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水利救国”一词的提出者、《水利救国论》作者、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先生事迹介绍

已有 4102 次阅读 2021-12-20 14:43 |个人分类:水利水资源|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水利救国”一词的提出者、《水利救国论》作者、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先生事迹介绍

                                                                       陈昌春

      据网络搜索,“水利救国”一词,字面严格意义上的最早提出者,可能是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先生。

      《水利救国论》作为《河海周报》的时评,发表在该刊1925年第13卷第1期,作者为汪胡桢。

      

image.png

image.png

      有网文介绍,“汪胡桢一生诠释了‘不忘初心‘”( 2020年1月12日。南京尹引朋友圈微信转发:“‘精微阁杂谈去年九月十八日文章:《我们走在大路上》为央视一套晚上八点档节目,昨天第四集《起宏图》就谈及治理淮河,谈及佛子岭水库,谈及茅以升、钱令希、黄文熙等专家,但就是未提及汪胡桢。”尹引说:“‘不忘初心’是句非常热的话,而汪胡桢一生所做的事就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不忘初心’。汪胡桢二十年代立志‘水利救国’,三十年代因政府没有经费‘导淮’,赋闲而办乐居房产公司,成为南京最大的开发商,但汪胡桢没有贪图享受,始终未忘使命,心系水利。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如此,只是现在的人也许没有认识到其价值,疏忽了这样绝好的典型。”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071635f0102ywzg.html)

附1:http://lib.hhu.edu.cn/news/show-1151.html

     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联合举办《河海走出的科技大家——一代水工汪胡桢》讲座

                                                               2021年4月25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校史人物的爱国情怀和水利精神,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联合举办《河海走出的科技大家——一代水工汪胡桢》讲座,讲座由档案馆、校史馆副馆长张毅华主持。

本次讲座从汪胡桢创建南京乐居房产公司谈起,主要讲述现在基本保留完好的梅园新村、复成新村、桃源新村等民国老新村的开发与汪胡桢的关系,同时也介绍了汪胡桢在抗战时期提出的“水利救国”思想和新中国成立后治淮成就。汪胡桢先生1917年毕业于我校前身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我校首届毕业生,是中国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主持治淮技术工作,他负责设计、施工、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大型连拱坝——佛子岭水库。

      主讲人尹引,南京城市史研究者,"微南京丛书"策划人,近年致力于一代水工汪胡桢和民国南京房地产的研究。对谈嘉宾张元卿,近年来致力于城市田野调查和微观史学研究。

           

图1 报告会现场

图2 提问环节

附2:http://jx.zjol.com.cn/05jx/system/2006/04/25/006589050.shtml

                                    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之子捐文史资料给市文化局

                                               jx.zjol.com.cn  2006年04月25日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


 汪胡熙老人(中)正在展示父亲当年所获的“宣统元年嘉兴府秀水县一区公立南湖初等小学堂”的毕业证书。N记者 李剑铭 摄

  “我已经81岁了,患了糖尿病,这次回家是想把父亲的有关资料亲手交给家乡人民……”今天上午,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的儿子汪胡熙带着父亲留下来的50多幅照片和170多件文史资料回到家乡,把它们捐献给了嘉兴市文化局,成为即将开放的汪胡桢故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上午,随着捐赠文史资料的一一打开,引来了一阵阵惊喜和赞叹:从清朝宣统元年嘉兴府秀水县一区公立南湖初等小学堂毕业证书,到有蔡元培盖章的民国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签署的委任状;从和当年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到伏案工作的家常生活,以及500万字的《现代数学工程手册》等珍贵书籍……220多件见证和记录了嘉兴籍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生平和当年生活工作场景的珍贵文史资料,一一回到了家乡人民手中。

  面对晚报记者,汪胡桢先生的儿子汪胡熙深情地回忆起当年自己在嘉兴时的生活:在梅湾街念完小学一年级后,就随父亲到南京和上海等地,很多时候,嘉兴的家经常只剩祖母、母亲等几个女人。虽然因为父亲忙于工作和儿女们相处时间不太多,但是儿女们非常了解父亲对家乡的感情。在整理出父亲的这些珍贵资料后,决心趁自己还能行走的时候亲手把这些资料交给家乡人民,希望父亲的故居能早日开放。汪胡桢先生的孙女汪大同此次特地请假陪同父亲从北京赶到嘉兴捐赠,“我3岁时离开嘉兴,已经有20多年没回家了,这次回来感到特别亲切,我想等祖父的故居开放后,我们经常回来看看。”

  嘉兴市文化局工作人员认为,汪胡桢作为嘉兴籍的著名文化名人和水利专家,这些文史资料对嘉兴来说非常珍贵。同时,因为文史资料中的照片及任命书都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有关,也使这些资料更具史料价值。随着这批文史资料捐赠到位,汪胡桢故居也将尽快开放。

  链接:汪胡桢,嘉兴人,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二中学(今嘉兴市第一中学)。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赴美国留学,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淮河水利工程局副局长,治淮委员会委员兼工程部长,佛子岭水库工程总指挥,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总工程师等职务。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汪胡桢先生是我国现代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他领导修复钱塘江海塘工程。主编了最早的大型专业工具书《中国工程师手册》。他所主持建造的我国第一座大型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工程——佛子岭水库大坝,开创了连拱坝在我国水工建筑史上的新纪元。1956年至1960年,又主持我国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库的施工。晚年,他致力于水利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水利专业人才。因为在治理淮河、太湖等方面的杰出成就而拥有“连拱坝之父”的美誉。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晚报记者 沈爱君  编辑: 陈标

附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867132594172463&wfr=spider&for=pc

                               探访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故居,他是中国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开拓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1317376.html

上一篇:江河里的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兼论黄万里先生博士论文“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下一篇:“历史不能假设”的词语出处是什么?
收藏 IP: 180.110.26.*| 热度|

2 史晓雷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