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jx195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x1959

博文

黄土深情 农化结缘 八零八一 畅叙母校 精选

已有 4089 次阅读 2024-5-21 22:34 |个人分类:感悟文集|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农化80-81级同学毕业40年聚会致辞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老同学们:大家好!

漫步人生风雨路,潇洒生活天地间。   

阔别母校四十载,今日重逢聚欢颜!

时光飞弛,岁月如梭。忆往昔,同窗共读,朝夕相伴,风华正茂,青春飞扬。星移斗转,岁月如歌,当年的热血青年,而今已到了“耳顺”之年,鬓染秋霜,皱纹颇多,花白头发,这都刻录并存贮着我们为工作、为梦想、为生活而艰辛的努力和成功的荣耀。阔别四十载,今日喜重逢! 在这激动人心的欢聚时刻,让我们用一颗真挚而虔诚之心,首先向培育教导过我们的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对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前来聚会的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因各种原因没能参加聚会的同学问一声,你们好,下次聚会我们等你来!

同学们!有缘永远不散,有情永远不断。

四十年悠悠岁月,在无声无息中悄悄过去。黄土深情,农化结缘。遥想当年,我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首次进入国家重点大学——西北农学院,在武功县杨陵镇一起度过了纯洁、美好的大学时光。母校这块黄土地孕育了同学们坚韧不拔、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使命担当,铸就了同学们以“养土立命”为己任,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埋头苦干,奉献社会,奋力实现人生价值的使命和初心。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回溯过去,同窗四载,仿佛像昨天一样清晰,有多少难忘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3号楼、图书馆和4号楼、运动场都留下了同学们青春的足迹,母校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成为我们珍藏的记忆。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农作一站那条泥泞的道路和简朴的学生“大宿舍”;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412943234151台阶教室里“期末考试占座位的艰难”和3号教学楼专用教室里踏实奋进的足迹。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4号楼实验室里仔细观察由红变蓝的微妙细节;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临潼(华清池)、永寿、乾县(乾陵)、长武、定西、兰州、麟游、澄城、周至、凤县、留坝(张良庙)、彬县(大佛寺)、武功、扶风、宝鸡(陈仓)以及农作二站等不同课程实习的场面。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从农作一站到平房、到3号楼、到崭新的7号楼住宿条件的改善和校运会上获奖时那愉悦的心情和集体荣誉感。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毕业答辩时同学们认真准备的情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毕业时在3号楼专用教室里祝福、狂欢和离别时难分难舍的伤感……

40年来同学们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境遇中求索、奋斗,把青春、热情和智慧献给了衷爱的事业,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母校!有的同学兢兢业业,潜心科研,成为专家、院士;有的同学勤政为民,政绩不凡,成为服务社会的能手;有的同学顽强拼搏,创办企业,成为服务“三农”典范;有的同学远渡重洋,成为大国文化使者 …… ;但无论同学们现在哪里?但愿珍惜当下,生活潇洒,身心康健,夕阳共享,各得其愿。

亲爱的同学们,人生路长,不能返航,希望大家保持一颗平常心,在“70后、80后、90后”的人生新长征路上,怀抱养怡之福,成为新时代的观花者。  

老师们!老同学们!

春和景明、惠风和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以身心健康为中心,以养老爱小为基本点,为社会和家庭做出力所能及的新贡献。

最后,祝愿所有辛勤培育过我们的老师们,身体康健,心身愉悦,阖家幸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老同学们,顺心顺意,幸福永远;心宽体健,皆得所愿!

祝愿亲爱的母校和学院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一流学院!

谢谢大家! 

2024519日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13711-1435061.html

上一篇:农业标准化与标准化农业的区别
收藏 IP: 111.18.128.*| 热度|

7 王安良 郑永军 周忠浩 崔锦华 上官周平 科学网互动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