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转载]是大地的就应该还给大地

已有 513 次阅读 2024-4-4 10:4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是大地的就应该还给大地

---前几天才发现:我也曾“著名”过哦

科学网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902780.html

冯兆东(2015-07-04)

————————————————————————————————

摘自:西部•水啊水  

原文:《中国青年报》2000-4-27第4版;转载:《中国水利报》2000-4-29第3版

     西部呼唤:水,水,               略…。

  开发欠了生态的账                   略…。

  被撕碎的河流                   略…。

  肚子抢了生态的饭                 略…。         

是大地的就应该还给大地

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城市1050户公众调查表明:被访问公众在确认“理想的生活环境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是什么时,电视机、汽车、高楼大厦、高速公路、空调等中选率远远低于“干净的空气”、“绿地花草”、“清澈的河流”和“森林”。享受自然已成为现代人最高的消费需求。

对此,兰州大学冯兆东教授正告:“生态的外部效应,决定了开发西部、恢复生态,不单单是西部人的事,而应成为全中国的事。”冯兆东认为,生态恢复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能不能恢复生态,也是衡量西部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他强调:“是生态恢复,而不应该是生态建设。”

他多次建议:“开发西部、恢复生态,国家可以考虑建立一种生态补偿机制,用税的形式执行,以加快西部的生态恢复。”

据冯兆东介绍,美国当年西部开发时也遇到生态问题。但美国城市化进程较快。当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进城不久,人们发现,被破坏的生态很快就自然恢复了。

冯兆东挥动着手臂说:“没有什么比自然修复更科学的方法了。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恐怕也是中国最终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

————————————

————————————

冯兆东特注-1(2015-07-04):

我的亲身经历(1960年前后甘肃中部的生态恢复)和我的学习(美国西部1950年之后的生态恢复)真的让我迷信了:是大地的就应该还给大地。1970s-1990s年的甘肃中部是不堪的,可是过去20多年的“农民的进城”给甘肃中部给了生态恢复的机会,现在的甘肃中部真是有点生机盎然呢。

————————————

————————————

冯兆东补充(2015-07-04):

我对黄土高原西部的生态前景是持乐观态度的。以下的文字摘自:《黄土高原西部的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将来》一书的后序。

一、    感想  略…。 

二、    畅想

2.1.生态移民和自然保护区

生态移民的实质就是给被破坏了的流域足够的时间,让植被自然演替,最终发展到植物群落的顶极。“生态移居模式”目前还充满很多不确定性,对整个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建设的示范意义不大。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城镇化发展,“生态移居模式”很有可能将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该刻意地和科学地去引导黄土高原的生态移民,以便将更多的和大片的“被破坏”的流域留给自然,甚至建立一些黄土高原的自然保护区。

 

这里,我提供两条建议。第一,研制高空间分辨率(例如100米×100米)的生态潜力图和经济潜力图。制作生态潜力图的最重要参数是土壤水分(总量,季节分配,以及提高水分含量的可能等)。制作经济潜力图的重要参数不仅包括潜在净初级生产力,而且还应包括一些人为因子(例如,距离主要交通干线的距离,距离城市的距离,灌溉的可能等)。第二,以生态潜力图和经济潜力图为基础,参照该区域的“城市化远景规划”,制定生态移民和自然保护区建立的中长期规划,并且用“立法”的形式保证中长期规划的尽可能实现。

 

2.2.洪水平原的保护和建造

过去几十年的农田水利建设活动在年降水量少于400mm的地方建造了不少“坝地”。坝地建造就是填河造田,即用填平河道的方式截流从坡地流入的洪水径流(平时的降水也很难产生径流的)。实际上,这些坝地就是人造的洪水平原。这样的人造洪水平原正好顺应了黄土高原降雨集中且多暴雨的特点,将整个流域的暴雨集中在人造洪水平原,以达到在有限面积上(即坝地上)实现土壤水分的最大化。然而,在降水较多的地方(例如,年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方)建造人造洪水平原是不现实的。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降水较多的地方拦河修坝的结果是:修一个,垮一个。每次下暴雨,洪水会一泻而下;暴雨过后,河道里除了洪水的痕迹之外,什么也没留下。

 

这里,我想到了1993年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大洪水之后政府对“洪水平原管理”思路的彻底改变。之前的“洪水平原管理”思路是:疏导洪水,最大限度地发挥洪水平原的经济利用价值。1993年之后的“洪水平原管理”思路是:逐渐淡化洪水平原的经济利用价值,用政府统管(甚至收购)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洪水平原的生态效益。我建议:在降水大于450mm的黄土高原西部的南部维护、恢复、重建、甚至扩展所有河道的洪水平原,将洪水平原建设成犹如1960年之前“新疆塔里木河两岸胡杨林”一般美的生态走廊。我想象:这样的生态走廊不仅有拦截泥沙和减缓洪水的作用,还有吸引鸟类和野生动物的作用。这样的生态走廊难道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美景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1428188.html

上一篇:[转载]战略科学家之战略性与科学性
下一篇:英文科技文章-投稿指南(写给初试者)
收藏 IP: 1.194.187.*| 热度|

1 徐绍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