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zil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zilin

博文

是谁将我们推进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茅坑” 精选

已有 5099 次阅读 2012-11-19 16:58 |个人分类:观点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 研究生

          是谁将我们推进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茅坑”

                                                                                                                                 ——读程代展老师《昨夜无眠》及续文引发的思考

程老师是个好老师,成就非凡,思贤若渴。而他的那个学生也是很不错,在硕博连读期间,参加了各种顶尖国际会议,发表了十几篇期刊论文,收到国外牛校的邀请(是多少在读硕士博士生都很是羡慕的一回事啊),可以说成功的完成了读研期间应该做的事情,并且完成的很出色。对!这里他的这个学生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而非他想做的事!前者是被动,而后者是主动。这或许就是他感觉“累”、最后甚至“厌倦科研”的原因。当他选择了中学教书时,这或许是他由被动走向主动表现,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到这里,留个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的素质教育,以及我们的社会,教育我们是做我们该做的事,还是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既然不喜欢搞科研,而又是谁将我们推进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茅坑”,(当然不是包括这位学生),而部分学生的论文价值、以及研究生本应具备的能力是不敢恭维的。

我们培养的研究生(硕士、博士)毕业是否一定要搞科研,那不一定!但是,必须要有绝大部分毕业生是要从事科研的,不然国家岂不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事实上呢,在我国整个热火朝天的市场经济下,在我们身边(我导师是搞科研的),在我们周围,高学历者“逃离”科研的事不断在上演,特别是国内本土(指大陆)博士,因为我们的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已经将对象锁定为有海外学历,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者,第一学历985者,这种条件的设定让数万的人原本就不坚定的科研梦开始动摇。再加上搞科研的待遇与投入不符等问题时果断离开了科研,结果就是读了硕士博士等于没做事,也算是进了研究生的“茅坑”却没拉shi,浪费了资源。

几年来,政策上,从2009年开始,全国开始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招收研究生有58万名之多,而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比2003年翻了一番。虽然教育部叫停了本科扩招,但研究生扩招还在继续。其实扩招本身无可厚非,因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研究生的比列相对于国外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而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社会体系是否具备了扩招的必备条件,或者说是否达到了扩招的要求。

教育观念变革,教育体制改革路还很长,社会和企业乃至我们自己,将我们的择才标准定格为博士、硕士、本科生、大专生严格的等级分类。从我们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当然那个学生是保研的牛人)上反应出来,从2002年到2012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了百万人,考研热度的不断升温,或许考博会相对理性点。曾有分析人士指出,就业压力大希望提高学历层次,没有明确意向跟随大流,是考研热主要原因。那为什么呢,难道社会的接受意识是否只趋向高学历者,而非有能力者。

这种以生活驱动或者以被动驱动的方式,而非兴趣驱动的读研读博,在面对长久的艰难的科研时,将会疲惫不堪,当真正抉择的时候开始畏惧乃至退缩。

因此从被动到主动转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就唯有从小对兴趣的培养,并且这种培养要多元化,具体化,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而似乎我们的教育体制偏离了这样的美好初衷,一方面应试教育磨灭了我们的兴趣,另一方面社会告诉我们权钱兴趣,而对科研兴趣的培养早就抛之脑后。

 

20121119



“逃离”科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8385-634056.html


下一篇:读书报告是通向知识天堂的阶梯
收藏 IP: 175.0.172.*| 热度|

8 李威 曹聪 崔庆彬 宋瑞荣 李世晋 loseedeng haozhangyu shenlitu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