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源:民族-文化-专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LHyh 普提树下证道:普为教,提为研,教研相壮。

博文

短暂的授课经历 精选

已有 7403 次阅读 2013-11-11 22:55 |个人分类:问源-专业|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化学, 实验, 无机

短暂的授课经历

 

今天科学网的一篇博客天平失去平衡后,为什么不是一直倾斜下去?勾起了我2000年硕士毕业后初登讲台的备课记忆。

2000年还属于高等教育扩招刚开始的阶段,高校非常缺少教师。一些高校招刚毕业的硕士生,都许诺给一套房子。7月份面试时校人事处的领导也曾领我去参观之前引进硕士的住房。于是就签了协议,领了《无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并利用暑假搜集了不同类学校的几本《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也简单的对照浏览了一下,权做预备。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的定量离不开天平的使用。课程开始不久,就要指导学生了解与使用一种物理天平。我读研时真没用过物理天平,一般的粗称用托盘天平,精确称量用电子天平。

若让我这个排斥物理的人讲明白托盘天平的罗伯威尔结构可能很勉强。但物理天平比托盘天平简单,是最经典的双盘等臂机械天平,是等臂杠杆平衡原理的直接利用。

潜意识里总有一种感觉:越简单原理变成的机械越不能傻瓜操作,越复杂原理变成的机械反而越能简单使用。那时又年轻好胜,怕在课上被学生问住,所以备课比较认真。翻了翻实验教材和《普通物理》,也看了几篇文献。上课前还先到实验室操作了一下实物。总之对天平有了一定的认识:

概念上的天平,一旦打破平衡,是应该一斜到底。但实际上人们制造天平是为更易使用,所以一般天平用进行限制,使其有最大倾斜程度,普通台秤有个可使台秤在搬动时标尺杆不乱动。

都能限制天平的一边倒,是使天平无法过度失衡的刚性限制,所以在我的潜意识中被通称为刚性阻尼器

实际的物理天平与概念上的天平不同,为抑制其过度的倾斜都有第三个力臂。其中最常见的第三个力臂是与横梁一体的悬臂,平衡时其重心与天平的中央支点保持竖直一线,平衡时的作用只是压迫支点,损伤刀口。在天平倾斜时,悬臂的重心偏离竖直线,通过重力产生恢复力矩,可使天平不过度失衡,按自己的理解,我称其为纠偏裁判力矩。

第三个力臂的重心可通过重心砣调节,理论上重心砣可以更下、更重以使天平更快止倾,但这个东西又与天平的感量相关,又称为感量砣。所以物理天平的第三个力臂虽然是上帝之手,但也必须中庸

。。。。。。对天平的认识,是那段短暂教学经历中的一点儿收获。

那段教学经历之所以短暂,是因为新学期开始不久,我就知道学校承诺给的房子没戏,校方说2000年后上面的政策不允许再分房。可以不承诺,但承诺了不兑现,以我的性格,断不会接受。

只能先打电话请求我硕士培养单位,先扣着我的档案,不要发档案到这所学校。但天平的另一端还有学生,教师辞职应该至少提前一个月,使授课任务有人接替。因为大扩招后师资的紧张,所以我认真授课到学期结束,在判完试卷,寒假时我离开了那所学校。

2000年是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反复播放的时候,受天地之间有杆秤。。。。。。那首歌影响很深。

首先,实验课应该强调安全,那一学期,曾跟学生强调实验试验的不同;曾问若眼里进了碎玻璃该怎么办?等等。

其次,实验课应该强调创新思维,先声明创新成绩占该课的30%(是我能掌握的极限),向学生言明若能找出教材中的错误或我授课的错误,我会给额外的创新加分;也曾设计了十多道没有固定答案的创新题卷,早早发下去,让学生开卷慢慢答,只要求不能雷同。在评卷标准上,任一道题,任一处有可取处,即会给不错的成绩。

第三,创新思维,设计完善后应该在随后学期的实验课中进行试验。。。。。。

 

许多年后,我曾再次尝试进入另一所大学,去继续我的教学理念。但十多年来中科院系统的职称改革只有聘书没有评定证书。去前校院领导曾承诺我的副高职称至少不会降,可到岗不久又必须签中级聘任合同,我选择拒签走人。。。。。。

这两次择校经历,对我影响很大。第一次择校失败,打零工之余我不得不读了博士;第二次择校失败,我不得不做了博士后。我档案中参加工作时间不是原本的2000年,而是2002年。那以后,学校已是畏途,我决定科研的业余兼做一些不上讲台的教育努力。人生的天平,同样有“刚性阻尼”,同样有第三力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6693-740985.html

上一篇:牧区盐俗的科学品读(二)
下一篇:是不是该先谈如何“买断”?
收藏 IP: 210.73.59.*| 热度|

12 曹聪 蒋迅 韦玉程 李伟钢 钱玉忠 王枫 霍彦波 文克玲 徐传胜 biofans chenhuansheng lixuke200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