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g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gb

博文

关于构建“黄帝内针学”的一些设想

已有 1578 次阅读 2023-4-21 22:5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三和书院刘力红教授在一次内部分享课上特别提到了黄帝内针相较于伤寒学在“学术上的不足”以及黄帝内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能够留下去的东西” 的话题,也即,①如何更好的提升黄帝内针的学术地位(影响力)和价值,②如何使该法脉传承久远且历久弥新?

这里就刘力红老师提到的“如何提升黄帝内针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话题做一下回应,相关分析如下:


 与“伤寒学”在学术上的地位相比,黄帝内针在学术上的影响力目前还十分有限。毕竟,前者(伤寒学)已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且已成为现代中医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独立学科。——按照熊曼琪的观点,伤寒学是以“《伤寒论》以及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为研究对象,以六经辩证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临床辩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专门学科(熊曼琪.伤寒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相较于《伤寒论》而言,黄帝内针在学术上目前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无论是从著作数、论文数或是从研究学者的人数规模来看,黄帝内针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短板,先不说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就连能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都十分的困难。

 当然,伤寒学也是在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时期的发展之后才形成当前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的,黄帝内针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黄帝内针要想在学术上有大的贡献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进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科建设的一些共性做法或通常做法还是可以参考的,起码学科发展的常规外在特征应具备,如:①学术团队和学术带头人,②教材和课本,③系统化的专业图书资料,④实践基地,⑤成果产出,⑥社会及学术共同体的认同等(以上,不一定正确,主要是为了抛砖引玉)。

 

关于如何提升黄帝内针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影响力,可以从战略与战术两个维度来考量(注:黄帝内针的临床与实务亦十分重要,限于选题,本次暂不过多涉及)。


1、战略层面

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用10-50年时间使黄帝内针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第二步、用50-150年时间使黄帝内针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黄帝内针具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潜力,个人有一观点,认为黄帝内针是中医学的“顿悟法门”。

  2、战术层面(示例)

首先应加强内部建设。

如:①内针行业标准建设,②内针执业规范制订,③内针从业自律规则拟定,④内针人才库建设,⑤内针医案库建设,⑥内针培训流程与进阶条件设计,以及⑦内针典型医案与内针心得(含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与传播(出版),以上,可依托黄帝内针行业协会/研究所/教研室/研习社及各地的黄帝内针读书会/学习营等协同配合、共同完成;

 其次,亦可参照当前的学术/学科发展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建设。

可按照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独立性以及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等维度进行“查缺补漏”;也可结合学科评价的核心指标进行相关针对性的建设,如:①增加相关图书的数量,50-100本以上;②增加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硕博士论文等),500-1000篇以上;③加强相关学术人才的培养和互动,进而形成高效的学术共同体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圈,10个以上的专门研究机构和100位以上的专业研究学者;④加强与其他学术组织和学术出版机构的交流/互动,如:学术会议不少于1-3场/年;等。(以上,需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总体原则应该是质量优于数量)


附件1、黄帝内针学(大纲)

 

上篇 

第一章  黄帝内针的缘起(法脉传承、“人人知医、天下少病”、内针广传…)

第二章  黄帝内针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第三章  黄帝内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四章  黄帝内针学的研究方法

 

中篇 

第五章  黄帝内针的理法方针

第六章  黄帝内针的常见技法(针法、指法、灸法、刮痧)

第七章  黄帝内针的实施器具

第八章  黄帝内针的“识症”

第九章  黄帝内针的“调中”

第十章  黄帝内针的“感”与“明”

 

下篇

第十一章  黄帝内针的通常适用症和优势病种

第十二章  基层常见50-100种疾病的内针处方思路

第十三章  黄帝内针典型医案分析

 

附录

内针三十六穴

内针人物小传

黄帝内针践行人  刘国彪

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初稿14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5104-1385182.html

上一篇:何谓学派?
下一篇:鉴古知今: 从古代及近现代中医教育看新时代青年中医人才的培养(二)
收藏 IP: 221.222.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