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tuhy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jtuhyg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61.134.23.*   [30]樊晓英   2017-6-23 09:20
霍老师您好,我原来设想从海参崴引入海水到达通辽市,但是我最近发现这个设想需要穿越几百公里的高山,而且需要俄罗斯或者朝鲜同意,调水路线很长。我看了您设计的路线,发现如果从渤海调水更加节省,如果把营口和锦州之间的某个地方选择为如水口完全可行。从这里向科尔沁沙地调水,不需要翻越高山,海拔逐渐增高,不多浪费能源,只需要使用梯级水站即可以。所以我支持您。
我的回复(2017-7-9 16:21):海水西调有三条路线:
其中一条是利用辽河河道。如能够提供电子信箱,可以寄有关资料。祝好!
IP: 115.235.69.*   [29]叶小舟   2016-10-5 22:42
霍有光老师您好,由于不能发博客,所以我换了一个账号,目前我的信息哲学部分已经基本完备,信息哲学小结点此进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73340&do=blog&quickforward=1&id=1006911),期待您的点评。
IP: 202.40.137.*   [28]kcwongjinan   2015-12-17 17:57
智利瓦尔哈拉公司的设想,可利用太阳能把太平洋的水抽到安第斯山脉顶峰的两座水库里,然后让海水向下流经水电站发电,用以克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 kcwongjinan@gmail.com
kcwongjinan@yahoo.com.hk
我的回复(2015-12-19 10:26):谢谢参与:
利用太阳能、风能调渤海水入黄旗海、岱海乃至罗布泊(封闭的隔水盆地),能够建设调水蓄能电站,可解决既要大量获取可再生能源又要克服其不稳定性问题,可谓一石数鸟。
IP: 61.228.7.*   [27]s123cience   2015-8-9 09:03
http://www.itbm.cn/thread-8587-1-1.html
霍教授:

关於中国之调水, 网上文章很多,eg. 海水西调发展海水灌溉农业与绿化北方沙漠-霍有光(引渤入新,海水蒸发再降雨),向沙漠宣战-调大洋水汽和青藏高原水解西北干旱-惠世德, 朔天运河-郭开等人(高原筑坝),...

是的, 沙漠能变草原/良田谁不爱?

既然大多的河水/暴雨都东流入海,那入海前截流,再向北导送,是大家都想得到的,目前以明渠方式为主(比隧道造价低).

在此, 身为一业余战略研究爱好者,提出一狂想:(若100m左右的大口径tbm技术成熟,利用低於海平面的多功能大隧道来调水,见下图2, 同时提供---水,电,油,天然气,光纤数据/通讯,车,货,船,兵,航母,真空磁浮列车管道,与防空/核/极端气候之避难)
大隧道好处:
不结冰, 无风浪, 无海盗, 抗核打击,避开麻六甲海峡, 蓝线是去欧洲最短航线(使得海运成本低於日韩)
可跨国调水(黑线, eg.印度河, 并可利用塔里木盆地调节水位),油,气,电,货. 有助於一带一路, 城镇化, 亚欧非一体化, 人口疏散至西部&西部资源透过大隧道输至东部.
中国消耗量大->议价能力高->加上红线可成为周边各国的水电油气光的大盘商->以rmb计价->打击石油美元&中国对周边各国之控制力提升
塔里木盆地有草有水(降沙尘暴)->有港口&新农业->快速发展->汉人更大量地移入->有助於民族融合,反恐反分裂
防空/核/极端气候之避难:若以每公尺五人计,4000km可避难二千万人. 若有更长或更多条大隧道, (看起来像和平用途但其实是不折不扣的大武器)其他核大国是不是就无法保证互相毁灭M.A.D.->美俄也盖这种大隧道的话肯定成本更高,可能会被拖垮.
我的回复(2015-8-9 10:16):鼓励学术争鸣有助于科学进步!
谢谢参与!
是“利用低於海平面的多功能大隧道来调水”吗?
若是,则要考虑施工的难度。
IP: 123.115.157.*   [26]wusongyi   2015-1-2 12:40
老师您好,我写了一些想法希望您能帮我看看,点评点评。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bc47ff320102v2gd.html
IP: 36.41.45.*   [25]华维国   2014-11-15 08:29
霍老师,我也是科学网的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huaweiguo,以前发表了一些看法,目前心静后不太愿意激动了,用实际行动来实现我们的理想吧。
IP: 124.114.229.*   [24]姚远   2014-9-26 05:53
有光教授:多年不见,近来可好!看您仍执著于中国水战略研究,深为敬佩!姚远
我的回复(2015-12-19 10:27):姚远教授:您好!近年来是否还在从事科技史、教育史研究?我一直兼顾这一领域,先后出版《交通大学(西安)年谱(1950-1978)》、《钱学森年谱》、《交通大学百年高等机械工程教育年谱》、《为世界之光:交大校史蠡测》、《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图志》等。我们可通过电子信箱交流(hyg9910@mail.xjtu.edu.cn),祝万事如意!
IP: 222.82.118.*   [23]张学文   2014-5-12 21:13
霍教授,您好!
今天收到了您的大作绸缪中国水战略。十分感谢。佩服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如此多方面的深入探索。容我逐步消化。张学文,2014.5.12
IP: 124.117.69.*   [22]张学文   2014-4-24 16:16
书已经寄出,平寄,估计得10天收到。张学文
IP: 110.152.207.*   [21]张学文   2014-4-23 17:45
我的地址:830002,乌鲁木齐,幸福路,426号,10号楼,1-401,张学文
IP: 124.117.13.*   [20]张学文   2014-4-22 20:44
霍教授,您好!
我们首先是好友,其次是有些学术认识不同。
这里是说最近我有一本书出版,打算送您一册,请告诉我如何寄上。
它是《一名预报员的科技探索-气象、水、复杂性》,是气象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内在有些您不认同的论点,也有一些盆地气象的论述可能支持了您的论点。反正是学术讨论。希望您可以笑纳。以后您对其内容批判也行鼓掌也行。
我期待您的地址
新疆,张学文,4.22
我的回复(2014-4-23 16:35):张先生,您好!感谢来信交流科研心得。我的地址是:710049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电子信箱是hyg9910@mail.xjtu.edu.cn)。学术上有不同观点的争论是好事,百家争鸣有助于推动学术进步。我也有一本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考虑中国水问题的专著:《绸缪中国水战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正好也可以和您交换。鄙人相信,21世纪解决中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水资源开源、节流、保护问题,最终合理的设想(方案)一定会在众多方案的科学比较与博弈中产生。
IP: 154.20.33.*   [19]姬再良   2014-3-28 22:49
霍教授,您好,《筑淤地坝百万 造福千秋万代》一文今刊登在《地球科学期刊》 2014年 4卷1期
http://www.j-es.org/paperinfo/9909.shtml
请您点击上联过目,谢谢。
《海水西调,筑海湖和海城——地学家之远见》文,刚投稿,期望很快刊登。
您想参与编改吗?请来信,谢谢。
您可发到:zaiji8@gmail.com  或  zji1998@yahoo.com信箱
IP: 120.192.232.*   [18]wangdebin992006   2014-2-25 12:09
霍教授,您好,我认为,只有海水内调立体方案可行,两千多公里靠地面饮水永远不可能实施。我的立体方案是:海水内调“前核泵”立体方案一期工程简述为:通过海拔0米以低地下隧道将渤海水自流输往海拔-155米的吐鲁番盆地形成吐鲁番海,一期工程以吐鲁番海为中转站动力扬水到海拔780米的罗布泊,耗电扬程约800米。罗布泊地区常年东北风使水汽拂过沙漠扑向若羌-民丰一带形成地形雨,扑向民丰-于田一带,与来自大西洋的由西风带控制的西北风交汇,形成气旋雨、地形雨和对流雨。南疆盆地封闭,水汽难以外逃。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因罗布泊水面,即下垫面,较高(罗布泊海拔780米,梯海水面海拔可达1000米或更高),水汽温度也较高,水汽团会在较高海拔3000-3500米左右的高山形成最大降雨区,聚集成湖,发电落差可达1500-2000米,大大超过吐鲁番梯海向罗布泊输水的耗电扬程800米。科学家认定全球水汽循环周期为9-11天,理想化或全封闭盆地化地域水汽循环周期为6-9天左右,保守估计每年提升到罗布泊的水会循环15次之多。如果每年向罗布泊输水1800亿立方米, 5~10年后塔里木盆地沙漠和空气含水都将饱和,每次降雨汇入高山湖泊的量按比例虽少,但多次降雨,几乎天天降雨,保守估计至少有200%的提水量(1800亿立方米X200%)能在3500米的高山湖泊形成高势能水用于发电,理论上最大发电量将是扬水耗电量的5倍,总不会少于1倍。
海水内调“后核泵”立体方案1期工程:哈拉湖核泵及其配套工程。哈拉湖核泵的主要用途是将巨量的渤海水输往青海省境内海拔4078米的哈拉湖,然后利用高势能水发电,兼顾生态。湖盆盆沿最低豁口高度待考察,注满海水后海拔先按4300米估量,必要时豁口筑坝以提高水位。哈拉湖向四周都能放水,地理条件不可替代。如果建3缸核泵,每6分钟有1个缸爆发,每年可向哈拉湖扬水4380亿立方米,如果落差为2500米,理论上可发电28983万亿度,相当于34个三峡的年发电量(三峡每年847亿度)。反复核对数据,没有错,但我还是不敢相信,砍掉一小半也相当于20个三峡。如果哈拉湖西坡电站群先建成,将前五年的发电尾水在敦煌以北解放,每年4380亿立方米的尾水最终会自流入罗布泊,并进入蒸发-降雨-再蒸发-再降雨的循环过程,常年东北风在若羌-于田南部一带形成的地形雨、对流雨和气旋雨,所发的电力相当于60个三峡的年发电量,砍掉一半也有30个。这就是说,一台哈拉湖三缸核泵所产生的能源就相当于50个三峡的发电量。完整的海水内调立体方案还包括蒸发所产生的卤水沿地下输水隧道携沙入黄海造陆,以解决盐碱失衡问题,同时避免渤海淤积。
IP: 133.3.254.*   [17]zhenchuan9r   2014-1-16 10:53
霍教授您好,谢谢回复。根据《新疆大气水汽通量及其净收支的计算和分析》,似乎新疆上空的水汽通量还是很足够的。不过地面应该是另一回事了,而且地面温度高,能够凝结的水汽应当是很有限的。
我的回复(2014-1-16 15:26):谢谢回复。敬请参考:
[1]关于张学文先生《引海水入新疆有必要吗》一文的若干质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738328
[0]关于实施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大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建议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738002.html
[1]消失的新疆虎与消失的罗布泊生态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740609
[2]斯文•赫定、陈宗器考察罗布泊与新疆大头鱼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741716
[3]罗布泊特大型钾盐矿与盐湖沉积聚矿作用:罗布泊究竟是福还是祸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741172
[4]以色列死海旅游业与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大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740037
IP: 173.183.77.*   [16]姬再良   2014-1-14 01:42
霍有光先生您好,谢谢您为中华民族再度掘起与持久发展出谋划策。我的《筑百万淤地坝,造福千秋万代》一文本应在2013年底的地球科学期刊上刊登,但我回国参加国际会议与游玩,尚未及时反馈稿件版权声明,故推到2014年第一期出版。此文中,也提到海水西调。
我拟与老朋友,研究生同学,地学家,教授朱中一先生写篇《海水西调,兴建华夏海城》,您若能一起参与,我们会十分荣幸。我的电子信箱:zji@uvic.ca 和 zaiji8@gmail.com,最好用后者。
我的回复(2014-1-14 11:46):谢谢来信介绍《筑百万淤地坝,造福千秋万代》大文。解决中国21世纪的缺水问题,要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要鼓励各种设想争鸣,相信国人有智慧、有时间来探寻解决中国缺水问题的途径,而且途径很可能是多条,而不是一条。待我仔细阅读了您的文章后,我们再交流。
我的回复(2014-1-14 11:45):无法向zaiji8@gmail.com寄信,被退回。
谢谢来信介绍《筑百万淤地坝,造福千秋万代》大文。解决中国21世纪的缺水问题,要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要鼓励各种设想争鸣,相信国人有智慧、有时间来探寻解决中国缺水问题的途径,而且途径很可能是多条,而不是一条。待我仔细阅读了您的文章后,我们再交流。
IP: 117.32.153.*   [15]霍有光   2014-1-12 16:31
谢谢关注!人工降雨无疑是利用当地云气资源的手段之一。飞机的高度可以比气球高,关键是有没有足够的云气资源可以被凝聚,从而导致理想的降水量。地面上也可以人工布网,凝聚露水。
IP: 133.3.254.*   [14]zhenchuan9r   2014-1-12 14:12
霍教授,能否考虑“打天井”?新疆地区虽然降水偏少,但是大气中水汽含量并不低,可以考虑用气球把吸冰框架吊到云层高度,一段时间后降下来回收,顺利的话会有可观的冰量,而这个过程所需的能耗并不高,也不会短期明显改变原有气候布局。
IP: 61.188.187.*   [13]chenhuansheng   2013-12-9 21:54
很乐意看到博主一直不厌其烦地跟我解释和讨论。
我觉得我么的争执主要原于以下两个方面:
1、我个人一直主张在自然的变化面前,人类不要有太多的作为,要顺应自然的变迁。在较长远的时间尺度上看,人类对于自然变化的阻挡、挽救通常是徒劳的。罗布泊干了就干了吧,我们不要促进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就算是最好的工作了。
2、海水西调之后,生态系统、环境系统、人类社会因之而发生的改变哟哪些方面?换句话说,罗布泊恢复水面所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到能如何?在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数量化的(预)评估之前,我无法接受你们的观点。
3、我个人非常关注塔里木河及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化。也希望看到你们有新的学术成果出现。
4、学术争鸣是好事。我不认为我现在的主张一定是正确的。
我的回复(2013-12-9 23:29):谢谢关注!谢谢参与!科学争鸣有助于学术进步。
  “海水西调”不取决于博主是否接受、是否同意!笔者与博主一样,很乐意看到博主一直不厌其烦地提出反对意见。双方各抒己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自然旁观者清。科学争鸣有助于学术进步,要相信中国人民有足够的时间或智慧去考虑问题、做出选择。
  博主“个人一直主张在自然的变化面前,人类不要有太多的作为,要顺应自然的变迁。”——问题是塔里木盆地上游绿洲经济的规模扩大了数倍,算不算“顺应自然的变迁”?如果算,那么下游调水恢复绿洲生态也应该算“顺应自然的变迁”!如果属于“有太多的作为”,那么难道应该放弃上游的绿洲经济,在生存和发展面前,听任自然摆布,无所作为,束手待毙吗?
  你不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逻辑与别人不一样,并且非常怪异吗?如果罗布泊的干涸与“人为因素”无关,那么就应该与“自然因素”有关了!如果说是“自然因素”造成罗布泊的干涸和塔里木盆地下游生态环境出现危机(大面积的植被死亡),这不是说明罗布泊、塔里木盆地变得越来越干旱了吗?就更需要外来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吗?人类调水史已有几千年了,好像没有人会接受你这种“顺应自然的变迁”。
烦请读者参见:
[1]三答《科学时报》的评论员王中宇先生问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748050
IP: 173.183.77.*   [12]姬再良   2013-11-10 22:10
我们一起来呼吁:海水西调,兴建数十个华夏“盐湖城”,让西部盐碱盆地沙漠变为绿洲,造福于人类。
我的回复(2013-11-11 09:38):共同关注,集腋成裘
IP: 173.183.77.*   [11]姬再良   2013-11-3 22:27
人人呼吁,终归能够迈出史无前例让西部盐碱盆地沙漠变为绿洲,造福于人类一步。
自有一文,地球科学期刊答应年底出版,但愿如此。
《筑淤地坝百万 造福千秋万代》
Built silt dam for a million, creating endless profits for generations
摘要:勃海海水,人工渠道和大型管道接连西调,灌输西部大大小小荒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干枯盆地;筑淤地坝百万,遍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昭然若揭,两浩大世纪工程可减免危害华夏大地二百多万年来的沙尘暴(盐碱尘暴)、抗旱、防涝,改变黄土高原生态格局;一举多得,还可促进西部经济的持久发展,造福千秋万 代。要想彻底告别二百四十万年来,年均几十次,波及华夏大地,地球大部,漫天飞舞的灰黄色“盐碱尘暴”的梦魇,那么这两项前所未有的工程,就早应在华夏大地展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