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iong4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博文

我与生态学的十年 精选

已有 6317 次阅读 2017-2-23 21:56 |个人分类:生活缩影|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态学, 植物, 科学网, 材料物理

相对于而立之年的我,十周岁的科学网还很年轻,将能更好地为华人科研圈发光发热。我是在科学网五岁时注册的,那时我正处于研究生乃至人生中最低谷的时期,我一向乐于传递正能量,不愿将彼时的痛苦散播于世,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是科学网众多看客中的一员。后来随着心绪好转,来了兴致,便开始在博客中记录鸟语花香,或闲情逸致,或奇闻异事(参考博文:三谢科学网)。如今,共发表博客55篇,精选27篇(50%),有四五篇荣幸地登上了头条,成为我在朋友圈臭美的一点素材。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科学网,也不知道多年后她会成为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我只记得,那一年是我生命中十分特别的一年。

尽管我高考得了不错的分数,尽管我填报的所有高校的第一专业都是生态学或者其临近专业……然而,“第一志愿”的魔咒让我身不由己的进入了母校的材料物理专业,这个专业啥都好,只是我不喜欢。经过假期短暂的调整,我以为我已心甘情愿服从命运安排,准备好他日成为一名物理老师或者工程师之类。要是日子舒舒服服的过可能也就这么回事了,然后刚进入大学的我可谓诸事不顺,这彻底地勾起了我的厌学情绪,于是我进行了疯狂的旷课,甚至考试都不太乐意参加,英语和物理都历史性地挂科,成绩也从入学时的最高分同时超越了正数第二名和倒数第二名。我实现了人生的大飞跃,飞向谷底。作为一个“穷三代”,那是并没有想过后路地堕落着,如此下去,天晓得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转眼大一就要结束,这时传来一个喜讯,就是可以跨学院转专业,我隐约感到人生的转机就要来到。我像一个被扣留他国的爱国者,听闻可以回国了,那种激动和喜悦,让我一下子振作起来小心翼翼地完成了剩下科目的考试。我毫不犹疑地申请转入生态学专业,这种选择没有经过任何价值和利益的权衡,完全是一种兴趣驱动下的直觉,是我命中注定要交叉的东西(参考博文:向大自然道歉)。经过一番折腾,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转到生态学专业。

轻轻地我走了,对于曾经的材料物理专业,我就像是从未来过。我只记得临走时那边的班主任问我是否想好了,说那边(生态学专业)虚得很。我并不明白她所说的“虚”指的是什么,或许是就业机会,或者是未来的工资待遇……而她也必然不能理解我坚如磐石的去意。

没有利益扰乱的选择往往错不了,我常把这次转专业戏称为我生命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我开启了十年苦中作乐的生态之旅。

从《普通生态学》到《植物生态学》,再到《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和《入侵生态学》,除了记得教课的老师们,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或多或少被我用来理解周边的世界。如今,污染生态学成了我自己研究的领域。

植物或动物分类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我在老师们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偏向了植物。一开始,我并不喜欢认植物,却像个文学家一样热爱“写作”,渐渐地感觉到真正的文学家也都是认植物的高手,不会轻易地在文中模糊地说到“某草”、“某花”或“某树”,直接都是上的学名。于是乎,我对认植物有了感觉,从图文并茂的植物图鉴上自学,把过去老师白教的常见植物都知道个大概。有段时间我对认植物十分地狂热,那时,我在植物所做本科毕业设计,中午的时候就在植物园里到处转,不断地去找尚不认识的花花草草。我也在周末的时候一个人摸到深山密林里去寻找陌生的植物,现在想来挺佩服那时的勇气。印象最深的是那年4月,云南还处在干旱防火期,因此禁止上山,我辗转了近2个小时的公交车到了昆明西山筇竹寺,看到一处通往山里的小路没人看守,便钻了进去,在树林下发现了晶莹剔透的水晶兰(驴蹄草科),欣喜之余一路向前,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处裸露的山头,没过多久,不远处的树林里冒出几个护林员,一番盘问登记后,将我遣送下山。现在想想,那时也是在践行“原本山川,极命草木”的所训啊!时光流转,那时的兴致已然消退,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也不太原意去查个所以然了,不过那时的功夫让我对许多植物还是有一个了解,因此常不感到陌生,也多少可以给“植物盲”科普点知识,行走于花花世界,这种感觉也是不错的。如今,专业人士开发的诸如“哥认得”、“形色”和“花伴侣”等野外植物识别软件为业余爱好者提供了无限的乐趣。

生态学研究,野外出差常等同于旅游,这是其他学科可望不可求的,我到过多个人们很向往的地方,都是野外实习或出差实现的。难以忘怀大学时期师生一起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穿梭,边认植物边尝水果的场景。也记得和师兄们一起深入青藏高原腹地,提着布袋在渺无人烟的藏北高原搜寻和采集紫花针茅的种子……

从材料物理到生态学,让我从自甘堕落到一路上进,这是心中最原始和最深邃理想的力量。这种力量,十年不曾减退,只会令我生活得越来越自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8137-1035652.html

上一篇:泸沽湖的日出
下一篇:打羽毛球与做科研
收藏 IP: 210.72.88.*| 热度|

38 胡想顺 樊采薇 李家亮 张珑 苏德辰 施超 朱朝东 李土荣 万润兰 黄育和 刘熠 黄永义 赵斌 周浙昆 戴小华 LetPub编辑 武夷山 冯大诚 邹桂萍 马陶武 王德华 梅志平 李曙 张晓良 陆玲 茆长暄 任来彬 张海权 朱晓刚 戎可 李颖业 zjzhaokeqin Atrichum xlsd guhanxian biofans crossing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