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AI与地球科学:以后会更时髦的

已有 606 次阅读 2025-4-2 10:1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写给团队的研究生们的短信(2025-04-02)

        2024年的物理学诺奖和化学诺奖都给了AI专家。于是呢,我对AI有了“迷信”。我(冯兆东)正在阅读“清华大学DeepSeek全套教程资料”(特别是,第四章“清华大学DeepSeek全套教程资料”最值得仔细阅读)。希望你们中“觉得与老冯处于同等DeepSeek水准的人们”也读一遍这套PPTs。我(老冯)处在“DeepSeek入局了,我该出局了”的状态(科学网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1473346.html。但是,你们有很长的人生路和学术路要走的。

    我(冯兆东)猜测:以后的地球科学会有两大特点:(1)AI在“归纳地”突破地球科学理论方面,一定是独占鳌头的;(2)“不急功近利”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当然包括地球科学啦)一定是"AI留给了人类更多闲暇时间后”的一种重要的生活追求。我(冯兆东)继续猜测:将来AI会给人类腾出更多的时间,人类将会用追求“科学、艺术、博物馆”的方式去消费这多余的时间,以“丰富人生的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1480360.html

上一篇:反反“反996”,可以不?
下一篇:DeepSeek批评DeepSeek
收藏 IP: 61.163.21.*| 热度|

4 郑永军 许培扬 刘进平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IP: 223.72.67.*   回复 | 赞 +1 [1]许培扬   2025-4-2 12:14
未来挑战与伦理考量
尽管前景广阔,AI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仍需解决以下问题:

数据隐私与安全:环境数据可能涉及敏感地理信息,需强化数据加密与权限管理712。

算法可解释性:复杂模型的决策过程需透明化,以增强科学界与公众的信任49。

全球协作机制:气候变化等议题需跨国数据共享与AI模型协同开发,避免技术壁垒78。

结语
AI与地球科学的结合不仅是技术趋势,更是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核心策略。从精准气候预测到智能资源管理,AI正在重塑人类对地球的认知与保护方式。未来,随着多模态模型、世界模型等技术的成熟,这一领域将更加“时髦”,成为科技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典范。
回复  谢谢许老师的补充!!!
2025-4-2 15:54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1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8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