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01.226.125.*   [153]黄荣彬   2016-3-22 13:26
比如,顶级科学家,普通科学家。
我的回复(2016-3-22 19:43):别啊,大陆又没有顶级科学家,有理论创新的也没到二级学科创新那级的二流科学家。
IP: 101.226.125.*   [152]黄荣彬   2016-3-22 13:24
你这个对科学家的重新定义要成为常识不是易事,何不在科学家属上加个限制,使你要定义的对象成为科学家的一种?
我的回复(2016-3-22 19:42):我读书那时候科学家本来是很荣耀的一个词,没几个敢自称科学家的,哪里像现在,一般的长江学者都敢叫科学家,甚至更烂的都科学家。不是重新定义的哦
IP: 117.28.251.*   [151]黄荣彬   2016-3-22 12:38
你这博文算不上理性推理,从题目看在概念上就不妥,科学家和学者,你处理成什么关系了?
思维规则一定要讲究的了,如果具备基础知识,我的博文,评论都很容易读懂的。只可惜我们的脑袋都被辩证法搞坏了。
我的回复(2016-3-22 13:09):科学家和学者本来就该是我文中的关系啊, 没有理论突破和国际难题突破并长期保持算什么科学家?
IP: 117.28.251.*   [150]黄荣彬   2016-3-22 11:43
任何学问都离不开逻辑学,这是我的体会。理性认识就是枯燥,没有办法的,那么多思维规则必须遵守。不像感性认识。
我的回复(2016-3-22 11:50):离不开是离不开,但不是这么纠结于逻辑学上面的啊? 多累不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1693&do=blog&id=963995 搞科研不跟风不投机? 那是科学家要求,不是学者要求,太难。
我这贴一整是逻辑推导,纯理性的认识,可我打死不说逻辑学这类讲课一样的东西。
老黄啊,真的,你比如说把我们化学的物化书拿来科学网上兼,绝对无数人跑得疯子一样不肯来看。记得当年上课的时候,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讲课被我们88级轰下台去,后来换林廉堂来上,其实林的物化功底压根没教研室主任好,可是听起来不累人,我是这个意思。
IP: 137.189.150.*   [149]王毅翔   2016-3-15 21:59
我不是教你帮忙,我是想问问 这是 针对 我个人 还是 大家 一起 锁定
我的回复(2016-3-15 22:28):针对你的样子
IP: 59.148.100.*   [148]王毅翔   2016-3-15 21:20
家里与单位都这样
我的回复(2016-3-15 21:54):我刚刚禁言完毕,真不合适干这个
我的回复(2016-3-15 21:54):我刚刚被释放出来,不敢帮这个哦
IP: 59.148.100.*   [147]王毅翔   2016-3-15 21:20
家里与单位都这样
IP: 59.148.100.*   [146]王毅翔   2016-3-15 21:17
你可以在首页的新闻下面留言吗?我的云IP锁定
IP: 59.148.100.*   [145]王毅翔   2016-3-12 22:14
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62261.html  此
IP: 122.228.19.*   [144]gs19771125   2016-3-5 23:05
抽烟的样子帅呆了
我的回复(2016-3-5 23:14):    我听了真高兴!
IP: 101.28.110.*   [143]HSLixiaoying   2016-2-22 17:33
陈老师提出问题很好,能否进一步探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国人自古因地制宜,也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IP: 137.189.150.*   [142]王毅翔   2016-2-6 15:20
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54371.html  此文
没有办法的事。把日子过得愉快一些即可。社会现象后面是自然规律
我的回复(2016-2-6 15:24):  
IP: 137.189.150.*   [141]王毅翔   2015-12-24 19:00
但当资源和机会全球流动后,地缘的作用迅速下降了。--- 基因
你找到分子生物学或解剖学上的证据,--- 英文文献上早有了,只是这些研究 政治不正确,转播较少
神经轴突- --- 照片 已发表
中国人在海外长大 的, 成绩好是在大学以前 - 大学以后被白人赶上, 做研究以后更是。都有统计数据的。我的英文版也有。
基因的效果要上千年左右才明 - ---  犹太人的研究很多  


你看日本 真正 人才級 的人少 博主回复(2015-12-23 22:47):
日本自我的崛起,好像是在60年代以后吧? 选择四小龙进行对比嘛
日本1900 年从明治维新开始,他们二战中 有很多 航空母舰了,他们的 0式 战斗机 曾经 一度领先世界
二战战败后, 不久美国就保护日本, 他们的 知识精英 基本 连续了。


东亚 无论哪个国家,从产天才,欧洲一个小国就可以比  --- 与足球 一样
我的回复(2015-12-24 19:05):  
IP: 137.189.150.*   [140]王毅翔   2015-12-24 14:48
我现在觉得意思基本在了。
有些不想再翻译下去了。你看?
圣诞快乐
我的回复(2015-12-24 18:28):圣诞快乐!
IP: 59.148.100.*   [139]王毅翔   2015-12-23 22:44
你看日本 真正 人才級 的人少
我的回复(2015-12-23 22:47):日本自我的崛起,好像是在60年代以后吧?
选择四小龙进行对比嘛
IP: 59.148.100.*   [138]王毅翔   2015-12-23 22:43
基因的效果要上千年左右才明星。要好代人
我的回复(2015-12-23 22:46):   实验不是这么设计的,是不同时间段(比如50年,200年。。。。。移民)的基因和神经轴突变化分析。
这样可以排除人为分析的误差
IP: 59.148.100.*   [137]王毅翔   2015-12-23 22:40
另外是 歐洲 的上層 知識 階層 認為 東亞人 少 創造力。當然 這些話他們 不會明說
我的回复(2015-12-23 22:44):   这点我也承认。也认为是文化制约的原因,但有没有直接影响到基因呢?如果不能直接生物学研究,使用粗糙的人文方法找第三代移民证明过程需要排除大量的社会学因素是吧?
    社会中都存在机会的不均等与异族的孤立性的,对不?
IP: 59.148.100.*   [136]王毅翔   2015-12-23 22:39
我從10年 前開始想 這個問起
IP: 59.148.100.*   [135]王毅翔   2015-12-23 22:38
非洲 馬來 等 更困難重重
我的回复(2015-12-23 22:41):很明显,因为伦理阶段的不同啊。
处于自然伦理阶段早期的国家,个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资源利用程度,以及系统弹性都存在问题,即使给他们无数资源也发展不开,相应的,这些不足很可能就是反应在基因和神经轴突上。
我不怕被人说纳粹,只是我更希望的是你找到分子生物学或解剖学上的证据,这个思考如果是对的,那真的是大师级的成果!
IP: 59.148.100.*   [134]王毅翔   2015-12-23 22:37
可能我沒有完主理解你的意思。我想的是 中國 的很多 弱點 是與 地理位置而帶來 的生物演化 相關。因此必然的。
但 如我 以前文 中日韓 在全世界 還是 僅次於 歐洲
我的回复(2015-12-23 22:38):你说的是地缘人文政治部分,无疑早期的地缘作用是最关键的,但当资源和机会全球流动后,地缘的作用迅速下降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