的酒窖


图15 丝绸之路上的驿站



图16 诶里温共和国广场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079412.html

上一篇:他本该采集更多的种子——悼念好友钟扬
下一篇:漫话茶叶——何为茶?(上)
收藏 IP: 116.52.177.*| 热度|

19 陈敬朴 张晓良 刘玉仙 刘炜 万润兰 刘钢 张文超 戎可 王启云 王宗海 胡良军 李颖业 侯成亚 高建国 杨正瓴 李璐 徐冉成 高峡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