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baol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baolian

博文

读书人的风骨 精选

已有 4945 次阅读 2025-3-3 09: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名士之巅:魏晋南北朝之竹林七贤-搜狐大视野-搜狐新闻

跟我学生在一起吃饭,聊起生活与事业,我说要像读书人那样生活。但读书人应该怎样生活?每个人心里的答案似乎都不尽相同。翻开历史,读书人总是带着独特的风采与风骨。他们清晨朗读诗文,黄昏挥笔作画,遵循‘耕读传家’的古训;晚饭后,在安静的书房里,红袖添香,沉浸在书海中,远离尘世的纷扰,淡漠功名利禄。然而,今天的读书人,是否还能守住这份风骨?还是早已沦为功利的奴隶?让我们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再回到当下,思考新时代读书人的使命与担当。

东晋名士王子猷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某夜大雪,他醒来后看到外面一片银装素裹,兴致勃勃地命人备酒,独自欣赏雪景,忽然想起好友戴安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今浙江嵊州),王子猷当即决定乘船前往拜访戴安道。经过一夜的航行,终于到达戴安道的住处。然而,到了戴安道家门口,王子猷却没有进去,而是直接返回。旁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本是乘兴而来,现在兴尽而返,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以常人眼光,王子猷的行为看似怪诞不合常理,但也确实体现了他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这也应该是传统古代读书人的情怀吧。

传统读书人所写的文字里充满了对家国天下的忧虑,对百姓的同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那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功利目的的精神追求,这应该就是真正的读书人的风骨和情怀。

鲁迅是近代读书人的楷模,其风骨体现在独立、批判、坚韧与关怀之中。为了启发民智,弃医从文,发表系列雄文,启发人民摆脱愚昧,他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以犀利的笔锋揭露封建愚昧与国民劣根性,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展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始终站在真理一边,批判专制与不公。鲁迅一生坚韧不拔,即使在病重时仍坚持写作,展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他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以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成为后世读书人的精神灯塔。

鲁迅的艺术眼光:从《山海经》、汉画到木刻_凤凰网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李庄的读书人以其坚韧与担当,展现了知识分子的风骨。作为抗战时期学术机构的避难所,李庄汇聚了梁思成、林徽因、李济等学者。他们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学术研究,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等重要著作,体现了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同时,他们坚持教育,培养青年学子,为战后重建储备人才,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面对生活的艰难,李庄的读书人以乐观与坚韧应对,梁思成曾言:“虽苦犹乐。”他们心系国家命运,保护文物,守护文化遗产,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学者们彼此扶持,团结互助,形成了紧密的学术共同体。李庄的读书人用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成为战火中中国文化的守护者,其精神至今激励着后人。

鲁健访谈来李庄 探寻那些名人大家的李庄岁月_川南在线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读书人的生活似乎也悄悄发生了变化,新时代的读书人是否已经失去了过去的风骨,变成了功利的奴隶?

走在闹市街头,到处都能看到戴着耳机、低头玩手机的“读书人”。他们看起来是在获取知识,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真的能建立起深厚的知识体系吗?打开社交网络,一些所谓的“读书博主”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商业营销的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灵魂滋养。在学术圈子里,也有人为了职称、为了项目资金,不惜抄袭剽窃、数据造假,失去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这难道就是新时代读书人的样子吗?

但看似浮躁的新时代,依然有很多读书人坚守着内心的净土,传承着传统读书人的精神品格。在偏远的山区,有支教的读书人,为孩子们点亮智慧的灯塔,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这难道不是传统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精神的延续吗?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简介

在科研院所,有埋头苦干的读书人,他们日夜钻研,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只为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这便是新时代读书人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是对传统读书人情怀的升华。

天津大学“读书月”里品读家国情怀-天津大学

在图书馆的角落,在安静的咖啡馆,在公园的长椅上,你依然能看到那些沉浸在经典书籍中的读书人,享受着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不被世俗的功利所束缚,这也是新时代读书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

新时代读书人要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时俱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充满风骨与情怀的道路,让读书之光,照亮时代征程。

天津大学地标图片素材 天津大学地标设计素材 天津大学地标摄影作品 天津大学地标源文件下载 天津大学地标图片素材下载 天津大学地标背景素材 天津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52260-1475667.html

上一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下一篇:杨树花开
收藏 IP: 27.129.144.*| 热度|

20 王从彦 褚海亮 孙南屏 杨正瓴 冯兆东 李志林 宁利中 钟定胜 周忠浩 孙颉 崔锦华 王涛 梁洪泽 郑永军 张忆文 武夷山 李学宽 汪运山 代恒伟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IP: 211.86.52.*   回复 | 赞 +1 [5]汪运山   2025-3-4 19:03
新时代读书人要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时俱进
IP: 121.69.4.*   回复 | 赞 +1 [4]xtn   2025-3-3 21:11
新时代的读书人应该意识到,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功利目的,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精神成长。读书可以滋养人的文气、锻造骨气、涵养正气。它让人变得清静儒雅、内心从容,能在失意和困窘时拥有乐观豁达的胸襟,在得意和顺境中拥有平和淡然的心态
IP: 121.69.4.*   回复 | 赞 +1 [3]xtn   2025-3-3 21:11
然而,在现代社会,读书人的形象和角色似乎发生了变化。很多人陷入想读书却总又不读书的“怪圈”,将不读书的原因简单归结为没有整片的时间。实际上,这往往是因为对读书的兴趣不够,没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读书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读书不仅能促进个人修身养性,还能淳化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
IP: 121.69.4.*   回复 | 赞 +1 [2]xtn   2025-3-3 21:11
在新时代,读书人的风骨和情怀依然重要且值得探讨。从历史角度看,读书人通常具有独特的风采和风骨,他们追求自由和自然,不掺杂功利目的,如东晋名士王子猷的故事所展现的。他们的文字中充满了对家国天下的忧虑、对百姓的同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IP: 124.126.96.*   回复 | 赞 +1 [1]李志林   2025-3-3 15:18
读书人的风骨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任何时候都要讲。

本文图一,竹林七贤吧?竹林里有松也正常,但最显眼的是松树不甚理想。

1/1 | 总计:5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8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