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视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ch66

博文

什么是逻辑?

已有 4224 次阅读 2020-7-13 19:01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说说逻辑

                                   晏成和

逻辑是思维和交流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有些文章逻辑强大、深受教益;有的逻辑晦涩、令读者稀里糊涂、厌恶。

 网上交流中,常遇到“逻辑是什么?”的问题,查《新华词典》、百度写到:“逻辑是思维的规律”,这个定义是牵强的,因为思维可以胡思乱想-不必与逻辑相关;思维也不是必定有规律。也有些文献谈到:“逻辑是因果关系的推理”,这个定义是狭隘的,因为逻辑并不仅仅存在推理之中。将两条定义消除定语得到:“逻辑是规律”、“逻辑是推理”。显然,这样的定义是经不起推敲、极不严谨的,背离了逻辑的本意,我们有必要探寻逻辑定义的本真。

思维是博大自由的,可以是有规律的,也可以是无规律的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然而当你的思维需要与人交流、需要演讲、辩论、需要写成文章发表,这样的在载体上交流的思想就必须符合逻辑,否则就不为公众接受。

思维之表达是宽泛浩大、无所不包的,逻辑只是表达中所隐含的一条界限。我们在听一篇演讲,读一篇文章重点是体会、吸纳其思想内容,感觉不到其间的逻辑错误就ok了,当然逻辑强大更能引人入胜。不犯逻辑错误,是在行文交流中自觉遵循、潜移默化的习惯,说“逻辑是思维的规律”难免言过其实。


当然,逻辑是重要的,逻辑错了满盘皆输:有逻辑错误的文章,肯定不是好文章;有逻辑问题的理论,肯定隐含大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捍卫逻辑;质疑、批判存在逻辑隐患的“科学理论”。

当代物理量子理论“有时候是粒子、有时候是波”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在逻辑上是牵强的,而传播者要求学子淡化逻辑:在微观世界不能用日常经验去理解!这个“日常经验”大部分是大家平常训练、积累的逻辑理性。当你不能证明大家日常经验有什么错,反而要求学子放弃正常合理思维。这本身就是那两个裁缝:皇帝的新衣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得见!大臣们为了不显得愚蠢,放弃了日常经验。

微观物质呈现什么状态,量子理论说,甚至还要加上观察者(意识)的干预。至此,逻辑就可有可无,成为学者任意摆布的玩偶。这哪里还有科学的严谨?

你把逻辑丢掉也罢,居然还能强词夺理:“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牛顿物理、量子物理。你批评量子理论,就是要回到牛顿时代,就是一种倒退。”这是一种偷换概念、逻辑陷阱!凭什么物理学理论只能够二选一?创新难道无它路可走?如此的科学发展观、如此混乱的逻辑、如何引领科学进步?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性就蕴含逻辑,常人也不见得要去学习那些《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只需要了解些一般的逻辑常识,在演讲、辩论或文章中极力避免逻辑错误。常见逻辑错误有:出尔反尔、偷换概念、模棱两可、盲人摸象、自相矛盾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交流、表达中不可触及的底线,一旦出现了逻辑错误,你的表达就不能成立,也不为人们所接收。

如果我们展开想象,把这几条底线围成了一个球场(如篮球场),在场内的活动或进球-人们认可,踩了边线你的持球就犯规、踩线进球肯定无效。这里,逻辑是我们在交流、表达中不可违反的底线、是该游戏的规则、也是日常经验。

 现实中的逻辑也是这样:逻辑是表达和交流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在科学探讨中尤为重要,应该是一票否决。

 交流表达都是来自于思维,推理也是缜密思维中的一种,如果强调“思维”进行定义:逻辑是思维和交流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这种规则的制定来源于文明人类的普世价值,这就是逻辑。

                                  2020/7/12整理发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066-1241884.html

上一篇:应该保守?还是颠覆性创新
下一篇:科学与技术原创的异同及同行评审
收藏 IP: 117.152.69.*| 热度|

5 杨正瓴 周少祥 宁利中 杜占池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