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计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ijiany

博文

指导本科生科研的经验体会二

已有 7524 次阅读 2019-4-18 04:4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指导本科生科研的经验体会二

前面我讨论了指导本科生科研的一些经验,现在在做事动机、做事兴趣培养方面做一些经验交流

首先,做事(我们这里把学习、科研统称为做事)需要动机。在教育学理论中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动机理论。这里,我根据个人经验简单讨论自己对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一点看法。内在做事动机产生于一件事情让人有存在感(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让人体会到快乐,与人类的情感密切相关。内在动机驱使人做事效果慢,持续时间长。类似于部分中药对身体达到固本培元的效果。人天生就有内在动机,孩子的好奇心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在动机表现(这也是上天造人的精妙绝伦之处)。但是,后期保持与培养内在动机很困难。所以,现在幼儿教育里面都强调不要磨灭孩子的好奇心。三维培养目标(知识、能力、情感)其实也是注重内在动机的一种教学理念。

外在动机是由其他内在动机转化而来。其驱使别人做事效果快,但不能长久。类似于部分西药治标不治本。例如,一个学生不喜欢做化工项目。但是,他要拿博士学位,所以他会努力做这个项目。这其实是他的另一个“内在动机”导致他做这个项目的,即“获得博士学位”。当然,外在动机不会长久。例如,这位学生有一天获得了学位,他也就不干这个项目了。

外在动机,可以在引导学生进入该科研领域,或者在项目进展的关键时刻使用。例如,导师可以先用外在动机驱使学生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让他体会到做这个项目的快乐,进而转化为内在动机。有一天,这位学生就算有了学位,他也会继续做这个项目。

教育的关键还是培养内在动机,但也要合理利用外在做事动机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内在做事动机呢(也可以说是做事兴趣)?这里,我列了这几条经验:

1.对学生分析项目应用背景,向学生展示项目前景,找出学生在该方向的优势,告诉他将来可以在这个领域做一番事情。类似于媒婆。基本上说说该项目可以为他带来哪些好处,实现人生价值,他在该项目中存在一些普通人没有的优势等。借此给予学生存在感与意义

2. 严格要求。一个前景好的项目肯定很难,需要学生具有百折不饶的态度、不怕失败、不怕麻烦、要耐心、要严谨等一些科学态度与精神。让学生意识到项目肯定会很辛苦。给学生打“遇到挫折、困难就放弃”的预防针

3. 要多表扬、及时表扬。学生做了一些工作,要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提高他做事的兴趣,让他体会到自己做这件事情的价值与优越性,增强信心,获得存在感。有些老师可能会说,都大学生/研究生了,还需要哄吗?其实,这个真需要。内在做事动机与年龄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很多大学生/研究生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他们就和小学生一样需要表扬。其实,哪怕很多年轻的高校教师也都期望得到校领导的表扬。有条件的老师或实验室,最好尽早在学生做了一些事情之后给学生一些成果。比如说学生帮忙做了一个实验,相应的文章上面给挂个名字,还要在自己组会上表扬。那么,我们是不是不能批评学生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学生做事态度方面批评学生。如果他不认真做事,我们可以严厉的指出。但不能在做事方法方面批评。如果学生做事方法不好,我们需要及时、耐心的给予指导与纠正。

4. 要多关心学生。老师最好每周主动与学生一对一沟通交流,这样学生放的开与老师交流。在学校里可以与学生一起吃饭,问问学生生活上、学习上、研究项目上存在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学生会感觉到温暖,有家庭/团队的感觉,做事会更投入;

5. 要给学生自主做事、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他就不会觉得成果都是老师给的,自己只是“一台听话的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科研人员,存在感会得到极大提高。并且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老师给予的自主空间可以越来越大,提高学生的存在感

在这里,我顺便简单补充一些学生需要得到培养的做事能力(后期会详细讨论):

1. 教学生学会“模仿-领域-创新”。要尊重长辈、书本、权威,要多向他们请教;

2. 教他学会团队意识;

3. 教他学会分析、整理、思考、规划;

4. 教他学会与人交流、表达;

5. 教他一些基本的、专业的实验技能。

6. 教他学会发现美、体会快乐。感觉不到快乐自然不会有存在感。

事实上,这些技巧不光可以用在教育方面,也可以用在管理、做人方面。未完待续,,,,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253-1173965.html

上一篇:二维磁性材料的压电系数计算经验分享
下一篇:课堂上要不要禁止智能手机?
收藏 IP: 73.183.1.*| 热度|

6 唐小卿 彭真明 张培昆 黄永义 王安良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