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伍献文考古殷墟鱼骨

已有 4182 次阅读 2019-10-1 10:34 |个人分类:科研院所史料|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伍献文(1900-1985),动物学家,尤以研究鱼类闻名,1948年选聘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选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49年,伍献文在《中国考古学报》第四册发表《记殷墟出土之鱼骨》。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战前在河南安阳之小屯村,从事发掘,在地下灰坑中,检得焦骨数十件。最近李济之先生嘱为鉴定,据说此项鱼骨均属殷商遗物,余获鉴赏此希世瓌宝,诚幸事也。此项鱼骨埋藏于灰坑中,与其他鸟类及兽类之骨块相混杂,想系庖厨之弃物;盖此种类似情形,在欧洲已屡见记载也。而认此鱼类为当时之食物,则可无疑义。”

 “全部标本有下咽骨、鳃盖骨、肩骨、脊椎骨、肋骨、鳍条、鳞片与一半边鱼头……故余在初步鉴定之后,更选取河南北部现存鱼类骨骼,作密切之比较,由是乃确定六种鱼类,即:鲻鱼、黄颡鱼、鲤鱼、青鱼、草鱼及赤眼鳟是也。”

“此六种鱼类仅就一部分之鱼骨鉴定得之,而其他大部分鱼骨,尚不知属于何鱼,是以知当时食用之鱼类决不仅此六种也。除鲻鱼外,想均为安阳本地产物,盖此五种鱼类分布至广,即至今日河南北部尚盛产之,且为当地人民普通食用之鱼。唯鲻鱼能在殷商时代见于安阳,实最为奇异之事;因吾人熟知有数种鲻鱼,产于中国东南沿海江河入海之处,乃由沿海防腐保藏而运往内地者;或者此鱼实系安阳土产,而殷商时代此处之地理环境与现时不同,可能此地有盐分较高之内地湖泊,或者有直接入海之川流,鲻鱼得溯江而上以抵安阳或其近处。凡此均有待于别方面之证据以决定之,而均属饶有兴趣之问题也。”

“此外更需特别说明者,即此六种鱼类鉴定时所依据之骨片,与现世同种鱼类之骨片比较,其形体完全相同,绝无系别差异之迹象可寻;换言之,即此六种鱼类,虽经三千年左右,期种性尚无变化,亦属有价值之事实。……”

 

本博主附言:

1,李济之。李济(1896-1979),字受之,后改济之。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主任。李济与伍献文相熟,都在中央研究院工作,1948年同时被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两位均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三届评议会评议员;同年,中央研究院设置各种常设委员会,其中学术讲演委员会成员三人:陈省身、伍献文、李济等三人,推定李济为召集人。

2,瓌,读作guī。该字的异形字是瑰。

3,1978年,湖北随州发现大型古墓,发掘出距今2400多年的曾侯乙墓,出土以青铜编钟为代表的万件文物。在出土的编号为93号和100号鼎,以及酒具盒和炒炉内,均发现了鱼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周春生、余志堂、邓中粦应湖北省博物馆之邀,对鱼骨进行鉴定,确定属于两种鱼:鲫和鳙。周春生、余志堂、邓中粦《曾侯乙墓出土鱼骨的初步研究》发表于《江汉考古》1981年第1期。80年代初我曾在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学研究室鱼类生态组工作,周、余、邓三位都是我的老师。

4,“江汉考古”  科苑新花  致知格物  振兴中华。伍献文为《江汉考古》题词,发表于《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总第4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200286.html

上一篇:王家楫先生史料几则(之五)
下一篇: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史料辑录(12)
收藏 IP: 27.18.107.*| 热度|

14 杨金波 杨正瓴 武夷山 郑永军 刘炜 聂广 信忠保 韩玉芬 尤明庆 刘钢 张珑 朱晓刚 马鸣 姚小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