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n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xniu

博文

当年偶遇的石墨烯

已有 3628 次阅读 2015-1-4 14:36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看到一些关于石墨烯电池的报道,回想起自己在做博士课题时与它的一些科研经历。

    当年铁了心要去测单根DNA分子的电导,是根据DNA分子在组织生物体内复制和修复行为的长距离时效性猜测的:DNA分子存在通道让电子信息沿分子链瞬时传递; 结合DNA分子结构,DNA分子是一根天然的同轴电缆!

     如果能证明这点,物理应用就别说了,在生物工程的角度,理论上就可以利用编程后的电信号对连在电极上的DNA分子片段进行A,G,C,T的随意延长(利用碱基结合能差异诱导),除了DNA分子单模版复制机制外,出现 一种新的DNA分子合成技术。

     畅想到让当时的我很兴奋:那我们不就成了上帝了么?可以任意创造物种!

     想想当年真是任性,就是想当上帝!

    为了测出结果,用了当时还不稳定的multimode-V-AFM(Bruker)的Tr-tuna模块,当时上海只有复旦表面物理实验室有这个设备,真要感谢杨新菊老师对我免费开放实验室。DNA分子AFM表征高度1nm左右,所以传统 方法加工的电极是不能用的,逼我用 石墨烯做了原子级平整的电极;为了对照,用单壁碳管和石墨烯做了对比实验,可惜的是DNA分子电导性仍然没有在我 实验中呈现理想结果。我知道在克服接触电阻的设计上还有致命缺陷,也尝试引入离子液体改善,时不等人,灰头土脸的毕业了。

   在分析石墨烯和 离子液体接触特性的时候,发现二者可以构成高效的热电转换复合材料,为此还在科学网上发过一个主题,但是没有我感兴趣的人感兴趣,也无意把思路跟那些单纯找思路的人分享,最后不了了之,以至于自己都慢慢淡忘 了。

    当时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石墨烯电池,还拿到组会上给大家演示,没人相应,也不了了之,毕业的时候还落下不务正业的谴责。

    想想 当年,真是凭证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去做实验,打着导师的旗号自己联系各种资源,弄了很多在别人眼里是胡乱搞的东西,想想还真是任性!

     几个错误,第一:一心关注实验结果,精力都花在实验设计和改进上,没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导致没文章,这个后果很严重!

第二:对老师的点拨反应不敏感,记得导师在组会上看过我做的对照实验后说:你能把这个实验能做系统些 也可以啊,我居然理解为老师怀疑我的实验能力。现在回头看,用一种新实验方法去反复测量单臂碳管,石墨烯这些明星材料,没准就有意外收获。

第三:过于偏执,只看重一点,其它的都不够重视。无论是对石墨烯,碳管的测量,还是石墨烯-离子液体纳米热电材料探讨,还是自己动手做的石墨烯电池,都是浅尝则止。时间是借口,但是在闲事上浪费的 时间足 够用。

        至今仍对科研念念不忘,可又能怎么样?看到的经历的也够多,却恋恋不舍的离这片热土渐行渐远了。年近不惑,却依旧为生存努力,不惑,定义也许就是对无奈的放弃不再惋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6480-856355.html

上一篇:工业4.0
下一篇:产业保护还是市场调控?都是百姓苦!
收藏 IP: 221.131.113.*| 热度|

1 peosi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