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21年BEF样地第三次采样周记(4) 精选

已有 3224 次阅读 2021-9-26 20:55 |个人分类:多样性监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岗山采集周记(4

记录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杨娟娟

队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婧婷

摄影: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郭士琨

记录时间:2021926

时光真是稍纵即逝,不知不觉九月已经接近尾声。路边的稻田里已开始秋收,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晒着刚收割、还没脱壳的稻米,映着小院围栏边垂弯腰的柚子树或葡萄藤下一串串晶莹饱满的葡萄,犹如一幅小院别家晒秋图。

WechatIMG180.jpeg

稻米飘香

虽然2021年第三次野外采集工作已经结束,但大家并没有因此松懈,开始有条不紊地处理室内工作。首先是每两天对本次野外采集并饲养的鳞翅目幼虫进行观察并记录幼虫的死亡、结茧、羽化和寄生等情况以及后续处理。其次是对本次采集样品的分类、整理和排序。由于九月采集到的标本量大,我们在采集期间并没有时间整理样品,只能之后再统一整理。最后是整理仓库,我们整理并记录了仓库中剩余的采集工具,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前期准备。看着师兄师姐们高效、熟练地开展各项工作,我开始理解了野外采集工作只是所有课题工作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室内工作也不轻松。

WechatIMG170.jpeg

和郭师兄整理标本


我深知自己需补相关昆虫学知识,8月的巢管剥完后,便在空暇时有目的性地查找、阅读巢管中收集到的膜翅目物种的相关文章。这周我阅读了郭士琨师兄推荐的,黄敦元老师发表的 “白斑切叶蜂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的文章。通过阅读黄老师的这篇文章,我对白斑切叶蜂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白斑切叶蜂Megachile strupigeraCockerell 隶属切叶蜂科 Megachilidae 切叶蜂属 Megachile 脊切叶蜂亚属 Amegachile。切叶蜂科物种大多为独栖性蜜蜂且具有多样的筑巢习性。

白斑切叶蜂在江西亚热带气候地区1年发生2代,一般雄蜂先于雌蜂羽化出巢。出巢后的雄蜂会在巢和蜜源植物附近活动,等待雌蜂羽化出巢进行交配。该蜂的卵期为35天,幼虫期6天。幼虫取食完蜂粮后吐丝结茧,进入老熟幼虫期,以滞育的老熟幼虫形式越冬。越冬代滞育期约 270 天,于次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1012 天,月下旬至 8 月下旬羽化后进入成虫期。郭师兄通过对期巢管的长期观察,总结了一些巢管中物种羽化的概况。其中,他对白斑切叶蜂羽化的数据记录,和黄老师文中所说的差别不大:即10月收集的个体,会在次年5月底6月初羽化;上半年(8月之前)收集的个体会在一个月内羽化;雄性比雌性早约一周。所以,最近8-10月收来的白斑切叶蜂会因天气温度的降低,有较大的可能会在明年的5月中旬或5月底6月初开始羽化,现阶段是不会羽化的。

WechatIMG169.jpeg

白斑切叶蜂背面观

WechatIMG168.jpeg

白斑切叶蜂侧面观

雌性白斑切叶蜂在交配后,会先寻找蜜源植物吸食花蜜补充能量,之后便开始筑巢。它们一般选择具有一定植被遮挡且视线较开阔的地方,多在竹管或芦苇管中筑巢,偶有利用旧巢的现象。白斑切叶蜂喜于整洁无杂物的巢管,所以会在筑巢前对巢管内部进行清理。筑巢材料主要为树脂,剥巢管时我们也观察到了该类群巢管中确实有树脂。可能是因为未完全凝固的树脂或者温度升高时树脂会有一定程度的融化从而具有一定的粘性,易于和其它东西粘连,间接降低了被寄生性天敌寄生的概率。当巢室构建基本完成后,雌蜂便出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制作蜂粮以供后代食用。归巢的雌蜂先是以头部进入巢管将蜜囊内的花蜜吐入巢室,后退出巢口再以头部朝外的形式进入巢管,用后足跗节卸下腹部毛刷上所携带的花粉,完成蜂粮制作后产卵,最后密封巢室。

WechatIMG167.jpeg

白斑切叶蜂蜂巢

课题设计、定点采集、饲养观察、数据分析、整理成文、讨论投稿,每个步骤环环相扣,步步倾心。慢工出细活,参与新岗山昆虫多样性监测与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工作,还需坐得十年板凳冷,方悟昆虫世界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1305786.html

上一篇:2021年BEF样地第三次采样周记(3)
下一篇:[转载]“中国昆虫学会 2021 年学术年会”会议议程
收藏 IP: 59.109.217.*| 热度|

2 黄永义 王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