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分类评价】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知多少

已有 694 次阅读 2024-1-18 19:40 |个人分类:智库评价|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政府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功能”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深入贯彻和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有关要求和上海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任务的重要举措。分类评价工作不仅是对高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检测,更是激发高校办学活力的重要机制,有助于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明确自身定位,找准优势领域,寻求错位发展,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自2018年实施以来,上海已完成对13所学术研究型高校、10所应用研究型高校、17所应用技术型高校、22所应用技能型高校的分类管理评价。这项工作一方面加快推进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提升了高校对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的深层次理解,让高校能够更好地将自身办学特色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探索更具特色、更有成效的办学模式,更加积极有效地回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诉求。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采取评价“大小年”制度:所谓的“大年评价”,是指当年度分类评价工作中对高校实施全指标评价,除定量指标外,还包含对定性指标的考察评价,比如学校办学特色案例;所谓的“小年评价”,是指当年度仅对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实施评价,主要是定量指标。2023年是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大年”,在全指标评价过程中,通过统一采集主体数据、高校补充部分数据的方式,为上海不同类型高校做了一次全景式数字扫描。综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第三方专项评价、专家评价和同类型高校互评,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形成了多元评价的模式。

从评价结果看,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主要从三方面对高校发展情况做出评判:一是综合评价,二是效益评价,三是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主要是依据指标体系,通过数据测算和专家评价计算高校得分,侧重考察学校的整体实力;效益评价将指标体系中可量化的总量指标进行均量化处理,重点关注学校在剔除规模因素后的发展水平;增值评价则是通过将当年度的综合和效益评价结果与上一年度进行对比,体现学校在同类型高校中的纵向发展态势。从评价结果的应用看,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已成为上海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遴选、内涵建设经费分配、高校绩效工资动态调整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在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校积极围绕分类评价开展工作”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实施以来,高校普遍采取积极措施响应改革。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分类评价工作,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紧密配合,围绕分类评价工作部署和要求,把学校内涵建设与分类评价工作紧密结合,以分类评价指标达成为牵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例如,上海电力大学紧密围绕应用技术型高校定位,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将分类评价指标与学校“十四五”规划以及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目标有机融合,形成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导向,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过召开校领导务虚会、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围绕高校分类评价深入研究探索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之路,优化学校内部治理,聚焦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级,全力打造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高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多次组织召开分类评价工作专题会议,对照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剖析各项指标内涵,逐项落实责任分工,凸显学校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中的出版传媒与文化创意特色。总体而言,分类评价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上海高校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响应区域发展需求,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拓宽了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的视野和思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和人才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三者的统筹部署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高等教育作为科技、人才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使命重大,需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当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了全新使命和任务后,高校分类评价就必须应时而变,因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能否发挥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高等教育评价能否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未来,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机制必然通过“指挥棒”作用的发挥,引导高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质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发展,将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作为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使高校的发展与国家和时代的进步更加同频共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418495.html

上一篇:【分类评价】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指挥棒”功能持续显现
下一篇:我国高校国际科研合作趋势转头向下,警惕“小院高墙”的科技封锁
收藏 IP: 120.204.1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