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关于研究生课程的思考 精选

已有 9642 次阅读 2023-9-26 10:36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关于研究生课程的思考

王德华

 

每年给硕士研究生授课,都会有些体会和思考。虽然像研究生课程的知识讲到什么程度等困惑一直存在,但同时作为研究生导师和授课教师,有些直感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始终认为研究生教学应该以能力培养和训练为主,无论介绍一个概念、一个学说、一个理论、一项研究等,都要始终贯穿能力培养,其中思考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等是很重要的。如一个新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提出者的研究背景是什么?新概念有什么意义?对学科发展有哪些促进?介绍一项研究,研究背景和理论意义是什么?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如何提出的科学问题?如何设计的?有哪些新的实验方法?如何解读数据和图表?主要结果和结论是什么?对学科领域有哪些贡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等等。研究生阶段,都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分析能力,只要有求知欲,主动去查阅文献、书籍,知识很容易获得。但有科研经历的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就会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也会打消学生自己阅读时的一些疑惑和不肯定性。

昨天是今年研究生课程的第一次研讨课,安排了3个组汇报,有一个组是4位同学轮流汇报,4人合作完成了海洋哺乳动物的适应(以一篇综述文章为主线),有介绍概况、有介绍形态和行为适应、有介绍生化和生理适应等,有图、有数据,有分析。尽管有些细节、方法、参数等,研究生不一定都能够理解清楚,但整体内容上,对于海洋哺乳动物面对压力、食物、氧气、渗透压、体温调节等等生存挑战,从形态、行为、生理、生化,甚至分子等层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在讨论环节,我有意识从多个方面引导提问,如海洋环境对于哺乳动物的主要压力是什么?食物如何获得?潜水深度、潜水时间由哪些因素决定?海洋环境的水温为什么是一个影响因素?渗透压如何调节?肾脏功能如何测定?代谢率如何测定?海洋哺乳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鲸类如何一边运动一边睡眠?动力学模型在动物运动分析中的应用,等等。这样让学生真正理解动物生理生态学关注的两个主要方面:生存和繁殖功能。面对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动物如何在行为和生理等方面进行适应性调节,哪些是在生活史周期内的适应调节,哪些是物种进化上的适应性调节。哪些规律有普遍性,哪些是物种特异性,从适应性趋同和适应性趋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理解整合生态学(整合生物学、生理学、动物学等)integrative ecology (biology, zoology,physiology)的“整合integration”含义。虽然讨论时间远远超过了5分钟,从大家的眼神看,大家还是喜欢这种讨论的。我也觉得根据学生讲述的知识,有意识有目的去讲解科研的思路、分析方法等等,应该是最有效的。

另一组讲了昆虫的越冬策略,从生理、生化、分子等不同层面展示了昆虫的越冬方式,知识很综合,信息量很大,所以大家讨论的时候,讨论了昆虫越冬的滞育、超(过)冷却点的意义和测定、抗冻蛋白的功能、一些基因控制的酶分子功能的分析等等。同样,昆虫作为变温动物,面对冬季低温胁迫时,会做出哪些方面的调节?进一步说,全球气候变化会对昆虫的越冬有哪些影响?

还有一组讲了一个课题设计,根据课堂上讲的“现象pattern –提出问题question(s)- 提出假说hypothesis -预测 prediction – 实验设计 experimental design ” 的步骤,思考了关于有些鱼类为什么在面临天气骤变时会有聚集现象这个有趣的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研究生需要掌握的,不少学生对于假说hypothesis 是一个idea或一个解释一直不是很理解,很容易与prediction 混淆。

再回到研究生课程学习上来,这样通过思考训练,是不是应该比单纯的教师满堂灌效果要好一些。我始终觉得,研究生需要的是能力培养,是思维训练,需要做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训练。

课程教学思考,记录下来,交流和请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403878.html

上一篇: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疑惑
下一篇: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动物学家和鸟类学家郑光美院士
收藏 IP: 222.129.0.*| 热度|

21 刘立 赫荣乔 王安良 郑永军 周忠浩 王从彦 崔锦华 彭渤 杨新国 冯兆东 孙颉 郁志勇 姚伟 苟清平 唐小卿 蔡宁 卫文强 孔玲 张左兵 彭真明 guest895255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