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博客 Behavioral Safet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g66 行为安全-用科学方法长效地解决“违章行为”

博文

关于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理解—研讨体会

已有 9109 次阅读 2017-11-1 20:31 |个人分类: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概念, 风险管理, 事故致因模型

关于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理解研讨体会

人们总是提及风险管理的原因。1)风险管理在国内外安全管理领域提得比较多,一般认为它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方法,所以人们比较重视这个方法。(2)风险管理是预防型管理,对事故预防有益处,人们很重视它。(3)业界对风险管理中的概念存在不同观点,在少数人头脑中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所以总想要探究它。

风险管理就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一个含义是广义的,即事故预防。事故的原因有两方面,个人和组织层面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物态,要预防事故必须解决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广义安全管理包含解决不安全物态的工程手段和解决不安全行为的行为控制手段。安全管理的另一个含义是狭义的,即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手段。由于应急管理是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也具有预防意义,因此也是安全管理(广义)的一部分。无论如何,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事故预防,这一观点应该是成立的。风险管理的过程是识别危险源、分析其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其目的也是为了预防事故,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一样的,因此从目的上说,风险管理实质上就是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的过程及概念。风险管理的过程是危险源识别、分析危险源的风险、确定风险的控制措施。危险源识别,也叫做风险识别。风险识别的英文是hazard identification,而不是risk identification,因此中文实际上叫做危险源识别更确切(否则会感觉很抽象),叫做风险识别容易造成误解。由于危险源(hazard)很具体,而风险(risk)比较抽象,因此危险源识别的说法比风险识别的说法更加具体。风险定义为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否则会感觉很抽象),这个危险程度用其引起事故的可能性和其可能引起的事故的严重性的乘积来衡量,可能性和严重性都可以人为地规定出若干等级,然后风险值就可以计算了。分析危险源的风险,实际就是计算出所识别出来的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根据每个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就可以确定控制这个风险等级的措施了。

危险源及其识别方法。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事故后果的因素,含物质与能量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事故后果是由事故造成的,所以危险源实际上是造成事故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说危险源就是事故原因,也就是说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故而言,可能的事故原因就是危险源,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事故的原因就是危险源。因此,识别危险源也就是发现事故可能的原因,而发现事故原因必须靠事故致因理论或者事故致因模型,这就在理论上指出,识别危险源的方法是用事故致因模型去发现事故原因或者可能的事故原因。识别危险源的实用做法是,对于预防型管理(事故发生之前),用事故致因模型作参照,事故致因模型中,事故之前的内容就是可能的事故原因,查找可能的事故原因就是危险源识别;对于事后管理(事故发生后汲取教训,为预防类似事故提供借鉴),分析事故案例,得到已有事故的原因,控制其风险,作为预防未来事故的手段。总之,事故致因理论是危险源识别的基础。

煤矿风险防控思路(原因、薄弱环节、防控思路)。煤矿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根据海因里希、杜邦公司、美国国家安全理事会及国内学者研究,80%以上事故的直接原因中有人的不安全动作(unsafe acts,它只是不安全行为的一部分),100%的事故是行为原因所引起,其根源是组织行为即安全文化和管理体系。“安全源于设计、安全源于管理、安全源于责任”(中石化集团安全管理手册),其中设计也是由员工的设计行为来完成的,因此可以归纳为“安全源于行为”(当然不完全是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的个人行为,主要是组织行为),因此行为控制是最重要的。然而,在煤矿,安全管理也即风险管理过程中,对安全相关行为的控制还仅仅停留在对管理者和个人行为的被动控制上,对组织整体行为等整套行为的主动控制上尚未有系统方法,这就是煤矿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防控思路:深入研究事故致因理论,以事故致因理论为指导进行安全管理或者风险管理,使得隐患排查也即风险管理都在事故致因理论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此乃煤矿安全风险防控的理论思路。

上述为以往的研究体会和对风险管控课题的参考意见,撰写时,力图使国内外的名词术语含义一致和统一,其中的观点,可能有很多国内同行未必认可,但为求国内外基本一致,暂时也就这样写了,因为国际观点对国内观点发挥持续的影响作用,国际上的安全科学发展早,相对成熟。我国的安全科学本科教育从1984年才开始增长,到现在只经历30几年时间,起步较晚,安全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当中。

关键词:风险管理,概念,事故致因模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3730-1083370.html

上一篇:24Model(Version 5)( bi-lingual)
下一篇:Cause-effect chain from 1919 to present and some discussions
收藏 IP: 60.247.55.*| 热度|

3 王晔 李威君 吕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