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iongs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xiongshen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87.95.103.*   [18]甘春梅   2011-12-21 05:03
您好。我是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博士生甘春梅。想麻烦您帮我们做一份有关“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调查问卷(需要7-8分钟时间,问卷地址:http://www.sojump.com/jq/1201103.aspx)。
        本次调查完全出于学术研究目的,旨在考察个体通过学术博客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心理情况。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增强您和他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管理的深层知识。
        对您的合作和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的回复(2011-12-21 13:45):我已提交。
IP: 221.239.212.*   [17]贾利军   2011-11-6 08:35
呵呵 定了达美航空明年1月30号机票,等安顿下来 一定和沈老师聚聚。
IP: 222.240.161.*   [16]江志超   2011-10-17 08:16
沈老师,最近我看了三本书《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任之堂主人)、《医间道》(余浩)、《万病从根治》(余浩),内容实在,对中医的感悟比较高,看后对中医的思路更加清晰,如果老师您有兴趣,您告诉我地址,我买好后给您邮寄过来。
IP: 76.21.164.*   [15]徐索文   2011-9-28 12:45
沈老师好,我想买一个初学者用的单反相机,可否推荐一下呢?Canon EOS Rebel T3 Digital SLR Camera Kit w/ 18-55mm IS II Lens
这一款如何?谢谢。
IP: 99.89.237.*   [14]汤奔阳   2011-8-16 14:34
没想到住一个城市了。哪一行的?哪里高就?
IP: 159.226.115.*   [13]郭利萍   2011-8-11 19:12
将老师升级为摄影圈明星成员,希望以后多多发好照片哦
IP: 119.56.91.*   [12]huayuwujie   2011-6-22 16:32
沈晓雄:TQ
IP: 119.56.91.*   [11]huayuwujie   2011-6-21 21:32
沈晓雄:祝你平安和快乐!
我的回复(2011-6-22 14:47):很高兴和你相识。
IP: 218.24.137.*   [10]DXY1234   2011-5-31 15:03
沈老师 西方有没有关于经络研究的相关论文,能给个链接吗?
我的回复(2011-6-1 13:59):应该有一些,但不是很多。你可在下列网站中,输入关键词,如:Acupuncture or meridian, 在limits 中输入你的设定条件,即可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limits
IP: 159.226.115.*   [9]郭利萍   2011-5-27 15:02
呜呜呜~~~电话问了,7月13号之前都约完了,过后就停诊,约不上了;
北京的医生啊,那个火啊
我的回复(2011-5-28 14:06):真遗憾,我真不知该怎么能帮你。我代你在网上查看了一下,北京中医医院妇科的医生,我不知你现在的医生是谁,但我看对朱医生的评价不错,可以试试:
http://www.haodf.com/doctor/DE4r08xQdKSLeD0Son-CyPwMiuK4.htm
IP: 159.226.115.*   [8]郭利萍   2011-5-27 08:37
沈老师,您好!上次您说,让我换医生,我也很想换了,可后来同学再三劝瞩就又看了一次,还是感觉不到效果
这次真的决定换了,可是苦于寻找医生,到底谁才能给我带来立竿见影的疗效呢??
我的回复(2011-5-27 14:01):近日,正巧北京中医药大学妇科的郭志强教授来美国讲学,我听一次,感觉他还不错,你可以去他那里看看。他在东直门医院妇科和北京东方医院出诊,具体你可上网查一下。
IP: 218.13.206.*   [7]z0474   2011-4-1 04:28
  
IP: 1.202.200.*   [6]王英安   2011-3-17 14:24
“细胞是独立生命体,人体是独立生命体;细胞是人体生命中的生命”即“生命中的生命”。或许混沌或分形理论可以解释类似现象
IP: 119.51.239.*   [5]张焱   2011-2-24 09:51
研究的圣像——写错字了,应该是“是研究的对象”,见谅,呵呵!
IP: 119.51.239.*   [4]张焱   2011-2-24 09:47
沈老师好!我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是讲授《内经选读》课程的老师,每周要出中医专家门诊两天。是属于能够教学的医生,能够治病的老师,呵呵。实名是:张焱。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会给中医学研究带来无限生机,也是现代科学认识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前在细胞水平时,无论如何都无法真正理解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水平的。因为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比如气血、气机、经络、脏腑功能等都不是在细胞的水平上,更多的是看不见的领域,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粒子要小,比如小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什么的,呵呵。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确定古人到底通过什么渠道看到了更微观的物质组成部分,但是透过人体精、气、神等这些重要概念和理论,就可以证明古人的超前认识来自于实践,而之前现代医学只是在形上进行研究。而中医学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的医学。研究的圣像始终没有离开过人,而西医的研究却偏离了人,而以尸体和动物实验做为研究基础了。二者比较起来,差别太大了。呵呵,您说呢?可惜,很多人认识不到啊。好在现在情况真的已经有所好转,我看到了希望。中医真的能够走出低谷了。当然,也有您的功劳哦!
IP: 60.27.64.*   [3]李刚   2011-2-22 18:53
您好!希望与您有更多的交流。
IP: 124.236.167.*   [2]caodongyi   2011-2-16 15:17
我的名字叫曹东义
网络里可以搜到一些我的文章,
欢迎先生批评指正。
此致敬礼!
曹东义
2011、2、16
IP: 124.236.167.*   [1]caodongyi   2011-2-16 15:16
沈先生您好!
经人介绍,拜读了您的大作,深受教益。
为了让更多的网友了解您的文章,我已经把先生您的第一部分文章,转帖于中华中医药论坛
欢迎沈先生到中华中医药论坛莅临指导:
http://www.zhongyiyao.net/bbs/forum-82-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0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