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油 偶一为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q

博文

划时代之“最后的博文” 精选

已有 5134 次阅读 2009-9-10 10:48 |个人分类:大学漫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青水洋“最后的博文”如一道闪电,瞬间将科学网博客天空映得透亮。我确信,上海交大杨汝清教授本人也将与他所列举的众多精彩无与伦比的墓志铭及其主人一道,共同汇入了“天国”的星空,成为了真正的明星。在网络世界里,对一切的一切,越是年青,越是晓畅,相信绝对不会发生“青水洋是唱什么歌的”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台湾有一所大学是佛教界人士创办的(与大陆的‘佛学院’性质不同,仍属‘普通高校’范畴),若干年前在厦门召开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该校一位教授发表了这样一个观点:因高科技而诞生的网络(他称网路)世界,不仅没有进一步削弱宗教的神秘性,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某些宗教(如佛教)关于存在与虚无、空与色、今世与来世的某种联系。他举例说,你看,打开电脑,你可以看到的找到的,关闭电脑电源,什么也没有,哪怕你拆开电脑所有部件细细检视,你曾看到找到的,仍然是什么也看不到找不到。顺着电流、光纤去找吗?你依然是什么结果也不会有。而四十年前传播学泰斗加拿大人麦克卢汉关于“电子技术将改变我们生活的一切”的预言,今天已经实现,包括人们对“身后事”的考虑与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水洋“最后的博文”寥寥数语,便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科学网网友们近日自发的悼念行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一位普通的大学教师,六十五年的现世人生,在生命最后的一年里,在虚拟世界里的科学网上,寻找到了自己最后的归宿,将“最后的博文”早早写下,嘱托后人在那一刻送上自己的博客,完成了人生最精彩的谢幕仪式!我确信,杨老师周年忌(祭)之日,亲友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再次点开“最后的博文”,重读一遍该文以及当时网友们的悼词悼文,一定依然是热泪盈眶情不能己。
“最后的博文”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还在于她提醒了所有的网友与博主们,“我的‘最后博文’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奉上?”曹广福曹大侠的发问与思考,道出了许多博主内心深处一个欲说还休的共同心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论是东张西望,还是仍在埋头苦干,亦或是踌躇不前,还能够在今日网络世界里时不时自主地留下“身影”,可见上天待我等不薄,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三十五岁,不管怎么说,杨老师虽未尽天年,也已接近六十年前中国人平均寿数的两倍,就今日中国人平均寿命而言,我的父母都远远超过,故有人说秦某人有长寿基因,可打我出世,就没见过自己的祖父母与外祖父母,他(她)们都死于民国,去世的年龄没有一人超过五十。如果以隔代计,我岂不是继承着确定无疑的短寿基因?时也,命也,并非全是妄言。
让我们举双手欢迎“身后”网络时代的到来吧,大地上的墓园即使如上海人那样精打细算(参见我的博文:音容宛在:中国人生命的世代交替),一个人总要占有若干,人类最终的选择,应该就是在虚拟世界里留下身影。杨老师的选择,也必定是未来所有人的选择(当然,写不写最后的博文那是另一回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位姥姥抱着孙子一边操控着无线鼠标,口中唱着这样的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看大戏……随着外婆鼠标的敲击,画面上依次走来了姥姥的姥姥,爷爷的爷爷……他(她)是那样的可亲,那样的慈祥,正在用孙子的孙子还听不懂的话语在祝福在歌唱,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我坚信!
今天是教师节,杨汝清老师已经不朽。
呜呼,尚饷!


悼念远行的博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8-254667.html

上一篇:儒林小史:我的一首烂尾诗
下一篇:“乱七八糟”话予新生知
收藏 IP: .*| 热度|

8 武夷山 蒋新正 储诚进 王号 杨秀海 周春雷 苗元华 李学宽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