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三重区隔下的亮色与暖意

已有 2483 次阅读 2020-3-31 13:5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1766944.jpg

前几日夜里从CCTV-6上看到半部片子,又是是枝裕和的作品:《小偷家族》(2018),据介绍这部片子荣获第71届戛纳金棕榈奖,其他获奖无数,这应该是导演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客观地说,这部片子延续了一贯的是枝裕和风格:缓慢、细腻、克制、色调灰暗,但是总在阴郁的生活中不经意间透出一丝光亮与温暖,这种安排对于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而言是一种鼓励与安慰。

这部片子故事结构的安排是错层的,一家人没血缘关系,6名家庭成员的年龄从老到幼,这个拼盘式的家庭结构是极其不牢固的,它时刻游离于正常与非正常的边界地带,只要遇到一个大的生活风浪,这个结构马上就会解体,这也为整个故事留出了意义释放的出口。

f11f3a292df5e0fef05b9d01526034a85edf726a.jpg

家庭的拼装过程很有故事性:被遗弃的奶奶(有微博的退休金,加上时常对前夫儿子进行温柔敲诈)收留了做短工的爸爸(做日工,外加偷窃)与妈妈(由于被家暴,防卫杀了前夫,有案底),儿子是爸爸偷盗时从汽车里捡到的遗弃婴儿,女儿(5岁的尤里)是爸爸偷盗回家途中发现的被虐待的儿童,妹妹是奶奶前夫的孙女。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心酸故事,他们卑微地活在城市的夹层里,在层层阻截的社会里,他们在夹层内努力制造出一丝亮色(全家人坐在屋檐下听远处的礼花而看不到)和温暖(爸爸给孩子们变戏法、给小女儿尤里油饼吃、最后与儿子堆雪人),当得知小女儿尤里没有看到过大海的时候,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去海边旅游。这就是我们常人努力维系的幸福和温暖,在夹层内他们也做到了。

b58f8c5494eef01f5c570cc5eefe9925bc317d6a.jpg

看过是枝裕和的两部片子,我一直认为这哥们是捕捉生活的高手,也是拍孩子戏的大师。他所有故事的铺开都是平和缓慢的,那些琐碎的细节被很巧妙地柔和在一起,然后在斑驳的底色上不时绽放出难得的亮色。这个故事延续了他一贯的叙事风格。家族的解体源于儿子行窃被抓的一个偶然事件,然后家族成员的秘密被逐层揭开,生活又回到正常状态:小女儿尤里重新回到虐待她的家里,儿子祥太回到寄宿学校,媳妇案底被发现坐牢(担下所有罪责),爸爸释放,回到那个破落的老屋,一切回归本位。那些错层中全家人努力建构的亮色与温暖也随之消失,有时候真搞不清楚:正常与非正常哪一个是最值得我们留恋的,小女儿尤里用图画表达了同样的困惑:

5fdf8db1cb134954785dfc64584e9258d1094a6a.jpg

那个深陷大牢的妈妈,也是义薄云天,为了免除爸爸的牢狱之灾,承担一切罪责,并告诉儿子祥太寻找父母的线索。那一刻,人又该如何去评价呢?由于不能生育,她喜欢孩子,虽然不是真正的妈妈,但她又做到了妈妈对孩子应该有的一切关爱。

1766987.jpg


内容就不啰嗦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看这部获奖影片。我所感兴趣的是,是枝裕和是如何表现自己的价值观的呢?作品是作者展现个人价值观的最好舞台,在这部片子中,我认为是枝裕和采用了三重区隔的方法,从多维度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第一重区隔:社会分层角度。小偷家族是社会的最底层;第二重区隔:职业分工角度。小偷职业是被全社会唾弃的;第三重区隔:血缘关系角度。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是否也可以产生亲情。这三个维度都被是枝裕和推向极端,从而导致平缓的叙事中暗含巨大的表达张力。这些高超的叙事技巧,源于作者对于生活细节的细致观察与浸入,否则是断然做不到这个层面的,人性在琐碎与卑微中从夹层里透射出来:不论多么窘迫与挤压,那些美好都在,深藏于心,需要人们去主动建构与挖掘,即便是补偿效应,这种努力也是人性光辉的体现!诚如奶奶在海边自言自语到:谢谢你们!

6159252dd42a283412291c0b55b5c9ea15cebf26.jpg


2020-3-31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226160.html

上一篇:“90后”应该成为2035年人才规划的关注对象
下一篇:通俗也是一种能力
收藏 IP: 101.88.161.*| 热度|

4 王晨 舒红 周忠浩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