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地壳断裂的形成机制:为什么大震前会有大热大旱?

已有 1499 次阅读 2022-9-21 09:1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地壳断裂的形成机制:为什么大震前会有大热大旱?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和潮汐形变,地球的扁率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称之为地球的呼吸。正球体的表面积最小,容积最大,变为椭球体后,表面积增大,容积变小,由此形成地球各圈层胀缩交替。

地球弹性形变2.png

图1 地球的弹性形变

地球弹性形变3.png

图2 地壳的反复折曲裂变

       折断铁丝的实验

       直接拉断一段铁丝是很困难的,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要折断一段铁丝很容易,可以反复多次折曲,直到其断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铁丝反复折曲断裂部分会发热,是折曲过程中分子摩擦产生的。这符合旱震理论:震前有很长时间的热积累过程。

        在日月潮汐力的作用下,地球的形状和扁率也是不断变化的,经度线和纬度线也会发生反复折曲和胀缩运动。我们称之为地球的呼吸。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

       为了折断铁丝,我们常常在铁丝上掐一个豁口,这样反复折曲就会更容易折断。因为反复弯曲就是利用杠杆原理,使应力集中在豁口,这是地球扁率变化导致应力集中在断裂带,形成热量和地震集中在断裂带的原因。当数条断裂带被打通,形成整块地壳运动时,地震就发生了。地热异常是大震的重要标志。相关的地下水异常、地磁异常、地电异常等地球物理现象也会伴随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106.html

地壳的反复折曲断裂发热机制.png

图1  地壳反复折曲发热断裂机制示意图

        天长日久的潮汐形变导致的海底扩张,是板块运动的动力。

潮汐形变是地震的主要动力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全球地震每年约发生近1500000次,平均每天4000余次,其中有感地震和弱震占到99.898%。其中年平均次数的详细数据如下:5.0-5.9级地震为1669,67次,6.0-6.9级地震为148.58次,-7.0-7.9级地震为14.33次,8级以上地震为1.33次。

日月引潮力使地球海洋潮汐半日产生60厘米的震荡起伏,固体地壳半日产生20厘米的起伏震荡,是小地震发生的主要动力。大震的发生次数很少,需要长期的应力积累,潮汐是激发因素。潮汐造成地壳的膨胀和收缩的交替,是海底扩张的周期性动力。

当潮汐形变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赤道和低纬度圈扩张;当潮汐形变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赤道和低纬度圈收缩。一张一缩形成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见图2)

图2 潮汐形变导致的海底扩张

地壳反复折曲导致的热效应、压电效应、电磁效应是地震的前兆

       距唐山地震发生前半年多:1975年12月,河北省地震地质大队1976年地震趋势意见上报国家地震局:从河北省乐亭至辽宁省敖汉旗一锦州一带及其东南渤海海域,可能发生大于6级地震(旱震理论)

       距唐山地震发生前不到半年:1976年初,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综合唐山市四十多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情况,在唐山防震工作会议上作出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krn内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7级强震发生。“

       距唐山地震发生前3个月:1976年5月,杨友宸在国家地震局济南地震工作会议上郑重提出:唐山在近两三个月内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杨友宸1968年受命组建唐山市地震办公室。创建了唐山地区基层的各地震监测台、站、点,准确的收集了唐山地震前的资料,包括地磁异常、地电异常、地温异常、地下水异常

       距唐山地震发生前22天:1976年7月6日,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作了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地电异常)

       距唐山地震发生前21天:1976年7月7日,山海关一中地震科研小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了书面预报意见: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距唐山地震发生前14天:1976年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队电告国家地震局,出现七大异常(旱震理论)。国家地震局查志远副局长主持在唐山召开了京津唐张渤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唐山二中田金武郑重发出地震警报: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有可能达到8级。赵各庄矿地震台姜义仓在唐山市地震办公室会商会上正式提出:唐山即将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距唐山地震发生前12天:1976年7月16日,乐亭红卫中学向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发出书面地震预报意见:7月23日前后,我区附近西南方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距唐山地震发生前6天:1976年7月22日,汪成民在国家地震局局长门口糊了平生第一张大字报。一页是地震趋势预报:北京队、天津队和地球所的预报意见。另一页是地震短临预报:河北队、地震地质大队、海洋局情报所和地震测量队的预报意见。山海关一中地震科研小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了书面预报意见: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旱震理论)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宋秀环刘淑琴.  地球潮汐形变的数值评价.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7,17(2):53-58.

2.       杨学祥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23(2): 77-80.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www.geophy.cn/CN/volumn/home.shtml

5.      杨学祥.  2001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天文条件地球物理学报, 2002, 45(增刊): 56-6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56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588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6225.html

上一篇:9月21日早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下一篇:9月21日午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尤明庆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