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科技资源科普化——从窄科普到宽科普的跃升 精选

已有 7720 次阅读 2021-9-9 16: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watermark.jpg

科技资源科普化——从窄科普到宽科普的跃升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近日发布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助力工程,这应该是科普事业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发展方向的一次重大变化,可以称之为科普工作的2.0版。究其实质,就是打破目前科普事业的发展瓶颈,从更加广阔的视角重新定位科普工作,这与笔者多年前提到的从窄科普到宽科普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普工作大多集中于科技流程的末端,即对于科研成果的普及介绍,这种视角的单一化,导致目标受众的广泛偏好无法得到满足,进而科普受众的规模也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久而久之,科普工作就陷入到一个发展瓶颈:虽然近年来科普工作越来越精细,质量也越来越好,但是总体的科普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导致传播者与受众都会出现受挫感与心理沮丧。如果不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科普工作就陷入了这种鸡肋状态:毕竟现有单一科普内容所能吸引到的受众也基本达到饱和(学习科学知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兴趣的),再不进行大胆改革,科普这个“看家之本”也将陷入滞胀的命运了。

从理论上说,科普工作应该把科学研究的附加值最大限度上开发出来,一则实现科学研究效益的最大化,二则利用科学研究的附加值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目前的科普工作由于视野狭窄,这两项功能完成的不理想,这也是窄科普(仅关注科技成果内容)结构本身导致的先天缺陷,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科普对象结构改革入手,这样才能实现科普事业的“状态-结构-绩效”的根本性变化,这也是笔者提倡宽科普(科研链条全流程都在科普的关照视野下)的原因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将科技资源科普化还仅仅是开始,随着宽科普理念的日益被接受,一些传统的认知边界都会逐渐消失。

那么科技资源都包括哪些呢?换言之,新科普对象应该包括哪些领域呢?仅从科研生产流程角度来说,任何科技成果从源头算起都需要如下四方面科技资源的支撑:人、财、物(实验器材与大仪器设备等)与科研文化(制度、科研规范、学术生态等)。这四方面内容以前都被相关学科认领并研究,其成果也大多在科技共同体范围内被传播与流转,社会公众能够关注到的不是很多。如果宽科普的介入与原有学科的研究之间是否会产生矛盾?笔者认为不会,但会造成科普与具体学科研究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对于双方来来讲都是有益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具体学科的研究针对的受众是专业人士,而科普研究的成果所面对的受众则是广大公众。比如人才资源,具体学科关注的是遴选、评价与激励机制的设计等,而科普所关注的则是人才的成长经历、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的工作的广泛社会意义与价值等方面。

科技资源科普化改革带来的好处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首先,可以帮助科普事业摆脱发展的瓶颈,极大地改善科普的现状;其次,培养一批稳定的科普人才队伍,提供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普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多样化偏好所蕴含的需求;第三,可以在全社会形成对科技发展的全方位认识,从而为科研环境的改善与科研生态的建设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宽科普将有更多的人开始理解科技从源头、到中间生产环节再到科技产出的全过程,这一科技链条的全景呈现,相当于向全社会立体展示科技的神奇之旅,从而有助于全社会提升对于科技理解的认知基准线,从而为科技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宽科普带来受众的扩容,也增加了未来想投身科技事业的人员的规模。也许最为重要的是,推广宽科普将为科学文化的建设与普及提供切实的帮助。毕竟,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即便这次改革每年只增加1%的人理解与热爱科学,这也将是科研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善,科学是人类文化中最精美的花朵,它的成长对于文化生态环境的要求相当苛刻,从这个意义上说,宽科普如果能大面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与科学理念,那么人口将由负担变成支持科技发展的巨大生态蓄水池,也将成为国家的财富,反之亦然。

在科普市场化分工细分之前,国外科学家经常亲自参与宽科普的写作,比如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写的那本著名的《双螺旋》既是个人的回忆录,又是高级科普,以生动的妙笔记录了如何发现DNA结构的故事,那里有对众多既竞争有合作的科学家们的描写,还有关于试验的进展、方法、假设与猜想的验证等,全方位、生动地展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再比如美国科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本身既是优秀的古生物学家,又是思维活跃的科学史家,他的很多作品也是全方位展现了科学的生产历程。这些都可以看做是积极从事宽科普写作的典型案例,希望未来中国也会涌现出一批一线科学家积极投身到宽科普的行业中来,助推科普事业的专业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衍生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即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科技领军企业,也是重要的科技资源,因此也应该成为宽科普所要关注的对象。只有这样,才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认知共识:科技强国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而且科普对于这些战略科技力量的关注,既能提高公众的自豪感,也能倒逼与监督这些战略科技力量做得更好。遗憾的是,这方面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比如目前正在推进的国家实验室建设,社会上有多少人知道?它和以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什么关系?正是因为缺少理解和关注,导致众多的所谓国家重点实验室惨淡经营、鲜有重大成果产出,也毫无存在感。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对发达国家的国家试验室的了解比对自己国家的国家实验室的了解还多?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至少科技资源科普化这一环节是到了需要补课的时候了。

OIP-C (10).jpg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是前几日应崔老师之邀而写,现发在《中国科学报》2021-9-9日的A1版,与崔老师合作愉快,这是原稿,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1-9-9于南方临屏涂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303524.html

上一篇:很多的坚持最终都会变成一种无形的习惯
下一篇:国务院特殊津贴制度的缘起、现状与反思
收藏 IP: 101.80.158.*| 热度|

16 张学文 尤明庆 刘立 杨正瓴 聂广 周忠浩 史晓雷 陈志飞 王启云 许培扬 黄永义 曾杰 晏成和 武夷山 杨顺楷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