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高科技助推水保腾飞 精选

已有 3601 次阅读 2019-2-13 07:4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年来,中国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世界第二强国的趋势日趋明显。得高科技者得天下,大国之间经济发展比拼的背后,都以高科技作为基础与核心。在国家科技力量快速发展背景下,水土保持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也比较注重对新技术的引用,但整体上来说还是不够,其发展明显滞后于高科技发展。水土保持未来发展快慢,社会上认同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现代高科技的吸收与引用程度。

水土保持作为林学的二级学科,研究领域与传统林学、生物学、水科学、土壤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关系密切,基本上都属于这些学科边缘交叉研究内容,水土保持特色并不鲜明,水保的魅力似乎在应用领域。水土保持研究发展,除了要注重这些相关学科最新技术引用之外,还需要对其他高科技进行引用和协同,这样才能取得短时间快速发展,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较于科学研究中对新技术的引用,行业应用领域似乎对科学技术的引用重视不足,还需要加强。要注重行业发展、产业发展过程中与现在高科技利用与关联,放在更大层面上进行综合和整合。要用高科技武装水土保持,改造水土保持,让水土保持成为富有科技含量,与时代同步,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利器。如果水土保持应用层面没有很大的突破,仍旧保持传统方法,似乎与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试举一例来说明高科技对水土保持重要性。贵州赤水市退耕还竹工程做的很成功,其他地方的同类工程很难与其相比较,其成功主要原因是赤水市引进世界上自先进的利用竹子造纸技术,实现零污染。世界最先进的造纸技术,消除了造纸环境污染隐患,直接拉动当地农民发展竹产业的积极性,盘活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退耕还竹模式。农民通过售卖竹子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企业获得丰厚利润,政府获得良好的生态进而大力发展旅游、休养等产业,最终跳出了离开政府补助难以为继的传统生态修复模式怪圈,形成了符合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具有稳定长效机制的生态修复模式。

遥感、测绘、无人机等先进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成为近年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区域生态恢复评估的重要科技支撑力量。但因为水保行业产值较小,从业人员也不多,似乎高科技利用远不如军事、国土、交通、农业等行业利用深度。目前还需增进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的利用,进而提高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的定量化、动态化水平,提升科技含量,让行业的业务水平升级换代。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异常迅速,水土保持行业应用如何将这些新技术吸收利用,似乎成为行业是否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的关键。

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等信息技术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形态,而这些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中的应用还非常匮乏。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包括科学研究,而且还包括行业应用,其实,更重要是政府管理行为,属于政府开展国土整治、生态建设的政府行为。在政策出台、标准制定、水保规划等方面,迫切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新技术的利用,将水土保持相关各种数据进行挖掘,形成新知识、新认知,让水土保持业务更具现代科技含量,进而让政府决策更加理性、更加智慧,尤其是经济上更有效率。

高铁动车改变了我们出行形态,改变了我们对空间认识。互联网改变了我们学习、交流和购物的形态,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新工业革命刚刚拉开序幕,高科技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格局。水土保持将新技术充分利用,传统水土保持研究和应用的形态也将发生深刻变化,现在对新技术利用还处于初级利用阶段,还缺乏深度利用或者多种技术综合集成和融合。水土保持行业应用方面是最有希望实现科科技加持突破,改变传统水土保持领域的技术方法模式,更加快速、定量化和智能化。当然,如何充分利用当前高科技提升水土保持专业理论研究与行业应用,提升水保产业会科技水平,还需要开展专门的、系统的研究。

水保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将新中国七十年水保经验利用起来,以此为基础开展现代水保实践的自动化、定量化、快速化、科学化工作,而仍停留在过去陈旧方法开展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当代水保应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现有水土保持理论积累与成功技术经验进行整合与同化,以此为基础开展更加先进水土保持理论探讨和行业应用。如何将过往水保经验和成果,充分整理和同化,利用到当下水土保持业务中,是水土保持学科面临的新命题,这直接影响社会对水保印象认识,也直接影响水保行业发展。如果只停留在过往方法和手段,水保业务很可能被水利、环境等相邻学科吃掉,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被逐步边缘化和模糊掉。

国家对生态建设、生态文明重视前所未有,在祖国大规模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在祖国开展大规模生态恢复过程中,在祖国开展大规模生态环境修复的背景下,水土保持作为生态建设落地的具体实施载体,有着广阔空间,可以说水土保持工作生逢其时,大有所为。如果水土保持将现在高科技充分吸收和利用,水土保持学科与共和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发展,搭乘民族复兴便车,势必迎来水土保持腾飞和历史跨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161893.html

上一篇:问鼎诺贝尔
下一篇:来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启示
收藏 IP: 42.245.201.*| 热度|

8 郑永军 王从彦 李学宽 陈昌春 黄永义 王震洪 范振英 王俊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