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答学生问:研究生的论文工作需要创新吗? 精选

已有 26005 次阅读 2010-5-13 14:14 |个人分类:事关工作|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答学生问

某学生在我的上一篇博文中留言如下:

您好,我是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之前对您的感觉一直是您学术严谨,而且非常犀利(对您有此印象的不止我一人)。呵呵,当然,这种印象不得不造成一种现象,就是我们都有点怕您,比如大家都会在讨论答辩分组时说,“啊,千万别分到吴老师那一组了,太恐怖了”等等的言语。

今天看了您的几篇博文,我相信我会纠正一下我自己的观念了,那就是您依然是学术严谨,但我感觉您不是那么可怕了,因为我感觉到您是一个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的人。既然您不可怕,我就想问一个一直潜藏在我心里的问题。

您的博文“答学生问:研究生选择研发工作还是非研发工作? ”里面倒数第三段有这么一句话“到毕业前,每个研究生交出厚薄不等的一本论文时,大家的心态是不同的。有人会想:终于快解脱了,快得到文凭了。也有人会想:我真的学到了很多本科阶段学不到的东西,感谢这三年的经历。”这段话很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在本科时候不算个什么好孩子,用您的话说就是本科欠债了,才来读研的时候写代码都磕磕绊绊。但是现在即将毕业,我可以用opencv或是matlab洋洋洒洒写出几千几万行代码,在我看来,从以后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三年“被逼”学到的c语言和matlab技能一定会让我收益终生。然而我为什么要说“被逼”呢?这就是那个我想不通的问题。

您也知道,研究生论文要求创新,可是我们研究的内容,似乎都是被国际国内的人研究透研究烂了的,我就感觉这种研究内容就像一个面包,被一大堆人过来哄抢,到我们连点渣渣都不剩了(我在想,以后的师弟师妹可能更惨,渣渣都没了……),而且我也不是妄自菲薄,我们的水平(大部分吧,不包括极少数天才),研究最前沿的东西,理论基础不够;研究已经成熟的东西把,又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感觉我们那些“创新”都是小孩子把戏一样,对真正的达到商用几乎没什么用处。那么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要一定要求有“创新”呢?难道这种要求的真正目的,就是“逼迫”我们学会了c语言和matlab吗?那么为什么学校不干脆让每个实验室开个项目,直接让项目锻炼我们的编程能力。

所以说,刚才看了您的博文,我可以认真的说,我确实学到了本科阶段学不到的生存技能,包括编程,包括查阅论文的方法,包括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我的研究生三年没有白费。但是从学生需要毕业的角度来讲,我还是有点忐忑,因为我觉得我们的那些“创新”点离真正的“理论创新”还是有距离的,这种心理压力,让我们很难受。

吴老师,您觉得呢?

在回答之前,顺便说说对【答学生问】的想法:

师生互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和沟通交流方式,因为沟通才能增加信息——包括知识、认识、理解、智能等等。

人与人、万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一个复杂或简单的网络,复杂网络产生智能的重要方式就是突现或涌现(Emergence)——虽然近年来这是我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但自己的独特体会是:确实,我很多新点子都是在沟通的过程中突然冒出来的。如果没有他人来找我聊起某个话题,在那个方面我可能永远不会有灵感涌现。

因此,对学生而言,要得到老师指点的最佳方式就是主动去找老师(不管是在线还是离线方式、近距离或远程)。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体会。

总之,从智能产生角度,我喜欢沟通。但从个性角度,有点宅的我其实不太希望交际型的沟通过于频繁和繁复,那只会让人疲惫。

回到学生的问题上来。

首先,很多学生”怕“老师的根源之一便是不自信、不自知(而不是老师如何严厉,因为无缘无故地冲着学生发泄怒火的老师从统计看是很少的),而不自信、不自知的根源则在于对各种质量标准的把握不准确。本来,把自己当前的情况和外部标准一比较,应该有明确的结论的!

例如,对硕士论文答辩而言,明明这个学生已经做了完全达到毕业底线的工作,可依然害怕面对答辩的每个环节。从论文查同、盲审到答辩,都是用害怕的心态去面对,那么,自然会对那些严格要求的老师充满畏惧感——”杀手型“的老师是加深了这些学生的情绪,但没有他们的存在也不会消除这些情绪啊。

看我自己的学生吧,跟了我三年,照理应该很熟悉老师的个人风格,也知道老师把关的标准会高于底线标准,而且会一直严格要求到最后一刻。可是,在上答辩场之时,他依然可能表现出对未知状况不能操控的茫然和畏难。我每每看着会在心中暗笑——也许这种适度的紧张还会帮助学生们在顺利通过答辩时获得更大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呢!这些都是成长必须的经历。

人要自信、自知,而且是自知上的自信(或等价的不自信,比如对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是自知的),那么在生活激流中应该是勇往直前,不必担心未来如何。而自知和自信的获得却是需要以天赋或勤奋为基础的。

如果学生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一直是按100分要求在准备,上考试之前也不会多惊慌——心里有底嘛。对研究生答辩也一样,如果走到答辩这一步时,他一直心里有底,大概会更加从容和坦然一些。

说了自信和自知的问题,说了天赋和勤奋二者总得占一来获得自信和自知,剩下的问题便是“标准”。那么,研究生需要创新吗?

这个问题让导师们来回答,答案肯定是两类,需要和不需要都有,但需要者居多——这是主流观点,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和规格要求——达不到这个要求,哪个学校敢随便授予高层次学位呢?

我的观点是:学术型研究生一定需要某种程度的创新。这是不需要质疑的,但创新本身也有类别、水平高低之分。

让我们明白研究生需要什么类别和水平的创新即可。

IDC研究报告表明,大部分研发人员做的90%的所谓“创新工作”是重复工作!苏联著名的创新理论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先生创立了著名的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他就指出:95%的科技和管理问题都可以依靠人力已有的知识体系来解决。所以,他从专利库中归纳出来很多创新理论来指导科研人员从事创新工作。

在TRIZ理论中,发明(创新)被划分为五个等级【1】,即:

1. 最小发明问题(占人类发明总数32%):主要依靠技术人员凭自身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在本领域内进行正常设计,或仅对系统进行简单改进和仿制。比如增加隔热材料降低建筑的热量损失。

2. 小型发明问题(45%):采用本专业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来对现有系统的某个组件进行改进。比如在气焊枪上增加防回火装置。

3. 中型发明问题(18%):运用本专业外但是一个学科内的现有方法和知识对已有系统的若干组件进行改进。比如在冰箱中用单片机控制温度。

4. 大型发明问题(4%):必须采用全新的原理、多学科交叉,来完成现有系统基本功能的创新。一般是从科学底层出发,而不是是工程技术角度。比如集成电路的发明。

5. 重大发明问题(少于1%):利用最新的科学原理来导致一种全新系统的发明、发现,主要依据人们对自然规律或科学原理的新发现。比如计算机的首次发明。

发明和创新两个词一直有点“掐”,包括英文也是如此,语言上都混乱,别说人们的认识就更难统一了。

引用上面一段,其实也是说明:我们对创新的认识也应该分层次和恰如其分。如果认可创新有级别和水平高低之分,我们只需要说明研究生在哪个级别上进行何种程度的创新工作便达到底线即可。

我个人认为:学术型研究的创新底线以小型发明问题为参考,专业型研究的创新底线以最小发明问题为参考(包括工作量)。

学术型研究生在现有知识体系下,能采用现有学科的已有理论、知识和经验来解决现有技术系统中的某一个局部技术问题即可。

从是否学科交叉来看,如果引入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这种交叉创新的创新水平可能会高一点(但也不是绝对如此)。那些有学科交叉背景的研究生会受到导师们的欢迎,显然是因为大家认同交叉创新相对更容易创新,难度更高。

如果是用已有的理论和知识、技术来首次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或者通过组合多种已有技术来解决已有问题,这也是一种技术运用创新或技术组合创新。如果研究生采用的工具是小范围发明和使用的,显然,推广这个工具去解决已有问题或新问题会产生很多技术运用创新的成果。这个工作天地已经很广阔了。事实上,人类发明的最大头就在这里。

讨论前提是“在现有知识体系下”——这句话的含义是,由于信息爆炸,如果我们用正确的科研方法做好综述阶段,则可以保证我们的创新工作水平。事实上,由于获取信息的局限,我们很多人还是在无可奈何地走重复之路。即世界上有相同想法、在同时做一件事情的可能性相当高!这怎么也避免不了。专利技术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看谁跑在前面罢了。发表论文的控制相对较弱,于是可以看到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出现在各种各类文献上。

这个度就由学生和老师们自己掌握了。因此,走好第一步(综述工作)非常重要,而且在答辩前还需要更新现状评判。

事实上,老师们会把握的原则是:该硕士生在做工作的当时,其思维达到了一定的创新级别,即便最后成效一般,但工作量和过程还是有的,通过其论文工作也体现了学生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会同意通过答辩。

毕竟,硕士教育属于精英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按旧有的一个尺度来严格要求现在所有的学生。

随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出现,这个趋势是也明显的。(我们已经在降低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更强调通过研发来解决实际问题。)

博士层次呢,此前一直在强调理论创新。事实上,我也看到一些博士论文最终成了硕士论文的平行堆积,即多几个技术创新,是靠量取胜,即发明级别可能从小型发明问题的级别上升到了中型发明问题的级别(只是做量的对比,事实上一个博士不太可能独立解决中型发明问题,那都是一个团队的工作)。

说到这里,对比人类发明问题的级别、比例,我们都可以大致明白自身在其中的相对位置。

既然我们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还是解决社会实际技术问题,那么,不管“采用”或“提出”,只要真正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实际问题,那也是很好的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怕就是怕有人是闭门造车,其论文工作根本和实际无关,只是随便拿一些数据来测试自己“改进”过的算法,所谓“改进”只是调整一个参数值,而PK的对象又是“老弱病残”类(比如几十年前的经典算法),这如何说明该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呢?

关于“创新”有太多内容可以探讨,本文只是抛砖引玉罢了(抛砖引砖也行啊~~~~)。

站在学生角度,如果能够无悔研究生阶段的三年,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回报了!这个人生投资是值得的。:)

今天在评审学生答辩论文,其中一人发表若干篇小论文(年均两篇以上),但学位论文的工作真是乏善可陈,不成体系(可能是写作组织问题);另外一人只是录用一篇小论文,但学位论文写出来是游刃有余的感觉,一看就是训练有素。对于二者,我是非常欣赏后者,因为这表现出来学生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科研能力,表现导师对学生指导是成功而负责的。

是啊,平心而论,创新的评判和数量无关,和成果无关。但这个社会有点颠倒过来。对于那些社会没有“善待”的学生们,如果你们没有因为多发文章而拿到高额奖学金而承受了经济损失,请静心为自己鼓掌吧,因为你坚持了学术上的不浮躁,也最终收获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这或许要你在很久之后才会品出来的。

即便你们现在有点“怨”要求严格的导师,因为老师不同意你随便多发论文去换取经济或社会利益,也请暂时留着这份情绪来慢慢沉淀给岁月吧。或许会有那么一天,你会真心地说:老师,谢谢您!

最后补充:上面同学的问题中实际还涉及选题问题——选题是否得当也是能否取得创新结果的关键。希望有时间另外讨论。你可以忠告师弟师妹的是:别走老路(选题也有审美疲劳),而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管你有多高吧,至少在同一选题内要站在你的研究基础上前行)。

参考文献:

【1】赵敏等编著,《TRIZ入门及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846-323785.html

上一篇:答学生问:研究生选择研发工作还是非研发工作?
下一篇:“鱼”与“渔”——学习的境界和方式
收藏 IP: .*| 热度|

29 王德华 孟津 刘玉平 陈安 杨秀海 周春雷 徐建良 刘立 马丽丹 唐小卿 金小伟 马乐宽 彭柳艳 苗元华 李志俊 龙桃 陈湘明 高建国 许文婕 侯成亚 鲍海飞 田仁飞 唐常杰 左正伟 韩健 郭利杰 刘广明 夏飞 xiaqian369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