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宏的聚焦解决之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luo Using SFBT to do my work, and do more what works.

博文

对“人人皆可做圣人,其实被误读了”的思考

已有 4935 次阅读 2016-8-7 09:15 |个人分类:焦点心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焦点解决

     “人人皆可做圣人,其实被误读了”,按照杜维明的观点,我们只接受了一个命题的一半,即阳明告诉我们人人皆可成为圣人,但另外一半是任何一个人永远没有办法成为圣人。他说到,即便孔子尧舜也是有遗憾的。而这其中的奥秘必须用另外一个观点来补充,即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


     同时杜维明认为,儒家的最高价值是让自己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体现就不是最高价值。据此,我们可以说,每个人每件事都有他神圣的一面,或者说神圣的意义


     这段话让我有点茅塞顿开的味道。联系到了焦点解决中的一句名言,人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这句特别正能量的话在操作的时候是有不少困惑的。一个被问题困住的人,怎么就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是专家为什么还要找我们?基于这样的困惑,我们后来把这句话进行了调整,变成了人人都是自己生命经验的专家,这样说似乎不容易遭到质疑了,但还是有问题,一个人是自己生命经验的专家和解决问题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我们这样文字上的修改和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有什么关联的。后来自己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描述又进行了修改。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们是协助当事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这样的双专家描述一个最大的转变就是,不再孤立地看待当事人,而是把当事人放在对话系统中去理解。双专家则体现了谈话双方在解决问题上的平等性。


      此刻学习杜维明的观点,自己的一个领悟是,我们在焦点解决中所强调的专家,更多的是把我们的关注点放在系统的哪个点上。换言之,这里的专家可能代表了两层含义。第一,我是专家,所以我必须对解决自己的问题负责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唤醒当事人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第二,我是可以成为专家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即唤醒当事人的能动意识,向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学习,向外部专家学习。而学习的过程则是一个明确目标,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


      顺而推之,由对杜维明这个观点的理解,自己对焦点解决生活化的意义和价值似乎也会清晰起来。推广焦点解决无形中在倡导这样一种信念,我们需要让自我的这种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动能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觉察和有所体现。这也是我常说的一句话,解决任何问题的核心,就是先搞定自己。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自己首先要担当起解决问题的责任,多问问我能做什么,而非总是在期待别人先做些什么。我们的能动意识则需要体现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上,我们自己信奉的信念必然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左右着我们的言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16-995015.html

上一篇:对组织心理学服务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对当下追求的自省
收藏 IP: 122.235.137.*| 热度|

3 武夷山 邓飞 wangbin608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