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chich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chichun

博文

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讨论 报告人:梁颖

已有 741 次阅读 2023-12-2 20:4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主讲人:梁颖

地点:腾讯会议

时间:2023-12-03 上午10点

简介: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碳中和有两个路径,减排和增汇。目前各国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减排措施上,对增汇手段的重视不足。负排放即增强碳汇能力已成为必要的行动,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1]。湿地碳库的规模和稳定性是湿地发挥碳中和作用的关键,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难点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表明,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湿地碳库的形成、扩张或收缩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目前缺乏覆盖全国范围的湿地钻孔记录数据,以研究国家尺度湿地碳积累的模式和机制。因此,当前的湿地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土壤碳库的演变机制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湿地碳库的稳定性和调控机制[2],对于湿地碳汇估算的研究面临以下关键问题:

(1)目前湿地的卫星遥感多光谱数据较多,但缺乏使用无人机多光谱采集的高分辨率数据。通过多光谱图像提取相应波段信息得到叶绿素浓度信息可以估算生物量,从而间接计算湿地植被碳固存含量。提取叶绿素浓度的多光谱波段信息是一种近似方法,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反映植被的叶绿素含量。间接估算湿地植被碳含量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壤有机碳含量、湿地植被类型的变异性等。这些因素也会对最终的碳含量估计结果产生影响。如何解决间接估算产生误差的问题?

(2)如何探究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对湿地碳库的影响对湿地碳汇进行估算只针对当前气候下的碳汇能力,但未来气候变化对湿地碳库的影响仍然不确定。如何对湿地碳储量进行一个动态建模,模拟湿地碳库的变化过程?

(3)不同湿地类型碳累积速率不一样,如何研究湿地碳累积的模式和机制研究湿地碳汇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全面的湿地钻孔记录数据,这导致对不同湿地类型的碳累积模式和机制缺乏确切的了解。湿地钻孔记录数据是指在各地湿地地区进行的钻孔勘探工作所得到的记录数据。通常包括钻孔位置和标识、钻孔深度和岩土层描述、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性质(pH 值、电导率、溶解氧、主要离子浓度等)、土壤样品的物理性质参数(粒度分布、含水量、孔隙度)、湿地生物学数据(植被调查、动物物种记录等)。由于缺乏覆盖全国范围的湿地钻孔记录数据,目前较多湿地的碳累积的模式和机制得不到确定。故进行湿地碳汇估算的研究,需要对土壤特性研究、植被类型研究、水文条件研究、气候条件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长期的实地观测和实验研究。对湿地的碳汇进行估算,需要克服数据不足的问题以及进行综合的实地观测和实验研究。此外,还要深入了解湿地的土壤特性、植被类型、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碳汇的影响机制,重点要关注土壤碳库的演变机制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

(4)如何研究湿地的稳定性和调控机制?研究湿地的稳定性和调控机制面临复杂性、数据获取困难、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难点。克服这些难点需要跨学科的合作、长期的数据监测和综合分析方法的应用,以获得对湿地稳定性和调控机制更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焦念志. 研发海洋“ 负排放” 技术支撑国家“ 碳中和” 需求[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02):179-187.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10123001

[2] 裴理鑫;叶思源;何磊;赵广明;袁红明;丁喜桂;裴绍峰;李雪;王法明;Edward A.Laws. 中国湿地资源与开发保护现状及其管理建议[J]. 中国地质, 2023, 50 (02): 459-47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3120-1412184.html

上一篇:题目:蛋白质语言模型 (张守昌)
下一篇:数据驱动的加速设计策略的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活性预测 (张守昌讲)
收藏 IP: 183.225.5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