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xi7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ixi721

博文

一百岁的奶奶

已有 7257 次阅读 2013-10-22 20:1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今天得知奶奶已经在下午去了天国,想到没能见她最后一面,心里难受。四个月前最后去看她,回来以后

写了点东西,贴在这里作为一种纪念。


一百岁的奶奶

奶奶坐在扶手椅里,安静地闭目养神,她明显消瘦了,最近的一次跌倒令她大伤元气。房间略显阴暗,不多的几件家具上摆满了药品和杂物。窗外,江南的梅雨暂时歇了,但天色依旧暗淡,几朵不祥的乌云在天边不紧不慢地聚集,孕育着下一场雨。“希希来看你了“,父亲在她耳边轻声说道。”谁?”,奶奶象是从梦中惊醒,“希希”,她很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头发稀少的中年壮汉,不明白这个怪物跟她印象里的小男孩有什么联系。半天,她缓过神来,“希希,真是你啊,你怎么长得那么大了?”。这是奶奶见我的标准问题,在她的世界里,我永远是那个又黑又瘦的小男孩,时而安静地坐在檐前看书,时而扎进门前的河里摸鱼。“希希,你说我怎么老也死不掉呢?”,奶奶无可奈何地说。我嘿嘿笑着,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奶奶出生的时候,袁世凯刚刚死掉,总统是黎元洪,总理是段祺瑞,那时候五四运动还没爆发,毛泽东在湖南种地,蒋介石在上海炒股,这个国家刚刚经历了一次和平的改朝换代,从此告别了帝制走向共和。对比三百年前清兵入关的腥风血雨,和平的政权交替,美妙得象上帝的恩典。奶奶没缠过足,并且上完了小学,当她从海宁嫁到余杭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能看书读报的知识女青年。那时,我们家的老宅刚刚完工,我爷爷的爷爷攒了一辈子的钱,终于实现了买地建宅的梦想。老宅虽然没有旧式官宦人家的气派,却也有前后天井、内外两进,七八间房。那时的浙江依旧太平富庶,然而内战的烽烟却已在全国各地燃起。奶奶和老宅一起,躲过了20世纪的惊涛骇浪,老宅的后门留有日本兵的枪刺戳下的洞,前院的一张旧条凳被内战时驻军的战马啃掉了一个角,战后破四旧,又砸掉了屋顶檐角的菩萨,文革的标语血淋淋地刷在墙上,后来用白灰盖掉,信誓旦旦地刷上四个现代化,又盖掉刷上计生标语,又盖掉......,反复涂抹以后的外墙失去了早年的锐气,苍老得象中国人的灵魂。


然而外墙里面的世界依旧生意盎然,春天到来,燕巢就筑在厅堂的大梁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可以听见雏燕在梁上的唧唧声;梅雨时节檐前滴雨,在门庭的石板上凿出一排错落有致的凹坑;黄昏时分,屋后的厨房里升起炊烟,奶奶养的几只鸡,在村后的池塘边吃饱了虫子后,神气地赶在掌灯之前回家;冬天下雪,躺在温暖的厢房里,听得见雪簌簌地落在屋顶瓦片上的声音,窗外有人吃了酒回家,悠悠地哼着小调.......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老宅也装上了自来水,通了煤气,安了电话,甚至网线也提上日程。我们一个个长大,回老宅看奶奶的时间一年比一年少,叔叔们也都从老宅搬到了现代化的公寓楼-“洋房”,大家都在迫不及待地拥抱现代化,只有奶奶和爷爷还住在空空的老宅里,守护着那仿佛冻结的时光。每年寒暑季,她偶尔也会提起,“希希不知道放不放假了,会不会来住几天”。后来不说了,因为她的希希去了美国,在地球的另一端。前几年老宅终于没能逃过拆迁的命运,听到这个消息,我没什么感觉,这几年已经忙到顾不上安放自己的灵魂,或许根本也没什么灵魂需要安放了。还是老弟扛上他的长枪短炮,去最后拍了一遍,其中一张现在就放在奶奶座椅旁的茶几上。照片里奶奶和爷爷站在老宅的门口,咧着嘴笑着,黄昏的阳光撒在他们脸上,沟壑纵横。那是老宅,也是爷爷的最后时光,很快爷爷就化作了奶奶茶几上的另一张照片。“再也没有家了”,奶奶常常不紧不慢地感叹,我照例要虚伪地安慰她一番,说些老房子其实住着也很不方便之类的鬼话,但是心里明白她的感受。老宅拆迁给了我们一笔钱,但如果能保留,我甚至愿意倒贴一笔,但却是不可能的。奶奶终于开始催着我们回家,说完再见,她又合上了眼,进入了她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房子是有瓦的,路上铺的是青石板,门前的运河里来来往往的,是摇着橹的船,远远的有人唱戏,唱着的是那已然死去的江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0872-735149.html

上一篇:关于911的个人回忆
下一篇:外尔半金属的故事
收藏 IP: 159.226.37.*| 热度|

11 齐国臣 张忆文 刘全慧 王国建 张晓良 宋泽阳 杨金波 陈晨星 Nassa biofans xuexiyanji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