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追忆高甲荣教授 精选

已有 6484 次阅读 2017-4-24 19:0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纪念, 回忆, 同事, 高甲荣, 河流修复

他长我十五岁,是我同事,也是我教研室主任,但更觉得他是村里大叔。与他一起的日子,总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让人放松,充满欢乐,没有拘束和压迫感。与他聊热烈的时候,仿佛成了兄长好友。他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高甲荣教授。

时至今日,再过2天,高甲荣教授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了。在离开高甲荣教授的日子里,我常常会想起他,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宛若他就在身边,恍若隔世。只可惜,斯人已逝,一切只能追忆,追忆那已经流逝的往昔。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知道高甲荣教授。他留学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是我国森林近自然经营理念的引入者,在我国河流近自然修复领域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只可惜,由于在工作上没有交集,加上我为人腼腆、性格内向,很少有直接和他交流的机会。中午吃饭的时候,偶尔会碰个面,但也多是近距离领略他的风采,听他谈天说地。

高甲荣教授喜欢抽烟,喝茶,讲笑话,风趣幽默,笑声爽朗,为人儒雅谦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是致公党党员,关心社会政治,在领域內非常有影响。他常参加党培训,有时也觉得培训、参加党的事务,影响了科研,但他觉得有趣、有意义,一切都值得。

高甲荣教授与我聊起过他的中学时代,家境不佳,为了读书要走很远的山路,偶尔还会扒拖拉机上学。那时候,他们弟兄是当地学习最好的。后来弟兄俩都考大学,成为当地美谈。谈到这里的时候,他仿佛回到过去,脸上充满了幸福和骄傲。

我们学院从林业楼搬家到主楼后,我与高甲荣教授的交流,开始多起来。那时候,他刚评上教授不久,又是我们教研室主任。因此,生活、科研上的一些事情,我偶尔会找他交流、汇报,接触也就多起来。

汶川地震不久,高甲荣教授不顾地震灾区危险,作为山地灾害治理专家,第一时间到了灾区现场。我见过当时,在灾区他留下的照片。那时候的高甲荣教授,不见往日微笑,多了一份凝重和责任。每次和他聊起这个事情,我能感觉到他的踌躇满志,也能体会到社会复杂,壮志难酬后的失落。

高甲荣教授曾问我研究方向是什么,我惶恐地告诉他是“生态恢复及其环境效应”。他让我要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对我成长很重要。他强调我的方向是:生态恢复。这样简练一些,要坚持下去。

高甲荣教授有本著作《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他打算与林业兄弟院校,对这本书进行重新修订。他联系出版社,与兄弟院校联系,这期间还让我做了一些配合性的工作。让我学习这个方面的内容,多看看相关资料,将这本书修订好。那时候,高教授踌躇满志、有条不紊,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高教授承担一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生课程,打算让我将这门课程承担起来。语重心长地给我介绍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符合国家需求,很有意义。一再给我强调,写一本教材、承担一门研究生课程对我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我还清晰的记得,高甲荣教授带我们几个青年教师,去怀柔查勘当地河流河岸带的情况。当年他做河岸带修复栽种的柳树,已有碗口那么粗。看着他当年做的河流修复工作,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当年与他合作当地政府人员,与他保持着浓郁的私人感情。高甲荣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让我内心充满了崇敬。当时高教授的身体似乎已经有了问题,那次出差隐藏着淡淡的忧伤。

高甲荣教授申报北京市科委的项目,做怀柔山区河流的修复工作,也顺利申请下来。他告诉我,年轻人不容易,没什么经费,需要有人帮助和提携。他让我在课题里,用这个项目的经费,好好地做一些研究,争取做出一些成果,把科研做起来,将方向稳定下来。言谈之间,表现出原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力不从心。

谁料天妒英才,在项目申报期间,高甲荣教授病情加重,甚至每况愈下。最后一次见到高甲荣教授是在北京中医医院,那时候的他已经形容枯槁、身体非常虚弱。我还记得他起身,让我坐下,我似乎一下子都快认不出他来了。内心一股心酸、一种不详的感觉涌上心头。生命短暂而又脆弱,还有那么多未竟的事业,我们的高甲荣教授就离开了我们。

高甲荣教授的追悼会,我还清晰地记忆着。那天大家都很沉重,他的学生都很悲伤。一位很好的教授,一个很好的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我常常想,纪念故人最好的方式,是继续他的理想,从事他未竟的事业。我也尝尝这样给自己打气:一定写出一篇让我骄傲的论文。在最后的致谢里,饱含深情地写出对高甲荣教授的感激。

纪念是为了重温故人事迹,感受故人道德情操。现在想起故人,不再有当初的悲伤、离愁别绪,却多了几分恬淡,梳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只要心里有故人,故人永远不会远去,永远在我们心里。每当读起故人留下的文字,重返故人当初工作过的地方,一切如旧,扑面而来。行文至此,我的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希望高老师在那边一切都好。

后记:总是想写篇纪念高甲荣教授的文章,每次总是写几句、开个头,便不知如何写下去了。可能是年轻人心性不足,也可能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谈起。本文酝酿已久,先后撰写多次,都没成功。上周四在去怀柔北部山区野外考察的路上,想起高教授曾带我们去怀柔考察,在公交车上用手机写成。谨以此文纪念我们的老朋友——高甲荣教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050915.html

上一篇:工作与生活,孰轻孰重?
下一篇:杨木栅子乡考察后记
收藏 IP: 202.204.120.*| 热度|

12 王飞 杨正瓴 李学宽 黄永义 陈智文 付福友 孙启高 薛克雷 郭新磊 dialectic gaoshannankai haipengzhangd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