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大爷在表演魔术,照片来自《北京晚报》)
我常看见这位义务魔术表演的关大爷
武夷山
我去玉渊潭公园散步,经常见到一位老爷子在给游客表演魔术,义务劳动不收费。表演水平还不错,我只
看破一个节目的门道(不说破),其他都看不明白。他说自己是从新华社退休的。
今天的《北京晚报》报道了他,我才知道他姓关。
下面是报道。
公园里“摆摊儿”二十多年,玉渊潭有位84岁的魔术大爷
北晚在线
2025-03-31 09:19
玉渊潭公园里有位红遍网络的魔术大爷——84岁的关克明老人在玉渊潭摆摊儿变魔术已经有二十余年了,不少网友都是通过网络认识这位魔术大爷的,关大爷的魔术小摊也成为不少游客必打卡的点位之一。
“不要钱,不收费,走过的路过的咱不要错过。想在公园看魔术,这里独一家。”上午9点,关克明老人准时来到玉渊潭公园南门处,支上他的魔术桌,不少游客立即围了过来。有人热情地打着招呼:“关大爷,等您多时啦,今天我们就是奔您来的,一定表演几个绝活呀。”
关大爷一边回应着,一边亮出一幅相框,让观众检查后,用一块方巾将相框包了起来,随机交给一位观众保管。正当大家纳闷之际,关大爷又拿出一副扑克牌,让一位观众随机选取了一张牌。这位观众抽出了一张小王,但没有给关大爷看。关大爷将剩下的牌放在耳边拨弄了一会,表示自己“听”出来了,抽出去的那张牌就是小王,惹得现场发出一阵欢呼。
接着关大爷将小王放回整副牌中,让观众吹了一口气,再将整副牌铺开,小王却已经不见踪影。关大爷自信地一跺脚说道:“您别眨眼,这张扑克牌您猜它哪去了?已经到那个相框里啦。”众人不信,让关大爷打开,只见他不紧不慢地将方巾解开,再将相框翻过来,那张小王果然出现在了相框之中,大家不禁为他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围在关大爷身边的观众简直是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想近距离观看关大爷的魔术手法。一位观众说:“我是关大爷的忠实观众,经常看,就是琢磨不透。这魔术小摊每天都是人满为患,站在前排的千万守好位置,一不留神被人挤出去,再想挤进来就难喽。”
表演了约40分钟后,关大爷需要休息一会儿,抓住这个空当记者和他聊起来。“我从十几岁就开始自学魔术,就是喜欢,没有师父。”关大爷笑着说道,“小时候,我在庙会上看见变戏法的,双腿就像定住了一样,完全走不动道了。看完之后我就琢磨,不停地琢磨,导致作业完不成,为这事没少挨打。但我是真喜欢这个啊,特别着迷。后来我进入新华社从事无线电通讯工作,工作之余仍旧研究魔术,下了很多工夫。我一直说,魔术都是假的,但手艺却是真的。”
2001年退休后,住在玉渊潭公园附近的关大爷开始在公园内义务表演。天气晴好的时候,他就在公园东湖的南岸进行表演;若遇大风,就搬到公园南门的西侧表演。关克明说:“我在魔术圈小有名气,退休后接到许多魔术表演的邀请。后来岁数大了,体力精力下降,参加大型表演的次数慢慢少了,我就全身心在公园里为大家义务表演,几乎每天都在,既是满足个人爱好,也让观众免费看个乐儿。”
关大爷的拿手好戏是扑克牌。休息结束后,他从道具包里又翻出一副扑克,眼看着他手上拿了张梅花10,可他手指轻轻一弹的功夫,这张牌瞬间变成了红桃4,观众怎么也想不通他是怎么换的牌。一位观众说:“电视上魔术看过不少,这在眼皮子底下看魔术还是第一回,完全看不出来,老爷子不简单。”
关大爷说,绳子、海绵球、瓷碗等日常用品,都是他的神奇道具,他至少已经掌握了50多个魔术。上午11点,临近“收摊”,关大爷又吆喝道:“南来的北往的,逛公园的逛商场的,在职的下岗的,大家看过来瞧过来,这个魔术叫‘南水北调’。”说着关大爷用一块方巾盖住一只空瓷碗,朝着八一湖的方向轻“舀”了一下,再将碗放平,猛地抽走方巾,一碗水和两条玩具小鱼就这么出现了,甚至于碗里撒出来的水还溅到了观众的鞋上。关大爷在众人的掌声中摆摆手说道:“牡丹开花,各回各家。各位,咱们明早9点再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邓方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6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