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堂感想(二)

已有 2225 次阅读 2019-5-15 08:58 |个人分类: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程感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Pyyhon, 感想

文/2018级统计学屈睿

 

回忆与张忆文老师不到一学期的接触,时间虽短,却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在张忆文老师的课堂上,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课本中干巴巴的知识。当然,首先,在课堂上,我们学生最主要也最重要的是接收知识。在张忆文老师的课堂上,我也自然得到了许多知识,但却不仅限于课本。比如,互联网+课上,张老师自行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占据其讲述内容的很大部分,再加上极具吸引力的相关视频,我们的知识来源更广了,内容也更丰富充实了。

其次,张老师让我们发现,原来一门非专业课也能让学生如此专注。互联网+python,两门看似是在大学中昏睡过去的课程,却在老师的教学下,变成了两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向老师提问的活跃课程。这样使学生自觉自发接收知识要点并表现出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实在是校园之清流,之奇葩,十分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借鉴与使用。

另外,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无论是定点准时点名的规则,还是对于期末分数尤其是平时分的不放水、不掺假,还是对于实验报告命名及内容的规范,这样在每件小事上都保持规则化、标准化的严密严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大环境、大氛围中所缺乏的。

的确,一个严谨的态度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也很有用的。但是,是否有时候过于严谨了呢?例如,在一次第二节互联网+刚上课时的点名中,老师在叫到我班一女生的名字两遍,无人回应后,马上标记该学生为旷课。其实,她只是课间上厕所耽搁了一会,甚至在点名结束前就回到了教室。最终的结果是,她在教室听了五十分钟自己“旷掉”的课。也许老师认为我们就应该在上课铃时马上回到教室,这也的确是我们学生该做到的。但是,偶尔的不可协调的突发情况能不能得到一些特殊处理呢?如果老师认为这会是一个坏的先例的话,请大不必担心,并没有那么多蹲位让我们占着来逃课。

除此之外,我对老师还有一个衷心建议,那就是希望您能再钻研钻研说话这门艺术。您可能有感受到学生中有人对您有某些不满的情绪,那老师是认为为什么呢?是课程对我们这些文科生、哲学学生来说太难了,我们学不会就怪您吗?我想不是。哲学中也有很多不亚于python难懂程度的课程,我们也一知半解,但我们从未表现对老师的不满。是我们学生自己娇生惯养,脾气暴躁,看谁都不顺眼吗?我想也不是。也许,您有时并没注意到,或者您认为您说的话没什么,但却确实让我们讲台下的学生十分难受。可能是我们太敏感了,但面对一届一届越来越敏感,越来越个性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做出自己的改变。当然,如若老师认为这并不是问题,或者根本不该改变自己来求得解决,那请不要将我说的话放到心上。

最后,衷心感谢张老师谆谆教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179091.html

上一篇:《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堂感想(一)
下一篇:《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堂感想(三)
收藏 IP: 218.104.133.*| 热度|

6 郑永军 李毅伟 杨正瓴 吴斌 韩玉芬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