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真正的学者和品牌期刊成长需要一个艰难的历程

已有 7098 次阅读 2017-8-12 11: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如今各个学科的会议越来越频繁,参会人员的规模越来越多,从小范围的几十人的论坛到800人甚至几千人的会议已经很常见,会议的注册费越来越高,会议周围宾馆的住宿费越来越高。

   有稳定课题经费的可以多带几个成员参加,经费不足的只好不参加或者尽量少参加。

   学校也设置了专项学术交流基金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力。参会人员多,分会场越来越多,除了那个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同时进行,有些比较有趣的话题时间段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难免错过一些精彩报告。

    至今也没有哪个会议把做报告的过程给录像,然后把报告内容视频共享在某个免费网站,让错过了某些报告的人分享和学习。

   参加一些会议,一些分会场的报告人准备的非常充足,讲解生动有趣,一些报告则是报告人应付差事,报告内容索然无趣。这一方面对听会的人不尊重,另一方面会误导一些年轻的研究生,误认学术报告就是如此糊弄。

   有不少网友和我交流一个问题,说为什么自己的教学任务那么重,每年承担本科教学400-600学时,而有些单位的人常年在国外访问,似乎很多人就只是在国外访问访问罢了,回来后仍然啥都没长进。

    当然,这个和各个学校以及学科有关,教学任务多了,岗位缺人当然不能出国访问和学习了。

   出国学习和访问多数情况下分为两个层次,一则学者水平本身就高,出去合作交流;另一则就是有危机意识,出去学习新东西,寻求提高,这个是好事情啊。至于出国放完后是否取得真经,这个就看个人差异了。

    现在干啥事人都多,参会人员多,申请基金的人多,出国交流的人多,投稿的人也多,但积极认真审稿的人却不多。

   期刊越来越多,一些期刊的顾问编辑和学术编辑队伍越来越膨胀,高级编辑却对普通学术编辑的领域不熟悉,瞎派发稿件给普通学术编辑和审稿人,甚至没为该期刊处理过1篇稿件。

     最近不断收到很多期刊的邀请投稿和邀请加入他们编辑队伍的邮件。查看了一些期刊基本都是新办的期刊,缺少稿件,期刊的编委会大队出动,到处约稿。我除了答应老牌期刊的约稿邀请并很快投递了稿件外,其他期刊的约稿都拒绝了,毕竟对这些期刊不了解,我自己写一篇稿件也是要费很多精力的。

   至于邀请当期刊的顾问和编辑,我更没那么多时间了,今年很多时间消耗在本科审核评估材料撰写和整改上了,还有很多时间要处理NODY的稿件,每个月40篇左右新投稿也够累死我的了。

    作为作者好多时候似乎很羡慕学术编辑的权利,其实,认真负责的期刊总是为可靠的稿源和评审过程操心,担心学术造假和数据伪造,审稿时间长,作者和审稿人的勾结,期刊声誉等。

     作为作者,为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为读者提供启发和思路。

     作为编辑,要落实编辑的职责,维护期刊的声誉。

     获得了学术头衔和人才帽子,要让自己的学术头衔物有所值,否则就是多拿了一些钱罢了,只是多拿了一些钱罢了。

    新办的期刊的成长和年轻学者的成长一样的艰难,自身努力很重要,机遇和外界环境的因素很多时候可以让一个学者瞩目,也可能让你永远难以走向舞台。

    也许,拥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瞩目和获得认可。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结果就要公布了,请向那些没有获得资助却依然坚持做好基础研究的人致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070749.html

上一篇:因为拒稿,朋友圈有人拉黑了我,哈哈
下一篇:科研成果奖励在改变科学界?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36 章雨旭 罗汉江 郑永军 吴施楷 张勇斌 王从彦 黄永义 LetPub编辑 吴斌 梁洪泽 孟佳 蒋永华 陈楷翰 黄仁勇 吴明火 韦玉程 李刚 苏德辰 张骥 彭真明 杨天智 徐耀 杨勇歌 胡大伟 王启云 李军红 黄冬梅 陈南晖 周浙昆 吕健 刘忠波 孙学军 姚伟 xlsd aliala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