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越来越受欢迎。由于很多野生食用菌和毒蘑菇形态上极其相似,很难区分,因此,误采误食而引起的蘑菇中毒事件频繁发生,也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了至少1200多种有毒蘑菇,已报道100多种蘑菇毒素。这些蘑菇毒素在化学结构上有显著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毒性或活性。它们可以引起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溶血症状和肝肾损害等多种损害,甚至引起死亡。尽管如此,许多毒蘑菇及其毒素仍不为人所知或者尚未得到充分的调查。此外,对蘑菇毒素的检测方法、毒理学研究和救治措施的研究还很有限。
基于此,Toxins 特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赵志勇博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海蛟博士,合作创建特刊“Advances in Poisonous Mushrooms and Their Toxins (毒蘑菇及其毒素的研究进展)”。本特刊重点关注毒蘑菇及其毒素的最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毒蘑菇分类、蘑菇中毒调查、毒蘑菇毒素的发现、检测方法、代谢、毒性机制和治疗措施等。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9月30日
客座编辑
赵志勇 博士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多个项目。主笔发表SCI论文21篇 (H-指数22),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4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排名第4)。2018-2019年在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 (BfR) 从事食品安全毒理评估研究。
研究领域:菌物质量安全与控制、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估。
李海蛟 博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究员,硕导。一直专注于毒蘑菇多样性、毒素检测、中毒机制、临床救治、防控策略和科普宣传等蘑菇中毒防治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全周期研究。10余年来参与国内2000余起中毒事件处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次;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发表大型真菌新种近100种;共同主编科普专著4部。
研究领域:毒蘑菇多样性、毒素检测、毒理学。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26492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toxins
Toxins 期刊介绍
主编:Jay Fox,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SA
期刊主题涵盖了由生物体产生的各类毒素,如真菌毒素、细菌毒素、植物毒素、动物毒液等,以及各种毒素检测技术、产生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等。
2023 Impact Factor:3.9
2023 CiteScore:7.5
Time to First Decision:20.3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9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8 0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