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v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ove

博文

我对科学院未来的看法,回复温景嵩前辈

已有 5709 次阅读 2011-5-26 17:03 |个人分类:仰望星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中国, 改革, 科学院, 温景嵩

本人不过一介本科生,学识平平,资历浅陋,但是经常忍不住越俎代疱,思考一些事关臧否兴亡的问题。这些天科学院的征文活动如火如荼,科学网上的诸多前辈和同学都参与其中,蔚然成风,我也忍不住回想起自己关于科学院的一些看法。本来只不过在几位前辈的博文中发表了只言片语,我没想到竟得到温景嵩前辈的注意,要为他的新博文征求我的看法。索性我就在这里发表自己不成熟的见解。前些天在某位研究员的博客里,我就因为“发表不成熟的见解”横遭该研究员的斥责,所以这次有言在先,如果下面本人所说有不当之处,请包涵。

在武汉的时候,我听过姚国华老师的讲座,他旁征博引,历数大学与科学院的历史和今天,最后提出中科院不解散,中国的科学就没有希望。姚老师逻辑缜密,言辞动人,当时我就接受了他的观点,认为代表中国现行科研体制的中科院是中国科技进步的阻碍。后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学院很多优秀的同学都向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些老师在谈话中也希望我能报考那里。但是我,没有一秒钟的犹豫就拒绝了这样的建议,报考了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可惜命运弄人,我在最后的面试环节被北大淘汰,调剂到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隔壁就是中科院北郊南地球科学园区,甚至这个研究所本身,就是从中科院划分出来的。这些天,我一直在所里做实验,吃住却都在隔壁。近一个月的所听所见,也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

科学院的学生是最努力的,科学院的老师是最敬业的,也是最平易近人的,科学院的设备在国内鲜逢对手,即使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也拿得出手。可以这样讲,在中国,科学院的水平完全压过了各级别的大学,是中国科技赶英超美,创建世界一流的主力军。但是为什么,科学院竟成众矢之的,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科技进步的障碍。我认为,中科院在作为中国最高水平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的最高水平。其中原因多种多样,我不能一概列出,更不愿像多数人一样,以“体制”一言蔽之,所以我就用自己的经历,做一点点阐述吧。

这些天的见闻,让我隐约感到,大学里面存在的问题,在科学院基本都存在,只不过隐蔽一些。我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想弄清的问题,可是数据在别的单位,根本无法染指,所以不得不语焉不详,草草了之。科学院各研究单位专业性很强,很难得到多方位的培养和熏陶,这一点更甚大学。这些年科学院不断坐大,别的领域我不知道,在地学领域,国家重大专项总在地科院手中,而自然科学基金,往往被中科院相关院所占了大头。这里面有没有猫腻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们学院非常出色的罗银河老师,因为手上只有一个青年基金,所以在大别山的ANT地震剖面工作难以维继,而院所和地震局个别研究项目还面临钱无处可花的“囧”境。我做的毕业设计题目与汶川地震有关,因而多打听了一些相关的信息。中国地震局下属的几个研究所垄断着几乎所有的台站数据。地大的老师想做地震学的研究,拿不到国内台站的数据,只能去IRIS上下国外的数据。汶川科学钻探是地科院牵头的,他们的网站上,资料共享一栏是空白的。我想得要一点龙门山断裂带的岩石物理资料,导师告诉我,“别说你在网上下不到,我们(和他们)一个项目组,都要不到“。

科院身上的病,折射出中国社会整体的病态,人不能尽其用,货不能畅其流。然而在我看来,科院和科大,已经是现行体制下最好的环境。他们身上,有着一般大学没有的安静与恬淡,在这里,虽然大家都带有先天的缺陷与后天的桎梏,毕竟可以安心做一些学问。我接触到的科院老师,业务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是都很认真勤奋,对学生的指导也都很尽心。相反,我在大学里面常常遇到让人哭笑不得的水货老师,这样的水货老师,绝不是个例。我接触到的科大学生,也明显具有高人一筹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水平,每次遇到他们,我都常常自责,为什么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没有报考科大。因此我认为,如果在没有改变大环境的前提下就肢解中科院,以国内所谓的“一流大学”取而代之,将会给国家的科技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温老师在他的博文中,否定了苏联式科学院的意义,用事实说明了西方大学具有更高的效率,产生了更多的成果。我赞同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不认为在中国能够效仿西方。西方国家没有中央集权,科研的主要赞助者除了政府,还有众多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和基金会,如卡内基,洛克菲勒,杜邦等等……美国的私立大学,数量和质量比之公立大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国,科研的唯一赞助者是国家,政府是国家的,企业是国家的,大学也是国家的,当然中科院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谓改革中科院,不过是把钞票换了一个口袋,我不认为有什么作用,而且还会付出巨大的改革成本。总而言之,虽然中科院和我们的社会一样需要改革,但是我们社会的改革完全不应当从中科院开始,这将会是本末倒置。

当然,如果有一天,我们拥有了那样几所大学,在那里,每个人学会尊重别人,捍卫自己,每个人可以自由而理性地发表意见,可以平静而专注地研究问题。我支持将一个“实实在在”的中科院变为一个荣誉机构,把这些庞大的的科研队伍和科研资产,转移给我们的大学。我认同大学是比专门研究所更先进的科学机构,从其本质来说,大学更开放,更包容,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在当下中国,这种抽象的比较优势是没有意义的,任何问题都要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去思考,万不可“遗其用而求其体”,弃置科院去“创建”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



科网博主建言中科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7444-448260.html

上一篇:浮躁啊浮躁
收藏 IP: 210.72.25.*| 热度|

7 朱志敏 郭向云 周少祥 周永胜 肖重发 雷胜兰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