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也谈研究生科研“烂尾楼” 精选

已有 7224 次阅读 2022-9-27 07:5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科研“烂尾楼”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指第三年毕业季研究生工作已全面铺开,有进展或接近尾声,但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而使论文质量无法保证或留“尾巴”的情况。对此,导师们也很无奈。

“烂尾楼”的产生原因及后果

博士生毕业要求必须有SCI论文发表,且课程少,学制灵活。硕士生通常学制三年,课程较多,若不能按时完成论文,就会出现“烂尾楼”。

硕士生第一年课程学习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根据培养计划,要修满32学分。这其中有雷打不动的政治课,外语课,也有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每周除去上课,还要参加组会,阅读文献,做读书报告等。第二年开始进入论文阶段(开题,讨论方案,开展实验,累计数据,分析整理)。第三年总结实验,撰写论文。因此导师能安排学生论文的时间只有1-1.5年。第三年的上学期是出现科研“烂尾楼”的高发期。这个时期很多学生开始找工作,思想难以集中。许多招聘会都是在“十一”前后开始,直到年末。一些学生这期间离开实验室,导致实验中断,产生“烂尾楼”。

对于想做科研的学生,不必担心。“烂尾楼”易感学生多为混文凭者(工作拖延,对科研不感兴趣等)。

“烂尾楼”的后果不言自明。谁都不希望半途而废。半截子工程谁都不愿意接手。烂尾楼是对资源的浪费,投入的“打水漂”及机遇的丧失。

“烂尾楼”解决之道

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军,我想多数导师们对此应该有共识。导师申请的课题要靠学生完成,导师的科研抱负要靠学生实现。没有学生,导师的项目无法完成。而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项目学习本领,完成学业。

导师都希望一入学就能掌控学生,希望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接触研究课题,熟悉本领域情况。

现行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应从国家,学校,导师,研究生几方面做起。

1.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应给导师更多的自主权。不能一年级想抓抓不着,三年级想管管不了,只有二年级管的着,还得看碰上什么样的学生。

强化研究生管理。论文是研究生完成学业的标志。规定论文达不到学位要求,即使找到工作也拿不到学位或延期毕业(因找工作耽误论文,责任自负)。

2. 国家应对单位招聘期限定在每年3-8月份,防止用人单位早下手抢人才以扰乱军心。9-12月是失控期。即便学生想好好做实验,但看到别的同学都去找工作,怎能让他们心无旁骛淡定做实验?

3.课程可以精简,学分也可压缩。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创造知识。通才培养是本科生阶段的任务,研究生应该是培养某一领域的专才。专才的科研领域通常比较狭窄。理论课重点补充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最新文献。应加大读书报告的比例。通过具体的文献学习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有些公选课既然不能取消,可否采取灵活方式,甚至三年级选学也无大碍。这样腾出更多的时间做论文。

4.对于完成论文来说,只需要掌握与研究直接相关的技术即可,没有必要开设过多的技术课。技术可通过老生带新生的传帮带完成,而不是靠课程。

5.调整培养计划,将3年压缩为2.5年(导师自己心中把握),先紧后松留有余地。将论文框架提交时间提前至10-11月份。有了论文框架,导师可以把握进度(进展情况,还需补充什么,距离学位论文还差多少等),有针对性进行指导。第二年最为关键,也是导师发挥作用的最佳时间段。学生这时可以全身心投入,导师要把握好这一年。导师要鼓励学生在学期间出成果。鼓励研究生小题大做,具体完成一个小故事,而不是做大课题面面俱到。这需要开题时师生双方的充分讨论。

6.学生自己要做好个人计划,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7.研究组的学术氛围和风气更重要。学生在什么样的氛围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在一个科研氛围浓厚,比学赶帮超的环境里,懒人也会被推着向前。而一盘散沙的环境里,想做科研的也会失去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356975.html

上一篇:基金申请书把握的度
下一篇:忽悠与创新
收藏 IP: 183.63.102.*| 热度|

13 陆仲绩 褚海亮 汪运山 汪凯 王涛 何应林 徐芳 王亚娟 曹俊兴 雷宏江 郑强 蔡小宁 李哲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