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怀念我的姥爷

已有 6603 次阅读 2009-4-4 15:14 |个人分类:中医研讨|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怀念, 清明节, 名老中医

又一个清明节来临,禁不住深深的想起德高术精懂得养生的外祖父。

诊所在4月6日(法定假日里)依然上班,让我想到忙碌行医一生的外祖父不曾有过节假日。听母亲说,她小时候很怕过年,因为过年接神的时候,别人家都是父亲带着孩子们放鞭炮,很热闹,而母亲家只有姥姥带着三个女儿。因为此时,姥爷一定是奔波于病家在给人治病,却顾及不上自己的小家。回想我小时候同姥爷生活在一起的情景,真的想不起有什么节日、有多少时光姥爷是清闲的,总是不断的外出往诊,还要带上沉重的诊箱。想那年代农村的医疗条件和水平,让姥爷这一代中医付出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谨载此文纪念我的姥爷和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付出过艰辛和努力的中医!

 名老中医白广山传

白广山(1904~1993年)原名白,吉林省梨树县著名中医。清代末年(光绪30年)出生于吉林省梨树县河山乡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聪明敏慧,读书过目成诵。其父知书达理,上晓天文,下谙地域风水,见多识广,在当地很有名气。白老先生受其父影响,爱好象数星纬之道,并精通易学。其十六时拜师学医,至二十岁学成医术,便悬壶于家乡。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一度想废除中医,白老先生当时初涉医林,他博览群书,深深叹服祖国医学理论的深奥及其科学性,发出呼吁,极力维护造福于人类、具有几千年历史、久经考验的中医学。后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白老先生不幸被抓去充当日军的后备医护人员,在那里他接触到西方医学知识,开拓了视野。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白老先生始终坚持中西医汇通,撷取中、西医精华,服务于临床,指导实践。

解放后,白老先生曾担任梨树县小城子医院分院院长、杨船口分院院长,后又任小城子乡大房身卫生所所长达三十年。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医学事业,工作一丝不苟,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为众多的百姓解除疾苦,挽回生命无数,长期以来被当地人们誉为“中国的白求恩”。

白老先生治学态度严谨,临床辨证准确,遣方用药灵活。其行医数十年,广泛地接触临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许多独到的临证经验和学术见解。

 

勤求古训,探究医源。白老先生认为,要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医生,必须刻苦学习,勤奋努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领会中医学的要旨。他不仅精心研究《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金匮》、《千金方》等古典医著,深入探求医源,而且涉猎群书,博采众长。他认为医学是非常精深的,行医是非常艰苦的,非勤奋刻苦之人不能成器。所以数十年来,他都把书籍当成良师益友,常年手不释卷,既使经历了十年浩劫,那些早已发黄了的书卷仍然得以保存并完好无缺。

深入实践,学以致用。白老先生从事医学临床实践六十余年,曾活人无数。他深入广大农村,涉及内、外、妇、儿各科,运用所学理论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出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

在内科方面,他针对最常见的胃脘痛、头痛之证,深入钻研,创立了“胃痛散”一方,对于虚寒型、气滞型胃脘痛,疗效显著。头痛一病,最为普遍,而且证候多样复杂,经过反复观察、不断实践,白老先生在古方“川芎茶调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灵活加减,运用于实证头痛,并配合针灸,收到卓著疗效。

对于外科创伤及疮疡疾患的治疗,白老先生更具特色,他自行研制的“刀口药”能够止痛、止血、生肌,疗效卓著。用于治疗疮疡的“平疡散”采用黄连、黄柏、雄黄、儿茶、冰片等药配制而成,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效果神奇。

在妇科方面,对不孕证、月经不调等常见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治疗中,他巧妙而灵活地运用元胡,组方独特,收效显著,从而成为他治疗妇科病的独特用药法之一。

此外,在儿科的痘、疹、惊、疳等方面也积累了许多保贵的治疗及护理经验。

可见,白老先生善于总结经验,不拘泥于前人,主张医为活法,不可循规蹈矩。

 

不求名利,重视医德。白老先生谨记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教诲“无欲无求”、“一心赴救”,对待病人不分贫贱富贵,一视同仁,全力救治。为了解除病人之苦,多少个新春佳节不能与亲人共渡,甚至在妻子临产、孩子生病之时,他还在外面为他人奔波。农村的艰苦条件,使多少仁人志士望而却步,可白老先生却放弃了几次调升到城市的机会,安心扎根农村,为基层百姓服务。在开办村级卫生所的初期,由于资金紧张,药源缺乏,有时连常用的方药都开不全,白老先生想方设法,历尽艰辛,亲自采药、炮制,还不辞劳苦地制作出许多丸、散剂,以方便群众。他主办的卫生所曾多次受到县、地区卫生局的表彰,为当地的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80年,这位当时已76岁高龄的老人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退休后,方圆百里的人们,经常上门求医,白老先生坚决拒收诊费,义务为患者治病,就连给患者带的药也只是收取成本费。当地人们无不交口称赞他的高尚医德。

 

长于养生,老有所为。自青年时代起,白老先生就非常重视养生之道,认为人要心胸豁达,性格开朗,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要辟除偏嗜。并把运动作为养生的要诀,认为散步是必须做的而且是最佳的运动健身方式。在晚年还自编了一套健身棍操,每日操练,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因此,得以年逾八旬之时,仍能骑自行车运动,神采奕奕,谈笑风生,耳聪目明。经常关心国事,每日必读报纸,还自修日语,并亲自整理医案,记录下一生中宝贵的临床经验,留给后人。

 

19931月,年届九旬的白老先生在家中无病而卒。临终前,嘱咐家中后人要勤奋研读医书,不要以医谋利,不可照搬经验方诊治疾病,要多留心脉诊。

白广山先生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他高超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永远激励着后学。  

(说明:此文是首届吉林省医史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白广山先生是笔者的外祖父,也是笔者学习中医的启蒙老师。笔者的母亲幼承家学,随父学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成为第一批具有正规行医资格的中医,长于中医儿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224354.html

上一篇:深深感恩
下一篇:地域环境与养生的关系——东方之域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王号 杨秀海 陈国文 杨正瓴 刘畅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