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规定转向课程研究生 精选

已有 12898 次阅读 2020-1-14 18:1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个时间段各个高校都开启了寒假模式,学校和课题组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在读研究生们享受不同的待遇。完成了基本论文要求的研究生们(硕士生和博士生)可以潇洒的回家享受父母提供的美食,或者潇洒的去度假了。当然,还有一部分打算破罐子破摔的研究生也勇敢的回家了,先回去稳定下情绪,过完了春节再说。

     2020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即将在春节后公布,考的如何考生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预测。今年的研究生报考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增长,最终录取的人数也会有一定幅度的绝对增长。此前也有很多博文热论过研究生是否该发表小论文,一大部分人认为研究生答辩前发表小论文的规定是急功近利,甚至是霸王条款。随着国家相关部委倡导反对“五唯”政策的落地,推崇代表作制度正逐渐被广大研究人员接受。但研究生导师们都真实感受到学位论文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第一关就是一个重复率的问题。普遍的逻辑是有系列小论文发表,那么学位论文写起来就容易多了。反之,如果没有小论文的支撑,那么大论文的完成就相对困难。

       实际上,如果研究生完成了具体的研究工作,能够体现其学术能力的增长就是进步。毕竟,各种期刊对论文发表的要求都有基本的标准,但对学术贡献度和规范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期刊的风格和偏好,以及学术编辑和审稿人等很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强制要求研究生在答辩前完成规定指标论文的发表是一种约束,是对研究生的一种督促,但也造成了很强的压力。从创新能力角度看,只有极少数的研究生可以做出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多数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做的基本都是跟风式、验证式、假想预测般的研究。如果强行要求研究生在毕业前完成论文的发表显然是有问题的,毕竟具体工作的完成到八股文般的科技文章发表有个过程。导师们和课题组相关指导老师应该能准确评估每个学生做的具体工作的贡献度,给予准确的评价,团伙成员可以继续完善该工作,那么,研究生即使毕业了该工作也可以在完善后发表。

       随着研究生扩招,如果不彻底取消在读研究生获得学位必须发表论文的强行规定,那么这个群体之间的竞争会更大。一些不能完成论文发表的研究生可能会出现偶发性的极端事件,导致师生矛盾加剧。如果不能有效正确的引导舆情,那么多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会造成危害。人才培养实际上是一个长效过程,当今形势下不能再粗暴以发表论文与否来判断培养研究生是否成功。小论文的发表需要同行评价,学位论文的评价也需要同行的准确评价。在当前盲审体制下,每本外审的论文应该附加指导老师的评语和承诺,在线盲评系统应包含学位申请者答复和辩解论文评阅人质疑的环节。

       研究生的培养也要考虑进一步的改革,如硕士研究生可以分为两年制课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都不需要发表小论文。课程硕士只要修完了规定的课程并撰写一份课程总结报告即可,专业学位硕士应结合本专业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撰写技术改进报告,或者实例验证报告就行。彻底取消学术型硕士,强化学术型博士的培养,如直接从本科毕业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学制保留在5-7年。对于博士的培养,各个培养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学术水平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发表小论文的数量最多1篇。继续强化博士后站的功能,全面吸纳愿意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阶段开展科研工作。

      设立课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全面取消3年制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让那些真正有志于终身从事科学研究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硕博连读,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一些硕士生毕业就去从事非科研工作,甚至去中学当老师,或者培训机构做管理),也可以降低管理人员和导师的压力和风险。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214256.html

上一篇:从稿件署名预测作者独立贡献
下一篇:中国声音如何影响国际期刊?
收藏 IP: 60.165.50.*| 热度|

26 马臻 王从彦 文克玲 蔡宁 黄永义 郑永军 李明阳 周浙昆 郭新磊 张士宏 张红光 王安良 陈理 安海龙 朱江峰 冯大诚 靳建辉 李毅伟 赫荣乔 徐耀 苏德辰 宁利中 段含明 何学锋 邹远川 霍天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