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y642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ty64211

博文

时空涟漪(七)

已有 395 次阅读 2024-4-26 09:46 |个人分类:宇宙问|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人们在进行时间和空间测度时,由于不存在绝对的时间标尺,以及长度标尺,只能自己先定义一个基本的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如基本的时间单位:秒和基本的长度单位米。然后寻找适当的途径和工具进行标定,只是这个途径和工具本身还是在不断进步或说发展中。

由于上世纪一个科学伟人的发现,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不仅是最大的,也是固定不变的,因而被有人建议可以作为时间的测度标准,然而,光速不变的基础是时间标尺的绝对性,如果时间标尺还在修正的话,虽然光速不变,但所测度的光速还是在变,同时,长度测度的标尺-米的定义由于是使用光速的定义,故而好像有点循环定义的嫌疑。

就光速最高且不变的现象,人们并未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机制或逻辑,同时也存在用其作为测度时间和长度的标尺的技术基础,以及逻辑合理性。同时,虽然说存在普朗克时间,以及普朗克长度,但后者是以前者作为基础的,而普朗克时间存在的基础和依据又是什么,人们依然是不得而知。

既然存在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长度,那么这二者是否可以作为时间和长度的标尺呢?

在标定过时间尺度的基础上,人们对时间进行了测度,在进行时间测度时,为了使用方便,通过观天,人们进行了时间标尺系统的简并,比如分、时、日、月、年等,只是这种时间标尺的简并,相互之间并没绝对的联系,因而就只能进行近似、大致的换算,这样,其精准性只能能说是要打一定的折扣的。比如地球绕日一周被定义为一年,约需365天6时9分10秒,反映在日历上,平年365天,4年一闰年为366天,100年只闰97年,即使如此,随着时日的增长,还会出现错位,因为,地球绕日一周的时间本身就是有变化的且变化的幅度也各不相同,同时,绕日一周约需365天6时9分10秒也是一个均值,而非是一个精准值。

此外,人们常在说某个系外天体距离地球的远近时,都说是几多光年,那么这个光年的年是多少地球日呢?365?366?宇宙打大爆炸约30万年后发生光解耦,才有光,这个年是从哪里来呢?那时不仅没有地球、太阳系,更不要说是银河系、星系团,甚至连质子、中子也没有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6106-1431480.html

上一篇:时空涟漪(六)
下一篇:时空涟漪(八)
收藏 IP: 116.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