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hes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hesun

博文

无处不在的生物电

已有 13087 次阅读 2013-12-8 23:2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神经系统, 生物电, 经络系统, 心脏节律, 钾离子

无处不在的生物电

(原文发表于卫生部《中国保健》杂志)
       一、生物电就在你身心中
   如果你看见一辆汽车迎面开来,就会急忙跳到一边躲避,这一瞬间的动作就包括了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首先汽车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球进入视网膜,由视网膜上的细胞把光能转换成电能,使视网膜产生动作电位,经视神经把这一信息以电码的方式输入到中枢神经视觉区,在大脑中经过亿万个神经细胞的电位活动,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做出躲避的决定。然后发出动作的指令由动作电位引起肌细胞的电兴奋做出许多肌肉的协调动作,从而实现了躲避汽车的行动。由此可见这一行动是离不开生物电的活动的。
  又如:心脏有节奏的收缩动作节律,受位于右心房的特殊心肌细胞的自发兴奋的电信号控制,窦房结以大约72次/分左右的频率进行自发去极化活动,所产生的动作电位传导到两个心房,使心房肌细胞去极化引起心房收缩把血液注入心室,动作电位传播到房室结,由传导组织将动作电位送到两个心室,使心室去极化性发生收缩运动,推动血液进入体循环和肺循环,按此顺序周而复始。同时,窦房结的起搏频率还受植物神经系统的调控,根据体内的外在的剌激做出反应,使起搏频率加快或减慢,也就是心律加快或减慢。
   一切生物的诞生、生长、进化、衰退、凋亡的生命活动过程,需要在体内及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这一切都离不开生物电活动。在生物体内,电现象和电活动是无所不在的。研究各种生物和人的正常生理、生化、遗传、发育、病理、药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各科领域,都涉及生物电或电对生物的作用。
       二、何为生物电?
   “生物电”一词是意大利科学家加伐尼在1791年对青蛙解剖过程中发现肌肉中的电能现象后命名的。19世纪医学家们利用电位器初步检测出神经细胞膜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约0.1伏特电流,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研试验仪器不断进步,科学家们可以准确地测得细胞膜电位,例如,细胞内钾离子是通过电离子通路穿行于细胞膜内外。
  人体内充满了电荷,而这种电荷不同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高速运动,而是以离子、离子基团和电偶极子的形式存在的。
  由细胞组成的人体各种组织的器官,其所带电荷的强度、电学的特性、电活动的表现及规律各不相同,这种差别与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的特殊分工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可以应用仪器测到不同器官的电活动的表现,如:心电图可以观察心脏功能的表现;肌电图可以观察肌肉收缩的强度、损伤的程度;脑电图可以根据脑电波的信号,分析脑神经细胞受损、恢复的状态等等。换言之,当不同的器官发生了异常、疾病和损伤时,不但用仪器可以测出它的异常,也可以应用相应的电流来调整、激活受病的器官,重新启动、恢复它的功能,或者说是治疗这些器官的疾病,使这些器官的功能恢复正常,使人体从整体上恢复内环境的平衡,保障健康。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我们从认识生物的过程阶段,已经发展到了利用生物电为人类临床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水平。
  例如:将心脏电流通过放大的方法,绘制心电图,可以准确地诊断心脏是否有问题。将患有脑疾病患者的大脑电流引导出来,发现异常的脑电波部分。又如:为心律严重失常的患者体内埋进一个心脏起搏器,当患者心律每分钟高于100次搏动(或低于60次/分钟)时,心脏起搏器自动工作,发射电脉冲流,使患者心动恢复正常。
  生物电是生物体内客观存在的,细胞没有生物电表达现象,就没有 “生命体征”的存在。我们身体中的生物电保持通畅和平衡,便有了健康的内在环境条件。但是,由于人体生理功能的特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生物电在体内经常是不平衡的。例如,“右撇子”的右手臂相关的神经系统传道的电子流量,比左手臂要大几倍、甚至十几倍。
  三、人体生物电失衡时的不良症状
  身体内部的生物电平衡,是保持健康身心的基本内在能量环境条件,如果我们体内的生物电失衡或传导障碍,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非健康的症状或疾病:
  1、生物电冲击大脑,会使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烦躁、失眠、多梦、暴怒、耳鸣、头痛、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等等。、
  2、生物电场在内脏器官的不平衡、传导失常,会产生神经性胃痛、不停地打呃、“无名肿痛”、血压升高或下降、肠道蠕动功能下降、器官代谢功能下降、尿等待、性功能下降等等。
  3、体内细胞组织生物电紊乱或丧失,会产生高血脂症、血红细胞粘稠度增高等现象(此类患者最容易造成心梗和脑血栓)、伤口溃烂久不愈合等。
  4、抑癌基因信号传递障碍错误,将发生细胞的基因点突变甚至二次突变,引发细胞组织癌变,这都与细胞生物电的变化密切相关。胃细胞和小肠细胞间的生物电传导通路障碍,会导致霍乱、甲状腺机能亢进、无名痛等很多疾病。
  造成生物电传导障碍和生物电失衡的原因很多,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尤其是体内的磁性物质元素过多或过少、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物理环境污染、创伤、运动不足或过量、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精神创伤、宿便多(便秘)及其它症状。
      四、平衡人体生物电
  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身体健康与保持身体内生物电的平衡有直接关系。怎样才可以使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物电通畅和平衡呢?其实方法很简单:释放生物电。在日常生活中,释放生物的方法主要有两个:
  1、赤脚行走
  平时尽可能不穿绝缘性能很高的胶鞋和其他绝缘性材料制作的鞋,这样我们的人体可以经常与大地接触,中医保健实践里有“接地气”的说法就是这个原理。
  2、与水频繁接触
  洗澡、洗手、洗脸、洗脚、游泳、喝水。水是电的导体,当你心理压力很大、紧张、烦躁不安、疲劳的时候,有条件洗个温水澡,或洗把脸、冲冲头,就会充分缓解甚至消失不良症状。如果你是个高血压或着是心律不齐、高血脂症、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患者,每天至少洗澡一次,经常参加游泳运动,就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患者应该充分利用下雨和下雪的机会,在小雨中漫步、踏雪,同时多做深呼吸有氧运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使用具有生物电平衡功能的理疗仪器
  使用现代科技研制的具有生物电平衡功能的医疗器械,是有效平衡生物电的科技“工具”,是治疗和保持健康的有效方法。细胞基因能量治疗仪具有体外循环平衡人体生物电的功能系统,使用10分钟即可达到生物电平衡的作用。
  有的人会说:“过多的释放生物电对身体没有好处,没有电了,会导致疾病产生的。”
  这是个知识的误区。我们是生活在的地球这个大磁场环境中的,我们的身体是个大电容,可以贮存生物电场能量。在我们的身体内外局部环境范围,地球磁场均匀,并且是和身体内在的生物磁场相一致的,地球的磁场能量会不间断的、平衡补充生物磁场能量,磁场在体内不间断转化为生物电能量场。千万不要特意利用某种方法或装置来“补充”生物电,这是在破坏和干扰细胞的生物电场。
  五、警惕防御外来电场对身体的伤害
  在现代生活中,不但要经常地释放和平衡体内的生物电,还要特别注意防御外在电场过多地进入体内。
  防御的主要对象:
  1、防御高频电磁场:要远离高压电线、输变电站、尽量少使用手机、不要过多的在卧室里放置电器设备、不要购买离广播电视发射塔、铁路等设施较近的住宅。
  现代人为的物质生活环境,造成高频率电磁波无处不在,强度也是越来越大,过度接触会造成人们食欲下降、浑身疲倦乏力、记忆力衰退、失眠、容易激动、胸闷、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降低、肿瘤、生殖能力降低、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等。
  2、防御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剧烈现象,太阳耀斑爆发时会放射出大量强力射线,同时放射出大量高能量带电粒子,会对于人体生物电造成巨大的影响。
  太阳黑子爆发的三四天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容易加重病情,患者要特别注意在太阳黑子活动时不要外出,以降低对身体的影响。
  3、防御雷电:人体电场是微量的,如果接触了雷电,哪怕的非常“小”的一点点,给人体产生的伤害也是异常巨大的,会直接破坏生物电场的正常功能。例如对心脏病患者,很容易造成心脏脉冲频率的紊乱和停止。
  雷电是第三大自然灾害,雷暴时不要接触可能传导雷电波的线路和设备,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不打电话、不使用电脑;不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
  利用生物电原理治疗疾病属于物理疗法的范畴,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医学物理学、医学临床等学科研究的范围。
  在我国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中也包含了对生物电的研究内涵:人自胚胎发育阶段过程中,在没有发育形成神经系统之前和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经络是光、电、磁、声等生物物理能量传导的唯一通路。现代经络研究证实,经络在神经系统通导生物电主流的同时,仍然是细胞生理功能过程消耗生物能量的能量“供给”通路。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物理疗法的研究,虽然在诊断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领域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但是治疗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是比较滞后的,可以说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我们看到,物理治疗在医疗机构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药物疗法那样可以分科室、因人施治的水平——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制订治疗方案。在医疗发展的历史上,也没有完整的病例积累研究。

作者: 孙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5203-748194.html

上一篇:把握正确烧水正确饮水方法是长寿的基础
下一篇: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新成果:帕金森病综合症治疗研究效果国际领先
收藏 IP: 106.37.8.*| 热度|

3 李东风 Allanmu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