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iblo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Liblog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14.249.158.*   [14]zsnzhao   2012-11-24 20:28
李老师:您好!
谢谢您的回复,非常同意您提出的对科学伟人的文章评审的变通处理。爱因斯坦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PR编辑部的处理正如您所说,是很迂腐的。另外,您能考虑出书,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希望早日见到您的书出版,阅读起来更方便,更能前后呼应,效果也会更好,因此,也就在期盼之中。ZSNZHAO
IP: 121.28.69.*   [13]李三钱   2012-11-16 22:54
很有用的文章,科学重在思维能力。这些思维在物理数学等学科里面有很好的体现!
IP: 114.246.158.*   [12]zsnzhao   2012-11-13 16:55
李老师:您好!
读了您的全部有关研究方法的博客,获益匪浅,表示由衷的感谢!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您在与编辑人员打交道的博客中,提到爱因斯坦对Physical Review的编辑的事,我几年前读过中科院物理所的一位老师谈编辑的文章,他提到,当时爱因斯坦的合作文章投到PR上,编辑部约请了一位物理学家评审该文,评审人仔细阅读后,写了大约10页的评审意见,编辑部将评审意见寄给爱因斯坦,请他们修改。但爱因斯坦来信问道,发表文章为什么还需要评审?编辑部回复说是期刊的通常规定,这使爱因斯坦很不高兴,但是,编辑部坚持让爱因斯坦修改,僵持一段时间后,合作者同意修改,而爱因斯坦不同意,表示另投其他杂志,PR的编辑表示很遗憾,声明这是期刊的规定,希望爱因斯坦能够理解,同时希望爱因斯坦注意这次评审人的意见,修改该文。而评审人与其合作者认识,合作者提起这件事,评审人力劝他们修改(但没有透露评审人的身份),后来该文在其他杂志上发表时,已经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这份评审意见和编辑部编辑与爱因斯坦的来往信件均保存在PR的档案里,那位评审人是一位优秀的物理学家,他一直没有透露此事。爱因斯坦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不合适的。这件事我的记忆已经不清楚了,写下来是表示坚持同行评审是保证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措施,编辑不怕权威的认真与坚持的态度令人敬佩,我当时是因为一位处事编辑的朋友遇到某些院士对评审人的意见态度蛮横时,不知如何处理,也经常很受委屈时,告诉她这件事,鼓励她不要怕名人,一定坚持同行评议的规定。以上供您参考,如有可能,在您的博客中补充说明一下,可能更好。

另外,同意其他网友的建议,请您能将这些论述整理成一本书出版,一定很受欢迎,对大家的帮助更大,谢谢!
snz-2012-11-13
我的回复(2012-11-22 14:59):谢谢出书的建议,定当考虑。关于爱因斯坦投PR一文之事,我所知道的跟你说的大同小异,最大的不同是,对于“后来该文在其他杂志上发表时,已经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我没有任何证据。我的观点如下。①爱因斯坦认为编辑部不该找人评审,当然不妥。但他拒绝修改,并没错,因为作者有权决定是否修改。编辑部有权拒录,但不能强迫作者修改。②同行评议的目的是保证质量。既然爱因斯坦的声誉和高标准毫无疑问,编辑部大可不必坚持要爱因斯坦修改。他们不畏权威的态度令人敬佩,但不知变通的迂腐也令人可怜。注意,我并不是说对名人就该变通。我是说,对有极高声誉和极高标准之人,当然可以变通。大多数期刊也确实都变通。至于国内的院士,声誉和标准一般还不够高到值得变通的程度。对于态度蛮横者,更不该了。如果爱因斯坦滥发文章,那当然不该变通。
IP: 218.71.156.*   [11]陈智罡   2012-10-22 19:18
研究策略太重要了!经常看看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可以少走弯路。谢谢李老师了!
IP: 221.212.116.*   [10]马良   2012-10-17 14:08
个人觉得13楼说话有些过分了,但是据我所知国内确实并没有非常出彩且详尽地研究目标跟踪理论及仿真实验方面的书籍,大部分书籍确实还处于对国外知识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上。理论基础薄弱反而更难发现新问题,创新就更无从谈起。所以,也非常希望李老师能结合Survey of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系列和正在完善的Evaluation of Estimation Algorithm系列出一本国内的关于目标跟踪理论的专著。
希望老师还记得我。

Liang Ma
我的回复(2012-11-22 14:54):谢谢建议。你是不是跟我联系过出国之事?
IP: 116.2.153.*   [9]万润兰   2012-10-1 22:11
“与国内师生谈科研输出”系列博客非常好,学生很受用,在此深表感谢!我们在过双节,您远在他乡,不管过不过双节,都祝您工作顺心,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幸福
我的回复(2012-11-22 14:53):谢谢。对不起,我刚注意到。
IP: 129.16.137.*   [8]孙捷   2012-10-1 21:56
李老师您好,
有机会当面请教,
孙捷
瑞典查尔摩斯工学院纳米技术系
IP: 61.190.88.*   [7]陆泽橼   2012-9-30 13:42
敬爱的李老师您好!祝双节快乐!
我的回复(2012-11-22 14:53):谢谢。对不起,我刚注意到。
IP: 113.204.33.*   [6]陈远川   2012-9-28 21:09
您好!看了博文“与国内师生谈科研道德3:何谓自我剽窃?”觉得是好文!
请问老师对国内许多科研人员用同一个科研成果申报多种科技奖励的现象怎么看?
我的回复(2012-9-28 23:08):好问题,非常感谢。我扩充和改善了对申请报告的一稿多投这一问题的答复,在其之后,增加了你这个问题。猜想你是一位学生,所以用了“学”。如果有误,敬请指正,以便改正。
IP: 111.186.59.*   [5]scavenger   2012-9-20 15:10
前辈,我非常敬仰您,您的学术水平和文字功底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特别是博文中的遣词造句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读起来让人感觉愉快。之所以用了一个不太尊敬的词,是不想表现得一本正经,希望没有冒犯您。
我的回复(2012-9-21 08:53):没有。我主要是好奇。谢谢你的答复。
IP: 111.186.58.*   [4]scavenger   2012-9-19 20:28
学术江湖里的老油条!另外,文字也很好。
我的回复(2012-9-20 04:00):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
我的回复(2012-9-20 03:59):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
IP: 220.165.245.*   [3]setuer03   2012-9-16 09:58
谢谢
IP: 60.247.116.*   [2]希爽   2012-8-27 16:49
现身说法的好文章,真难得,我要细细研读,作为一个在写论文的“苦海”里挣扎的人,多么期待看到这些文章。
IP: 121.229.104.*   [1]姜海燕   2012-8-25 06:55
李老师,您好!看了您的博文收获很大。我也在研究“作物生长模型的优劣与自动选择问题”,是信息科学与作物模型交叉领域,望能获得该方面的指导,谢谢!
我的回复(2012-8-27 06:14):谢谢对我的博客的关注。如果能够有帮助,定当尽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4 0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