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项目式导向和管理---当前高校科研管理的探索

已有 6731 次阅读 2020-3-16 10:4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随着各地企业公司和服务行业的陆续开门营业,各地高等学校的一线教职人员却在坚持网络直播和线下辅导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焦急等待疫情全面解除,期待早日回归正常的工作模式。这段时间内让多数从事教学科研和科研管理者感到迷茫和困惑,上级部委关于规范科研评价的文件只强调了“破”和负面清单的警示,但各个高校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如何重新立规矩值得进一步思考。我此前在博文《规范当前学术评价和管理的思考》和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的时候也表达了我个人的一些观点。考虑到科研成果产生和评价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而且科研成果的呈现也有多重方式,毕竟,不同类型科研成果之间的量化比较永远是个挑战性问题。

      在过去30年来,以SCI论文评价为主导为什么占了主流呢?

     从目前默认的规则来看,科技论文、专著、发明专利及技术转让、成果鉴定、科技获奖都可以作为科研成果并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来表达科技工作者的贡献。从技术角度看,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转化后能引起行业内的技术更新换代,对技术实现过程的科学问题进行凝练和阐释则是可以形成项目标书,于此撰写的科技论文则毫无问题的能发表在相关领域的主流SCI期刊上。发明专利形成过程中凝练科学问题也是可以科技论文方式在知名期刊发表。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奖的申报和批准离不开学术著作和高影响力SCI论文的支撑。考虑到发明专利和技术转让的周期相对比较长,从知识产权角度看,SCI论文作为最简单、最便捷、最有效的宣告知识产权的方式当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追捧。

     科学网大V文双春在自己博文《如何让论文更助力“防病治病”》举的那个捕蛇奖励的故事非常好。考虑到高校的学科排名,不同的大学在力争排名的大路上采取各种方式对SCI论文等成果进行直接奖励或者间接奖励,这是可以接受的。对于SCI论文进行高额奖励的高校基本存在以下某个特点:

   1,学校的经费和人头费太多太多了,重赏和鼓励教职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来产生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2,学校地域和排名太差了,整个学校没几篇SCI/EI论文,通过高额奖励来刺激教职人员来产生科研成果,一旦SCI论文数量多起来就立马把每篇SCI论文的奖励从几万降低到几千甚至几百人民币;

  3,为了集中包装和打造某个学科,集中和优化学校资源,只对指定的学科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奖励。

     各行各业总有一些人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单位的最低考核要求,甚至一些单位就是大锅饭没有任何考核要求。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积极投入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适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是应该的。但是,和商业领域一样,科研领域的人员除了学术和精神追求(国际同行学术认可,也许哪天得了诺贝尔奖), 多数人已经把科研当做了职业,如果哪天研究成果真正实现了技术转让那就是对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自己也顺便发财了。在一些高校的计件制度鼓励下,当然,还有研究生学位培养的基本要求,对SCI论文数量的追求自然难以避免了。这和那个捕蛇按照数量来奖励是一样的道理。

     另一方面,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来说,在以本为本主导下,认真钻研教学并将教学过程的一些知识点凝练和推广用于交叉学科,那么也是可以把这些研究结果以SCI论文方式发表,这对进一步教学讲解知识点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佐证,所以,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强力支持,从科研经费和研究生数量都为科研领域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多数博士毕业的时候只学会了写SCI/EI论文的基本技能,而SCI论文具有八股文的特征,只要入门了就容易多了。一些实验学科如果有足够的经费和人力,那么SCI论文的产出数量就不是问题了。

     正是因为SCI论文太容易实现,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热衷以SCI论文来体现科研成果并完成岗位考核。显然,从长远来看,这对国家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实质性发展是不利的。基础研究很重要,但都集中扎堆于基础领域研究,对于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硬骨头科学问题的攻关后备力量不足,只热衷于简单的基础研究是有问题的。

    那么,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取消基础研究过程中SCI论文的直接绩效奖励是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了?

    我们知道,基础研究总是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成本的,对于科研成果要区分,对科研劳动成果也要肯定并给予适当物质鼓励也是正确的。问题是,如何区分科研成果,谁来支付科研成果的绩效?

    也许,项目式管理和导向是当前和今后规范高校科研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也不会过分抑制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教职人员的积极性。

     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单位的横向项目经费和各级财政部门的纵向经费,每一种项目经费的要求和目标不同,所支付的经费额度差别也很大。但对于项目团队和负责人来说,都是给所依托的高校争取到了科研经费。

      对于横向项目来说,要求具体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或瓶颈,企业关心的是采用你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否真正解决生产线上的具体困难,能否给企业增加利润。任何技术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都包含着科学问题,不是简单的凭借经验,即使经验形成也可以凝练科学问题的。把技术中的科学问题弄清楚了就呈现了相关问题的普适性,因此,技术和科学总是相互依存的。

      对于多数纵向项目,主要是侧重于科学问题的提炼和阐释,如果把这些科学问题能落地,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技术的实现,降低成本下的技术实现问题。为了鼓励更多有精力和有能力的青年学者从事科研,NSFC在项目经费中设置了间接经费这一项,其中一部分是可以支付项目团队人员的劳务补助,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另一方面,多数高校对于获得了NSFC各类项目的负责人和团队都给予了不同数额的直接绩效奖励,甚至一些单位还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配套等优惠政策,这一定程度上壮大了科研人员申请各类科研项目的积极性。

     SCI论文的完成具有一定的只有探索特征,有些领域是需要经费支持开展实验才能完成,一些另外只需要动脑子就行,没有科研经费支持也是可以开展工作的,毕竟有那么多免费的SCI期刊可以用于分享研究成果。最近和几个朋友讨论了今后科研评价的有关策略问题,在禁止对专利和SCI论文直接奖励和反对唯论文、唯专利的方向性,项目化管理也许是一种规范科研方向的有效方式。

  1, 任何教研人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继续写好SCI论文,学校不再对SCI论文和专利给予直接绩效奖励,这种情况下能继续坚持写好论文,写更多SCI论文的人那就是对科研是真爱的,不是为计件而逐利的。

  2,学校和科研院所要加大对获得科研项目团队的直接绩效奖励,由项目负责人自由组合相关科研人员,根据贡献从间接经费和学校相关的支持费用中遵守财务制度实行按劳分配,真正促进团队的持续建设和实质性合作。项目经费严格执行期限管理,项目结题后的结余经费全部收归学校集中管理,然后设立小额度项目供校内研究人员自由申请。因为一些教职人员从校外申请科研经费困难性很大,那么对那些有能力从校外不断申请到科研经费的负责人给予对等的直接绩效奖励,并允许项目负责人对团队成员按照贡献合理分配是可以调动团队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没有竞争力的科研人员一定程度的小额资助,支持其开展自由探索。 达到人尽其能,各尽所长的功效。

 3,取消SCI/EI论文和发明专利直接绩效奖励下,一定程度上可以压缩泡沫论文,也减少了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评审压力。这种情况下,一些学校的论文和专利数量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下降,但对于全体科研人员以及今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会有指导作用。

 4,各个学校可以在一定周期内,如三年或者五年,组织召开科技会议和论文,各个学科团队可以基于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来申报成果,经国内外同行评价,对于评价等级显著的给予积极表彰。 

5, 对于全校教职人员的岗位评聘可以采取考核与不考核的模式。在保障教职人员当前收入不下降的基础上,允许教职人员选择不考核模式,另一部分人员则选择竞争性岗位,根据其聘期的标志性成果来给予大幅度的岗位绩效奖励。

    我们承认,获得科研项目资助的难度是比较大的。甚至一些科研人员是发表了非常多的SCI论文但在申报科研项目的时候总是被否定。科研项目的要求和SCI论文的要求是不同的,SCI论文的目标是一个具体的科学小问题,而项目要求系统化的弄清楚一个领域的某个科学问题。如果某个研究人员发了十几篇甚至几十篇SCI论文却一直无法获得NSFC等部门的项目经费支持,那么申请人就要反思自己所选择的研究领域的方向性了,要反思自己的大量论文中是否有真正的科学贡献了。必要的时候要选择新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问题,在基金申请书上下大功夫的。



破除“SCI至上”大家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223761.html

上一篇:研究生发表小论文的益处
下一篇:秒拒还是拖死你的稿件?
收藏 IP: 60.165.50.*| 热度|

7 申传胜 黄永义 孙建成 杨正瓴 季丹 周阿洋 赵凤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