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地壳均衡理论:从地壳运动的固定论上升为活动论

已有 615 次阅读 2024-4-5 22:31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地壳均衡理论:从地壳运动的固定论上升为活动论

                                                            杨学祥,杨冬红

地壳运动的固定论与活动论

1固定论

       关于地壳运动和地壳结构的两种相互对立并长期争论的理论。固定论不承认存在大规模的水平运动,认为地壳的运动和海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地面的隆起和沉降,即以垂直运动为主。活动论则认为,地球上部(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不但存在着垂直方向的运动,而且水平方向的运动更大;大陆和大洋在整个地质时期都不是固定不动的,它们彼此之间和各自的内部都存在着动力构造作用。

       固定论固定论以地槽-地台说为代表。 这种理论基于地球曾经是炽热球体的假说,认为地球后来随着逐渐冷却变硬,因而有了固定的大洋和大陆。同时,伴随着地球冷却过程的收缩产生了压力,并没着大陆的软弱边缘或充满松软沉积物的深海盆地,间歇地挤压成山脉。这一解释最早是由I.牛顿提倡的。1859年,美国地质学家J.霍尔根据对美国纽约州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考察和研究,指出这些山脉是由原来沉积在下沉槽地的沉积物堆积升高而形成的。

       1873年,J.D.丹纳在这个基础上把槽地称为地向斜,用以表示地壳上活动性强的构造单元。这一概念最初仅用于表示区域性表生岩石所堆积的深沉降地带,以后逐渐扩展到表示一切有厚层沉积物堆积的下沉区域。某些地质学者甚至把那些后来产生强烈褶皱的阿尔卑斯型山岭的槽地也包括在内。1880年,俄国地质学家Α.Π.卡尔宾斯基相应于地槽理论,提出了地台稳定理论。他把下部具有结晶褶皱基底和上部有沉积盖层的俄罗斯地台,作为较稳定的地壳构造单元。这样,这两个理论不久就被定量地确定下来,并被统称为地槽-地台说。这一学说是经典大地构造学说的理论支柱,它一直把地槽(洋)和地台(陆)作为基本的地质构造单元,认为地槽和地台的活动是原地的下陷和上升运动,与地球的整体并无影响,在时空分布上也无规律。地槽通过运动和变质转化为地台,是由活动性的大洋型地壳发展为稳定性的大陆型地壳的过程。因此,该理论推定,地壳的运动是逐渐趋向稳定静止的,待到全部转化结束时,地质运动就终止了,地壳也就僵化了。

       虽然有些物理学家认为构成这一假说的物理学基础是正确的,但20世纪以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研究从根本上动摇了地球的热起源说,同时,古气候学、古地球学和古生物学等的研究也对它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从而使地壳运动的固定论受到冲击。代之而起的是地壳运动的活动论学说。

2活动论

       活动论是基于地球的冷起源说提出的,认为地球由宇宙尘那样的东西聚集而成,放射性物质使得地球温度逐渐增高,整个地球略具可塑性,大陆就在其表面上发生缓慢的漂移,在漂移的过程中大陆会产生破裂和重新组合。

      这种观点最早可追溯到近代经验科学的始祖F.培根,他于1620年就已注意到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外形轮廓相吻合的现象。以后,有人也著文论述大西洋两岸大陆在地质时期联系的可能性。19世纪中期,大多数南半球的地质学家进一步看到了美、欧、澳大陆石炭纪(约距今 3亿年前)地层中古植物化石的相似性。19世纪末,奥地利地质学家E.徐士等人根据南半球各大陆上地质岩层和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主张它们原是一个统一的大陆,他称之为冈瓦那大陆。

       到20世纪,有关这类的资料愈积愈多。1910年,德国人A.L.魏格纳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概括,产生了大陆漂移的想法,并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上,作了这方面的讲演。1915年,他完成了专著《海陆的成因》,对大陆漂移说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在石炭纪后期之前,南、北美大陆与亚、欧、非大陆是紧密连接的,而且澳大利亚、南极和印度也包括在其内,全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泛古陆。海也不过是围绕泛古陆的一个巨大海洋,以后大陆产生分裂,大洋也就被割裂,逐渐形成地图上所呈现的海陆分布情景。这个学说创建之后,20年代末曾有过激烈的论战。由于寻找不到促使大陆漂移的原动力产生之源,这就使魏格纳所主张的硅铝层大陆在粘性较强的硅镁层中的漂移从力学方面看是不可能的,加之当时缺乏地壳中产生大规模水平位移的正面证据,使该理论一度受到冷落。

      50年代中期,古地磁学的兴起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论证。60年代,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从中发现了很多与大陆地质情况完全不同的资料。根据海底岩性、地磁异常、磁场反向、大洋中脊和转换断层等资料以及对海底岩石绝对年龄的测定研究,美国的H.赫斯等人于60年代初提出了“海底扩展说”,认为地幔物质以岩浆形式从大洋中脊处涌出,向两侧分流,冷却后形成海洋地壳;同时,由于地幔物质的不断产生并向两侧扩张,使它在移动到海沟处时又俯冲下沉,回到地幔,而熔化于软流层中。

      6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J.T.威尔逊等人又提倡“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一些活动的、周围被大洋中脊、海沟和水平断层所分割的“板块”构成的,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南极这些巨大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全球性大地构造活动的主要原因。而且由于海底扩张,推动着大陆的漂移,造成岩石圈既有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也有不小的垂直运动。这个学说把地球上部岩石圈的运动描绘为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学说作为新的地球观正在有力地推动着地球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它标志着近代地球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被誉为地质学中的革命。不过,这种新的理论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驱动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问题。对此曾有过种种假说,最流行的是地幔物质的对流,但这种对流存在与否还没有获得正面的观测证据。

       固定论和活动论的争论已有半个多世纪,其实质在于,地球上部(岩石圈)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是否会表现出缓慢的侧向运动。虽然有些地质学者提出,地球上部的运动很可能在不同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内有不同的表现,地球物质重下轻上的垂直对流运动在早期可能是主要的,后来停滞了,从而为其他作用的发生留下广阔的余地,产生了大陆的生长和漂移、大洋的扩张等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但是,解决地壳运动问题仍需以解决地球起源问题为前提。

https://baike.sogou.com/v168593704.htm?fromTitle=%E5%9C%B0%E5%A3%B3%E8%BF%90%E5%8A%A8%E7%9A%84%E5%9B%BA%E5%AE%9A%E8%AE%BA%E4%B8%8E%E6%B4%BB%E5%8A%A8%E8%AE%BA

地壳均衡理论:从地壳运动的固定论上升为活动论

近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网援引《冰冻圈》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称,阿尔卑斯山上90%的冰川会在21世纪末消失。由此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地壳均衡运动将威胁世界安全。事实上,欧亚地震带有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冰川,环太平洋地震带有落基山和安第斯山冰川,山地冰川融化将导致强烈的地壳均衡运动,包括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这是气候学家忽略的巨大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3706.html

 

冰川地壳均衡

 

“雪球地球”假说认为,新元古代晚期聚集在赤道附近的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使大陆边缘海面积迅速增加,边缘海生物初级产率和有机碳埋藏量也随之大大增加,造成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减少,进而驱动了失控的冰反射灾变,形成了“雪球地球”。当时的海洋都被冰冻,冰盖扩展到赤道,平均厚约1 km,全球温度骤降至大约-50°C。但是,海底火山释放出的CO2积累在冰盖之下,随着CO2不断的积累,最终冰盖破裂,CO2进入大气,产生极端的“温室效应”,使冰川迅速消融、退却,全球温度急剧上升至大约50°C

海底火山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研究表明,它源于地球的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在雪球地球或大冰期形成时期,大约100-200厚的海水层变成两极地区1-2公里厚的冰盖,赤道海洋地壳由于卸载而上升33-66(这相当于赤道圈海洋地壳张裂200-400裂谷,导致剧烈的海底火山活动),两极地壳由于加载而下降330-700

赤道海洋地壳均衡张裂和海底火山喷发,不仅给出了雪球地球解冻的具体可靠途径,而且支持“软雪球”或“半溶雪球”理论。

在间冰期情况正好相反,根据地质学的地壳均衡理论(单位均衡面上的物质柱体质量相等),大陆冰盖融化,负载减少,大陆地壳要均衡上升;海平面上升,负载增大,海洋地壳要均衡下降。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1万年前有2000厚的冰盖融化,已经均衡上升了500,并将继续上升200。同样,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30,洋壳均衡下降了43(地壳与水的密度比大约为31)。所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没有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对于没有冰盖的大陆,海平面的实际上升仅87,减少了三分之一。洋壳下降挤压下方岩浆流向大陆地壳底部,使沿海大陆均衡上升。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洋壳下降,球面半径缩小,洋壳将插入到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边缘受到挤压和抬升。

大自然实验室证实了冰川地壳均衡理论。

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期与温暖期交替,形成地表巨量海水在两极冰盖、大陆冰川和大洋海盆之间往返转移,相应的地壳均衡运动迫使地下软流层发生反向流动,推动地壳运动,达到地壳重力均衡。在地球的球面上,地壳均衡不仅能产生地壳的垂直运动,而且能产生地壳水平运动。

1  两极冰盖压裂地球地壳

 

由图1中可以看到,两极生成的巨厚冰盖可以压裂地壳,形成两极地壳下沉和赤道地区的最大张裂;冰盖消失后,形成两极地壳的上升和赤道地区的挤压。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1328-29]

              a 大洋海水减少                            b 大洋海水增加

1-新洋壳,计算时因忽略了与陆壳连接部分,因而计算值比实际值小;

2-旧洋壳,插入大陆壳下或推动大陆分离部分。

 2  海平面变化造成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13]

Fig. 2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vement by the changes of sea level [13]

 

科里奥利力在冰川地壳均衡中的作用

 

由图2中可以看到,相同的圆心角在不同半径的球面所对应的弧长是不同的,由于海水增加,海洋地壳A’B’弧下降到AB弧时,圆心角变大,只能发生两种结果(见图b[13]

其一、大洋地壳AB弧的多余部分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消减带,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其类型为环太平洋俯冲消减带和地震火山带。

其二、大洋地壳AB弧的多余部分象楔子一样劈开大陆,推动大陆向两边分离,对应的圆心角增大,其类型为大西洋两岸的快速扩张。

其三、反之,当海洋地壳AB弧上升到A’B’弧时(见图a),由于弧长增大,其增大部分就是海底扩张产生的新洋壳。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Ms 8.5级以上强震频发,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这是强震在PDO暖位相较少,甚至不发生的原因。圆心角越大,新洋壳就越大,这是地震带集中在环太平洋沿海地区的原因。

由于地壳均衡运动,山地冰川融化导致山脉卸载上升,海平面上升海洋加载导致洋壳均衡下沉。由于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东太平洋下降产生向东的科里奥利力,与冰川融化后上升的洛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西移相遇,形成强烈的加压碰撞,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西太平洋下降东移,与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的上升东移背道而驰,形成巨大引张区,导致岛弧脱离大陆。这一构造运动与剥蚀沉积作用相叠加,造成美洲西岸的强烈地震火山挤压带和亚洲东部的地震火山引张区。

这将是今后数十年构造运动的主要趋势:东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最强烈(挤压为主),其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第三是西太平洋地震带(引张为主,见图4)。

历史记录表明,全球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剧烈活动,构成全球变化的全过程。全球变暖最终导致的超级火山喷发,使全球面临类似恐龙灭绝的巨大灾难之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573.html

据网上资料,地壳均衡(isostasy地质学基本理论,是描述地壳状态和运动的一种理论。它阐明地壳的各个地块趋向于静力平衡的原理,即在大地水准面以下某一深度处常有相等的压力,大地水准面之上山脉(或海洋)的质量过剩(或不足)由大地水准面之下的质量不足(或过剩)来补偿。运用地壳均衡学说可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如上地幔的起伏;还可用于大地测量学中研究大地水准面形状,推估重力异常和计算垂线偏差等。

1749年,法国大地测量学家布格 (P.Bouguer)在南美的秘鲁测量子午线弧长时,发现安第斯山脉的巨大质量产生的引力似乎特别小。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1854年英国大地测量学家普拉特J.H.Pratt)分析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大地测量结果,发现实测的垂线偏差值比由可见地形质量算得的数值要小得多。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假设地壳的密度随地形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并认为山脉象发酵的面包一样,是由地下物质从某一深度向上膨胀形成的。1855年英国天文学家艾里(G.B.Airy)推论,象喜马拉雅山这样大的山脉,物质的重量是不能由地壳来支持的,必定从地壳以下的某一深处就开始得到支撑,因此他认为地壳物质就象浮在水中的木块。木块高出水面越多,相应地陷入水中越深。1889 年,美国地质学家C.E.达顿第一次提出地壳均衡这个词,并作了详细的讨论。20世纪初,J.F.海福德、海伊斯卡宁(W.A.Heiskanen)和韦宁·迈内兹(F.A.Vening Meinesz)等人进一步完善了普拉特和艾里的假想,形成3种地壳均衡学说。

平面地壳均衡理论只承认地壳的垂直运动,不承认地壳的水平运动,被归结为固定论。

重力均衡.png

图4 重力均衡模式

按照冰川地壳均衡原理,在大冰期,100-200厚度的海水层变为两极冰盖和大陆山地冰川,加载使大陆地壳下沉,卸载使海洋地壳上升;在温暖期,情况正好相反。陆海地壳的反向运动导致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见图1)。

图5 冰盖消长和海平面升降导致的球面地壳均衡运动

  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想象!当人类正不断往大气中注入二氧化碳时,地球这个行星本身可能正进入一次剧烈无比的冰川期中。科学家最新数据模型认为,几千年后,整个北半球都将被冰层覆盖,如同现在的南北极一样———前提是新的冰川期没有和大气变暖发生冲突。我们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比过去80万年的排放总量都多。这可能会永久推迟任何剧烈的冰川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正把自己往另一极端推,那就是500万年前曾经发生过的热室地球”[2]

  100-200厚的海水层在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变化中不断地从两极冰盖和赤道海水中转换迁移,将引起地壳的巨大形变,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引发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就像轮船装载和卸载会引起吃水线变化一样)。最后一次冰期的结束,导致海平面上升了130,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化,海平面至少会继续上升60。这意味着,大洋地壳因负载增加,要均衡下降20,两极地壳因冰盖消失而卸载,要依据原冰盖的厚度,上升其1/3的数量(岩石和海水密度比为31)。

  根据地质学的地壳均衡理论(单位均衡面上的物质柱体质量相等),大陆冰盖融化,负载减少,大陆地壳要均衡上升;海平面上升,负载增大,海洋地壳要均衡下降。最末一次冰川后期,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30,洋壳均衡下降了43(地壳与水的密度比大约为3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末次冰期中冰盖厚度为2000,冰盖融化后,已上升了500,还将继续上升200。科学家称其为冰期地壳均衡理论的大自然实验室。所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没有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对于没有冰盖的大陆,海平面的实际上升仅87,减少了三分之一。洋壳下降挤压下方岩浆流向大陆地壳底部,使沿海大陆均衡上升。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洋壳下降,球面半径缩小,洋壳将插入到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边缘受到挤压和抬升[3-8]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22在法国首都巴黎发表一份评估报告摘要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有超过90%的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报告说,全球变暖将持续数百年,海平面将持续上升。IPCC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创建,汇集来自13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专家。从129日起IPCC第一工作组500多名专家以及政府和地区代表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会议,讨论全球变暖问题的第四份评估报告。这份长21页的报告说,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可能与人类使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报告说,极可能意味着可能超过90%IPCC最新报告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8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1859厘米。在2001年发表的评估报告中,IPCC曾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988厘米[9]

  按IPCC最新报告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升高1859厘米。由地壳均衡运动,大洋地壳将均衡下降619厘米。由此引发剧烈的地震火山活动。

  WuPeltier1983)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1350年前到7000年前,7000-5000年前间的冰融量减少。JaritzRuder1977)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2.65的速率快速上升,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0.47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10]

  中国沿海全新世海面变化可分为6000年前的急剧上升、6000-5000年前期间的最高海面和5000年来相对稳定成微微下降等3个阶段;同时,海面是波动的,具有8500-7800年前期间、7300-6700年前期间、6000-5000年前期间、4600-4000年前期间、3800-3100年前期间、以及2500-1500年前期间6次波峰,其中后4次波峰为高于现今海面的高海面时期。我国全新世珊瑚礁发育,可分为8500-7800年前、7300-6700年前、6300-4800年前、4500-4000年前、3800-3100年前、2800-1400年前以及小于1000年前7个时期,我国全新世珊瑚礁发育和海面变化以及地壳运动的有关[4]6次海面波峰对应6次我国全新世珊瑚礁发育,与IPCC报告的结论正好相反[10]

  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2.65的速率快速上升,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为每百年0.47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10]6000年以来海平面不升反降,平均每百年下降0.04,说明6000年以来不是地壳均衡剧烈活动时期。

  海平面变化是波动的,具有8500-7800年前期间、7300-6700年前期间、6000-5000年前期间、4600-4000年前期间、3800-3100年前期间、以及2500-1500年前期间6次波峰,其中后4次波峰为高于现今海面的高海面时期。

  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海平面是下降的。马宗晋院士指出,从1517世纪的200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这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期。与之对应的中国华北第六地震活动期,延续了200多年,其间发生了48级地震,77级地震,其后的平静期延续了85年,未发生任何大于6级的地震[11]。这表明,在暖期高峰和冷期低谷,海平面剧烈升降,地壳均衡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气候冷暖变化、海平面升降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19世纪气候变暖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为平均每百年0.10-0.15。即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度是其近26倍,因此10000-8000年前期间地壳均衡的强度也应该是目前的26倍。这样,在10000-8000年前期间,目前的1000年间隔的强震将缩短为50年间隔,百年间隔的地震将缩短为4年间隔。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10000-6000年前期间应该是地球的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朱介寿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专家们搜集、分析了从公元前26年至今长达2034年的龙门山地震史料,发现8级及以上地震仅此一次,7~7.8级的地震共19次,差不多100年一个7级地震”[12]

  这些数据也表明,两千年以来,龙门山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并不强烈,全球地震活动强烈时期应该在10000-6000年前期间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而这时期是没有文字资料可查阅的。从公元前26年至今长达2034年的龙门山地震史料上没有的8级地震,不能说明10000-6000年前期间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也没有,更不能说明8级地震在10000-6000年前期间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也是千年一遇。海平面变化资料表明,全球地震活动强烈时期应该在10000-6000年前期间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仅当我们能用证实海平面变化的方法,同样证实10000-6000年前期间8级以上地震的大致分布,我们才能确定龙门山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规律。用2000年的资料证实1000年一遇地震的观点,这只能是推测,应该有更多的周期数据。

  世界上有仪器准确记录的地震资料仅有百年的历史。地球在整个地质时期都经受过地震,文字记载可追溯到过去的几千年。在中国,学者们曾从很早以前的历代王朝文献、文学作品及其他来源得到地震证据。最早的可追溯到公元前1831年的山东省地震,该记载仅提到泰山震,但从公元前780 年起中国北部的地震记载就已经相当完整了。这些历史记载如此之详细,以致现代研究者根据它们可了解当时破坏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出地震的大小。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到,越是早期的地震,数据就越少,漏记和数据遗失的情况在所难免,特别是无人居住边远地区的地震。更早的地震记录就无据可查。

  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0.47。按IPCC最新报告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升高1859厘米。两者的变化速度非常接近,用8000-6000年前期间的地震数据才能真实反映未来的地震变化趋势。以目前地震研究的水平和资料,准确的估计难以给出可信的证据。

  气候剧变——海平面升降——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活动——生物大规模灭绝。这就是地球气候变化史、构造演变史和生物进化史,尽管时间循序千差万别。读懂这个历史,对当前防灾减灾很有意义[1]

  气候变化已经无法用历史记录来推测,难道地震还会按照历史记录来发生吗[13]

  即使不考虑人为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自然速率表明,19世纪气候变暖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为平均每百年0.10-0.15。即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度是其近26倍,因此10000-8000年前期间地壳均衡的强度也应该是目前的26倍。这样,在10000-8000年前期间,目前的1000年间隔的强震将缩短为50年间隔,百年间隔的地震将缩短为4年间隔。10000-6000年前期间应该是地球的强震集中爆发时期。揭示10000-6000年前期间地球强震集中爆发的全貌将为我们预测未来地震勾画出大致的可信蓝图。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2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 29 (1):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73875.html

  3  杨学祥陈殿友重力均衡与质量均衡.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5,  25(1):87-92.

  4  杨学祥。地壳均衡与水平运动。世界地质。198871):43-48

  5  杨学祥地壳形变与海平面变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4,  14(4):29-37.

  6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7  杨学祥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地球科学进展. 1992, 7(5): 22-29.

  8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1992,(4):204-408

  9  刘浩,王宇。联合国最新报告:人类活动引起全球变暖。2007020308:41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http://it.sohu.com/20070203/n248019491.shtml

  10赵希涛,杨达源。全球海面变化。科学出版社,199211810874

  11马宗晋杜品仁. 1995,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M]. 北京:地质出版社, 10, 99-102.

  12漆小均。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汶川8级强震将千年不复发。2008112501:48  第一财经日报。http://news.sina.com.cn/c/2008-11-25/014816715788.shtml

  13杨学祥不能按常规来思考:全球变暖与冰河世纪发表于2008-11-25 16:28:20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323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11/26/content_862860.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61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28372.html

上一篇:2024年4月5日晚报:强震频发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下一篇:马里亚纳群岛发生6.8级地震:关注4月1-2日弱潮汐组合
收藏 IP: 119.51.63.*| 热度|

3 宁利中 郑永军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