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liu88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ngliu8888

博文

中国的扎克伯格在那里? 精选

已有 8405 次阅读 2012-5-20 21:20 |个人分类:教育研究|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创造力, 中国, 灵活的创造力, 创新禁区

这两天Facebook上市,关于扎克伯格的新闻很多. 又读到科学网的报道,谈到北大副校长在硅谷讲话,说道中国的大学生缺乏"灵活的创造力".文中引到两句话:
- 对于学术的敏感性、灵活性、创新型能否适应加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吴志攀表示担忧。
- 我们注意到,美国最成功的IT人士,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大学没毕业就创业,显然他们的成功与大学的多元化相关。
这个讲话漏洞百出.什麽叫"学术的敏感性"? 什麽叫"多元化"?这个我就不说了.中国一流大学的校长,能讲出这种逻辑,真是惊人!

通过我和中国学生的接触,很多学生其实不乏“灵活性”。很多80,90后的想法都很“超前”,美国学生的哪些"伎俩",比如公益,都学的很快。美国学生不会的“灵活”,中国学生也敢想敢干。而且中国很多事情都是“灵活"的办.可以说批评中国学生不灵活是比较牵强的.
说中国学生没有创造力,这个我同意.不仅中国学生没有创造力,中国的教师,企业都没有太多的创造力.很多"创新"都是和国外"接轨"搞出来的.中国的创新力整体很低,虽然中国人都很聪明.显然,聪明和创新创造力是没有关联的.
盖兹,扎克伯格,乔布斯,和爱迪生,都是美国的创新英雄.这四个人有哪些共性? 是不是他们的成功和大学多元化有关?
- 这四个人的成功,和大学几乎没有关系。盖兹的编程功夫和对业界的理解,在中学就打好了。扎克伯格在中学就是崭露头角,成立的公司很多大公司想买。乔布斯的大学纯粹是“点卯”去的。爱迪生连小学都没上过。 这些人,就是近日科学网上谈的“天才”和“资质”的最佳解释。
- 这四个人,都得益于好的老师。盖兹的计算机俱乐部,扎克伯格上的重点高中,乔布斯的五年级老师。这些老师不是大学老师,而是中学老师。爱迪生的老师是他的父母和教他电报的人。好老师,非重点学校高级职称之谓也.好老师乃自身资质高,又关心学生之谓也.
- 这些人的成功得益于美国整体的多元化和宽松。美国大学的多元化就是美国的多元化。美国人对学业和体育是一视同仁的。一个学生可以学习成绩很差,但是网球打得非常好。另一个学生网球不会打,但是学业是全A+.这两个学生在美国是一样受尊重的(可能网球明星受到的尊重根多)。一句话,美国人认为“学习好”是一种天才,一种兴趣,一种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象中国教育认为“唯有读书高”。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很大不同,就是美国教育不“拔苗”。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美国教育认为这个学生需要找倒自己的“天才点”。

您看到美国胖子很多,但是奥运田径冠军是美国人。您看到美国的傻孩子很多,但是诺贝尔奖是美国人。这就叫“多元化”。一个国家必须有舍才有得。

中国的学生真正缺的不是“灵活”,因为中国已经太“灵活了”。中国学生缺的是如下三个:
- 坚实的基础(来自对第一定律了解而产生的直觉)。现在中国的中学大学教育从侧重点,到老师,到课程,都不利于第一定律的教学。"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中国中学大学教育的亏空,让“第一定律”教育成为摆设。
- 对社会和历史的尊重和了解,而不是简单口号式的“创异”。中国的学生里不尊重历史,权威和社会的可能是多数。
- 中国的学生学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奥数学的太多了,世界历史学的太少太玄了。高考,托福学的太多了,计算机生物动手学的太少了。

北大的副校长的讲演,虽然我没有听到,但从报道可以感觉中国大学领导的肤浅。当然校长级的讲话都是有目的的,但这种讲演显示出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无知者无畏。一个名大学校长乱引盖兹和扎克伯格的典故,让人无语."学术敏感性",是不是就是会在学术界赶潮流? 盖兹的成功,是中学多元化,社会多元化的结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132-573151.html

上一篇:新书介绍:突破创新禁区
下一篇:创新和奥运金牌比,哪个难?
收藏 IP: 99.148.25.*| 热度|

31 曹聪 余国志 李汝资 王晓明 林中祥 金拓 李雷廷 徐明昆 苏德辰 陈景飞 刘光波 冷成彪 郝炘 吴景鹏 戴世强 郑波尽 薛彬 邓安良 张亮生 李宇斌 邸利会 杨艳明 张海霞 李宝忠 傅蕴德 李沣 cooltozero ddsers hangzhou zaimingyu ahmen

发表评论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