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tig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osetiger

博文

关于科研界集体平庸的疑惑

已有 2921 次阅读 2014-5-19 12: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集体平庸

   作为一名选择在国内读博士的2货,本就该对其中遇到的种种状况有心理准备。然而对于四年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我还是无法不懊恼不痛心不思考。四年来我深感自己在科研方面的提高极其有限,四年前我对于科研的认知是朦胧的,而现在科研给我的感觉是冰冷的。在这个号称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上,我能看到的是导师在忙着拉项目,学生则不是处于放羊状态就是沦为完成项目的苦力。在所有遇到的现象和问题上,很难有机理上的探讨,因为机理不重要,思考也不重要。在整整四年内,没有老师会向你推荐一本对专业有益的书,也很少向你推荐经典的文献,事实上其中的很多老师可能并没有系统的读过专业书。在这里,人们普遍信奉的是,干活,堆叠数据,加上985重点平台的种种资源,就可以形成一篇SCI。当你在撰写小论文因为讨论不深刻而发愁求助时,得到的回应竟然是“我也不懂”。在陈列着经典论述的顶级杂志上(我领域顶级杂志影响因子3.9),我们的名字从未出现过,直至现在看来,仍是遥不可及。我现在迷茫了,我们处于集体平庸的境况下,到底问题出在哪?我审视我自己,也与同学们交流,不得不说我的所见所感也是大多数学生的所见所感。难道恰好这里的所有研究生博士生都是平庸之辈,而又恰好去国外读研的同学都是天之骄子,这才导致我们与国外院校的差距?

   另一方面,导师们也是不能被责怪的。导师们不幸沦为“科研包工头”,没时间看文献,没时间看专著,没时间辅导学生,没时间好好想想一个现象背后的机理是什么。但是导师们也梦想在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学术问题并得到同行的认可。但是做不到。难道恰好在这里任职的所有导师都是平庸之辈,而又恰好国外的老师们都天赋异禀,这才导致我们与国外院校的差距?

   从概率的角度来讲,上面提到的两个“难道”应该不成立。怎么可能100个学生都是笨蛋,怎么可能50个老师都是白痴?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我的母校,作为985工程重点培养的高校,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各种资源,SEMTEMAFM….但凡能想到的几乎都有,加上品牌效应在申请项目时带来的便利,可以说,硬件上我们什么都不缺。可是我们只能在很普通的SCI杂志上灌灌水,在强者的声音中听不到我们。与我的母校相比,那些其他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更加悲剧,想做实验,设备不够,想花钱买设备,资金支持申请不到,最终想在普通SCI上灌水都是难事。

   既然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来说,我们的属性并不低劣,从硬件设施上来说,我等牛校也不缺乏,是不是我们的意识,我们主观能动的方向上出现了差错?或者我们的制度导致了我们思想的禁锢?还是潮流的力量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导致我们集体平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不能轻率的给出答案,我还需要思考思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0009-795789.html


下一篇:这个世界有多美
收藏 IP: 112.65.223.*| 热度|

1 Xuex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