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已有 4610 次阅读 2020-8-17 09: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产学研, 中铁环境, 厌氧氨氧化, 脱氨, 脱总氮

非常高兴和热烈欢迎中铁环境的刘总一行来到我们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中铁是一个巨无霸的央企,中铁的二级公司,三级公司超过一百家,在我眼中,中铁环境应属于近几年来发展快,最有活力,注定有很好发展前景的公司。为解决高铁厕所废水的处理问题,中铁环境在全国各个生物脱氮研发团队中寻找到我们作为合作伙伴,真是“慧眼识英雄”。三个多月前,言总工第一次带领6人的管理审核团队,认识看了我们建设正在运行的厌氧氨氧化应用工程,并现场取了我们处理系统的进,出口水样,对水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检测,根据实际处理数据,确认了厌氧氨氧化运行结果,从而决定与我们开展进一步的中试合作。充分体现了中铁环境团队的谨慎、专业、敬业、高效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微信图片_20200817092404.jpg

华南理工大学在环境工程方面的研究,从水处理研究开始,到目前已有40年的历史。关于脱氮的研究,我们课题组2016年研究氨氮吸附脱除水中的氨氮问题,探索吸附剂吸附饱和后,能不能通过生化法将吸附的氨氮转化,从而使吸附剂再生。实验证明氨氮是可以生物转化而再生,但再生的产物以亚硝酸根为主,意外发现了稳定亚硝化方法。氨氮的稳定亚硝化,是节能低碳的生物脱氮技术短程硝化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技术瓶颈。另外国家近几年将水处理脱除污染物的重点,也从脱除COD,向营养性物质的氨氮与总氮转变,新提出的有关水的排放标准,都增加了总氮的标准和要求。这样,我们课题组的研究重点,就全部转到氨氮低碳节能的生物转化及生物脱除,特别是通过稳定的亚硝化,从而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的生物脱氮方法。

我们的研发团队,研究工作有重点有方向,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已有四年,我们在稳定亚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技术开发方面已具备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并在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成立了以技术应用推广为目标的化尔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后来我们发现,采用沸石作为稳定亚硝化方法不是我们首先发现,进一步查阅资料,国内外都有人在我们之前用这方法成功地实现了稳定亚硝化,但我们盯住了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前景。另外,在进一步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低浓度氨氮的稳定亚硝化方法,这一点应是世界首发,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其它比我们更好的低浓度氨氮的稳定亚硝化方法,我们欢迎和等待同行们的指正。

微信图片_20200817092643.jpg

开发经济实用的技术,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我们的主要研究目标,作为研究开发的副产品,我们研究团队也发表了不少相关的科研论文。英文SCI论文,2017年,我们发表了第一篇SCI一区的论文,2018年,发表了二篇SCI论文,2019年发表了六篇SCI论文,今年,目前为止已发表了七篇SCI论文,估计到年底,可能有十篇SCI论文发表。国内一流的环境类杂志,如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化学,中国给水排水等杂志,也都有我们相关的中文研究论文发表。

在高铁站现场的中试,按我们双方确定的研究计划,精准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且处理效果好于我们的预期。在进水氨氮大于1100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达到总氮小于40mg/L的好效果,且运行成本也低于合同的要求。什么是好技术,好技术就是能达到处理要求,又是最省钱且稳定的技术。现场中试的事实与结果,让我们进一步确认:厌氧氨氧化工艺是处理高铁厕所废水处理的好技术。

微信图片_20200817092702.jpg

我们与中铁环境签订这份战略性合作协议,我们将真诚合作,利用中铁环境的平台,将这项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尽快在中铁系统得到推广应用,形成真正的产学研合作优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与中铁环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上的讲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1246683.html

上一篇:被逼迁都背后原因
下一篇:钱花了不少,为什么河水还不清
收藏 IP: 183.6.159.*| 热度|

14 郑永军 武夷山 肖小敏 李学宽 杨正瓴 周忠浩 宁利中 郑强 黄仁勇 檀成龙 贾玉玺 王晨 叶春浓 张晓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