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东校区有一片牡丹园,这几天进入了盛花期,吸引了众多师生过来欣赏。中国牡丹的栽培起南北朝,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了牡丹名字的来源,“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其花红故谓“丹”。
说到牡丹,大家马上会想到它的雍容华贵!描写牡丹的诗更是层出不穷,如白居易的“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李白的“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辛弃疾的“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等的描述均写出了牡丹花的“倾国倾城”的美艳。而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和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描述更是写出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说到牡丹,必须要提到同科同属的植物芍药!芍药开花时,很多朋友常把其误认为是牡丹的一种,实则不然。从刘禹锡的《赏牡丹》中“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作者认为芍药格调不高,唯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
从植物分类学角度上来讲,牡丹和芍药亲缘关系较近,早期分类中把二者同归到毛茛科芍药属。现在,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芍药属植物具有心皮厚、有花盘、雄蕊离心发育、胎座突出形成外珠被,以及染色体基数为X=5等特征,而将其从毛茛科中独立出来,并单独列为芍药科。由于牡丹和芍药有类似之处,故不少朋友常把把二者区弄混。本文总结了牡丹和芍药的差别(以下植物描述参考中国植物志)。
二者花期存在差别:牡丹花期相对较早,南方一般3月下旬到4月上旬开花,而芍药花期则相对迟一些,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从花期时间来看,基本上是牡丹盛花期过后,芍药才开始开花。在很多地方经常把牡丹和芍药种在一起,从而使“牡丹园”观赏花期看起来更长,实际上,芍药也可能做了较大贡献(上为牡丹,下为芍药)。
二者茎形态特征不同:牡丹的茎木质化明显,为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每年新枝都是从老枝干上发生;而芍药的茎木质化程度相对较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新植株都重新发生,故亦有“木牡丹、草芍药”的说法(上为牡丹,下为芍药)。
二者花形态特征有差异:牡丹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宽卵形。花较大,直径可达10-17厘米;花瓣5或重瓣,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波状;花瓣长5-8厘米,宽4.2-6厘米;花色丰富,有玫瑰色、红紫色、红色、粉红色、白色和绿色等(见以下图片)。
芍药花生茎顶和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苞片4-5,披针形;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花瓣数目也较牡丹(单瓣品种)多,为5-13枚。和牡丹相比,其花相对小一些,直径8-11.5厘米;花瓣倒卵形,较牡丹花瓣小,长3.5-6厘米,宽1.5-4.5厘米;花色也相对较少,常见白色和紫红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
从叶片形态来看:牡丹常为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卵形(偶见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而芍药叶片在茎上部和下部不同,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叶背多粉绿色,有毛或无毛(上为牡丹,下为芍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8 1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