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发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科研技能和学术规范课程应运而生 精选

已有 6662 次阅读 2021-9-8 19:24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新学期,我教的研究生课《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供不应求。原本开放120个选课名额,结果被“秒抢”,不得不临时把名额调整到教室的最大容量。2016年至今,这门课我已经教了近800名学生,我们系发《Science》的学生也上过我的课。]

图片1三生三世.png

近年,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上投入大量经费,仪器设备改善了。但研究生生源质量不理想,很多研究生也缺乏科研激情,科研能力不理想,有些学生毕业论文抄袭或者被“枪毙”!另一方面,有些优秀的研究生将来准备从事科研,但苦于缺乏“过来人”系统化的科研方法、科研伦理和职业发展指导。

近年,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等都发文表示需要大力加强研究生的科研素养、科学精神、科研伦理道德教育。2015年5月,复旦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一所高校被中国科协、教育部遴选为实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案例教学试点院校。于是,“科研技能和学术规范”课程应运而生。

这门课并非纯粹是学风宣讲、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仅仅教研究生如何技术性地撰写SCI论文,而是把个人丰富的经历和深刻的原创性见解融入课堂教学。是一门能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科学精神、职业伦理的具有特色的课程!

本课程获批复旦大学2015-2016年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类)、2017年复旦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建设项目、2020年复旦大学FIST课程项目、2021年复旦大学FIST课程项目,是教育部官网上报道的复旦大学13门“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类”课程之一。

教学感悟1:综合

额鹅鹅鹅.png

这门课的侧重点不是学术规范,而是科研技能。这不是说学术规范不重要,而是我认为学术规范是底线,是研究生做科研、毕业的必要条件、前提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更为本质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而这个需要系统训练——包括课堂教学、课题组训练等等。

第二,为什么有的研究生写毕业论文会抄袭、被质疑?不懂学术规范、没有把学术规范装进脑袋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更是平时不努力、不骁勇善战的结果。

因此,这门课把“科研技能”和“学术规范”结合起来,强调“强身健体,苦练内功”。即通过课堂讲授、讨论、案例教学、网上调研、总结撰写等方式,多方面提高理工医科研究生的科研生存技能(包括作报告、阅读科研文献、撰写SCI论文、科研时间管理、实验室沟通协调、科教界职业发展等),加强学术伦理道德(包括科研合作、学术不端、数据处理、bias of interest、论文署名规范等)的教育,端正研究生的学风,提高科研素养,促进职业发展。

教学感悟2:资质

图片1333.png

资质1:任课教师有科研职业经历,是“过来人”。

资质2:任课教师读过大量关于科研技能和学术规范的书籍。

资质3:任课教师在报刊发表大量关于科研技能和学术规范的通俗文章。

教学感悟3:联动

图片1www.png

从事这门课的教学不能是一个孤立体系,而是应该有给它供给营养的现实土壤,也要有成果展示的“出口”。任课教师将日常指导课题组研究生的内容在这门课上传授给修读这门课的研究生,并且,有意识地将上课内容陆续整理成文在报刊杂志刊登。这些在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可以作为教学资料发给研究生学习。

这门课的每一章都有相应的发表文章积累和讲座经历:

【科研写作】

[1] 马臻《论文写作“杀手锏”》科学新闻2009(6): 67.

[2] 马臻《发表科研论文应有“精品意识”》科学2011(4): 3-4.

[3] 马臻《按照审稿意见修改论文和写答辩信的体会》科技导报2017(19): 95.

[4] 马臻《研究生回复审稿意见的门道》中国研究生2019(5): 52-54.

[5] 马臻《破除“唯论文”要谨防理解误区》研究生教育论坛2020(24): 8-10.

[6] 马臻《大学写作课成刚需,如何跨越理想和现实的鸿沟》文汇报2020-8-28(8).

[7] 马臻《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引言部分》中国研究生2020(9): 48-51.

[8] 马臻《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讨论部分》中国研究生2021(1): 72-75.

2012-11 环境系11级研究生班:SCI论文写作

2015-01 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SCI论文写作概论

2020-11 复旦大学通识学术写作讲座:理工科科研论文写作“秘籍”

【作学术报告、中期考核报告、述职报告等】

[1] 马臻《做好学术报告的几个要点》科技导报2011(16): 86.

[2] 马臻《作讲座、讲课的四个“陷阱”及其规避》科技导报2014(12): 90.

[3] 马臻《研究生准备中期考核得“对路”》中国研究生2019(4): 56-59.

[4] 马臻《梳理·挖掘·提炼·升华——让述职报告“飞”起来》科技导报2019(4): 107-108.

[5] 马臻《如何借助PPT做好你的报告》中国研究生2020(7): 61-64.

2013-10 复旦大学第二期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把presentation技能用于课堂教学

2019-0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把presentation技能用于课堂教学

2019-0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把presentation技能用于课堂教学(第二场)

【时间管理】

[1] 马臻《入职后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反思》科技导报2012(15): 84.

[2] 马臻《关于时间管理的一些体会》科技导报2013(11): 85.

[3] 马臻《缓解工作和生活矛盾的一些实用方法》科技导报2014(31): 90.

[4] 马臻《做科研不顺?没时间找工作?解密读研时间管理》中国研究生2021(4): 42-45.

2015-10 课程助教研修主题沙龙:时间管理——一辈子的事

2019-11 教发中心课程助教研修讲座:时间管理——一辈子的事

2019-11 教发中心课程助教研修讲座:时间管理——一辈子的事(第二场)

2020-11 教发中心课程助教研修讲座:时间管理——一辈子的事

2021-6 教发中心课程助教研修讲座:时间管理——一辈子的事 

【做科研的方法、参加学术会议】

[1] 马臻《科研入门浅谈》中国研究生2011(9): 40-41.

[2] 马臻《做科研的难点和乐趣》科技导报2017(23): 111.

[3] 马臻《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科技导报2018(3): 123-124.

[4] 马臻《研究生做科研得步步为营》中国研究生2019(3): 47-49.

[5] 马臻《别把文献当成“爹”》大学生2013(3-4): 128-129.

[6] 马臻《一个大大咧咧的研究生》大学生2014(20): 70-71.

[7] 马臻《读博的真相》大学生2019(4): 70-71.

2011-06 校团委科创部挑战杯培训会:科研入门浅谈

2019-06 上海市环境与生态IV类高峰学科复旦大学交流活动:研究生做科研得步步为营

2019-11 河北科技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节暨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会:研究生做科研得步步为营

2019-11 复旦大学研究生会“中国理论大讲堂”:提升“研”值:做科研就是要步步为营

2020-05 上海市环境与生态IV类高峰学科讲座:研究生做科研得步步为营

2020-06 北京建筑大学(线上):研究生做科研得步步为营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1] 马臻《论文撤稿,谁之过?》科学新闻2011(1): 39-40.

[2] 马臻《念好科研合作这本难念的经》科学新闻2009(13): 36.

[3] 马臻《吹鼓手和幻觉加工厂》科学新闻2010(8): 4.

[4] 马臻《科研合作中的教训》科技导报2010(8): 121.

[5] 马臻《产学研合作要有诚信》科技导报2017(10): 107.

【读研、和导师和谐相处】

[1] 马臻《理解导师,认真读研》中国研究生2019(2): 43-45.

[2] 马臻《研究生面临的困境和导师的建议》中国研究生2019(1): 45-48.

[3] 马臻《澄清对研究生教育的误解》中国研究生2019(6): 56-59.

[4] 马臻《写出学位论文就够了吗?》南方周末2019-3-21(B15).

[5] 马臻《破解研究生和导师“不咬弦”的“魔咒”》文汇报2016-11-25(7).

[6] 马臻《研究生师生矛盾及化解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2): 1-5.

[7] 马臻《导师寄语:当你遇到迷惘》中国研究生2019(8): 17-19.

[8] 景云《研究生应学会与导师沟通》中国研究生2019(8): 40-42.

[9] 马臻《理性分析研究生延期毕业现象》中国研究生2020(5): 58-61.

[10] 马臻《读研要使巧劲》中国研究生2020(8): 22-24.

2019-12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研究生如何处理和导师的关系并顺利完成学业

2020-05 复旦大学相辉讲堂:关于读研和职业发展的“干货”

【职业规范】

[1] 马臻《做什么要像什么》科技导报2011(22): 86.

[2] 马臻《给博士生的一堂职场课》科技导报2012(35): 84.

[3] 马臻《换位思考·落到实处》科技导报2013(26): 85.

[4] 马臻《细节影响成败》科技导报2014(2): 85.

[5] 马臻《研究生步入职场前要补的一堂课》科技导报2014(18): 89.

[6] 马臻《一堂职场课》中国研究生2014(7): 56-57.

[7] 马臻《指出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误区、盲区,促其成长》科技导报2016(9): 125.

[8] 马臻《实验室非菜场,拒绝讨价还价》大学生2016(15-16): 138-139.

[9] 马臻《实验室里的“自由意志”》大学生2017(1): 92-93.

【职业发展】

[1] 马臻《设计、打造自己的学术简历》科技导报2011(15): 86.

[2] 马臻《找工作的哲理和心态》科技导报2011(20): 86.

[3] 马臻《走向职场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科技导报2012(2): 84.

[4] 马臻《买房子和找工作的类比》科技导报2012(30): 84.

[5] 马臻《开车与在职场工作的类比》科技导报2014(10): 90.

[6] 马臻《摆正职场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文汇报2017-6-16(6).

[7] 马臻《进高校工作,研究生需要知道的那些事》中国研究生2019(9): 42-44.

[8] 马臻《研究和职业的关系“非此即彼”?》中国科学报2020-1-9(8).

[9] 马臻《就业,你准备好了吗?》中国研究生2020(3): 70-73.

[10] 马臻《“象牙塔”里的压力和奋斗》科技导报2020(4): 118-120.

[11] 马臻《应聘面试要学会“讲故事”》中国研究生2020(11): 59-61.

[12] 马臻《导师不让参加自选实习,矛盾如何解?》文汇报2021-3-26(6).

教学内容包含“课程思政”的元素

这门课符合“课程思政”的元素包括:

1)科研奋斗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

2)学术伦理道德

3)得和失的关系、付出和回报的关系

4)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例如科研团队)的关系

5)处理好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例如实习)的关系

6)理想和现实不一致怎么办?

7)做什么就把什么做好(职业精神)

8)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

【例子1】课上讲解科研合作中的教训:

[1] 马臻《念好科研合作这本难念的经》科学新闻2009(13): 36.

[2] 马臻《科研合作中的教训》科技导报2010(8): 121.

该故事引发对学术行为规范的思考。已经被作为案例,写入《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读本》(“上海在读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研究”课题组编写)第72-74页、《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读本》(第二版,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编写)第86-87页。

【例子2】课上讲解一位青年教师的科研故事:

[1] 马臻《一个普通青年教师“原生态的存在”》科技导报2017(1): 160.

[2] 马臻《做科研的难点和乐趣》科技导报2017(23): 111.

[3] 马臻《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科技导报2018(3): 123-124.

系列故事反映了做科研的难点和乐趣以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

【例子3】倡导“认真读研、顺利毕业”的明快作风和学风:

[1] 马臻《研究生面临的困境和导师的建议》中国研究生2019(1): 45-48.

[2] 马臻《澄清对研究生教育的误解》中国研究生2019(6): 56-59.

[3] 马臻《导师寄语:当你遇到迷惘》中国研究生2019(8): 17-19.

[4] 马臻《读研要使巧劲》中国研究生2020(8): 22-24.

[5] 马臻《做科研不顺?没时间找工作?解密读研时间管理》中国研究生2021(4): 42-45.

【例子4】课上讲解职业精神:

[1] 马臻《换位思考·落到实处》科技导报2013(26): 85.

[2] 马臻《研究生步入职场前要补的一堂课》科技导报2014(18): 89.

[3] 马臻《一堂职场课》中国研究生2014(7): 56-57.

[4] 马臻《指出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误区、盲区,促其成长》科技导报2016(9): 125.

课堂讲解以及系列文章引导研究生在读期间就要有职业精神,积极主动,做什么就要把什么做好。上述文章也被作为学习资料,发给学生深入学习。

媒体报道和获奖

本课程被《解放日报》(2016年7月9日)和《报刊文摘》(2016年7月15日)报道:

1111.png

本课程教学经验2020年8月在《文汇报》发表,并被光明网全文转载:

2222.png

包含本课程教学案例的征文被评为特色工作法案例:

微信图片_20210908192221.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03389.html

上一篇:发不出论文、毕不了业?这位良心导师教你论文写作秘籍
下一篇:读研不要跳入陷阱,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做好眼前的小事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21 张鹰 周忠浩 刘立 王磊 黄永义 陈蕴真 郑永军 张利华 胡金龙 胡爱国 郁志勇 金祖雪 左小超 陈万浩 褚海亮 唐小卿 彭真明 吴晓敏 罗娜 许培扬 李庆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