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审与非盲审的目的都是把好论文质量关。评审人的水平决定评审的客观公正性。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有严有松。同一论文不同人给出的评价不同。关键在于标准的掌握尺度。
盲审有利于自由裁量权的发挥,在盲审中普遍存在轻微分歧,个体遭遇的中等分歧比重偏高,可接受的盲审结果却未必是公正的结果。对评审内容自我感觉越熟悉,越敢于给出评价。
导师方面,遇到特别优秀或特殊情况的学生那都是你的运气,功过不在导师。对于多数学生,能否给他带来终身受益的东西才是导的意义。研究生方面,遇到好导师还是差导师那都是你的缘分。
看不到碳中和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将很难在历史性的碳中和进程中行稳致远。切实把握碳中和发展趋势,抓住人类向绿色、低碳和零碳转型机遇的人、企业、社会和国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实际上,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审稿者都不必太在意研究的样本,特别是研究者,也不必隐瞒自己的取样过程和样本情况。那种强行写上“随机选取”的作法,只会适得其反。
写学位论文,应该先理清思路。按照逻辑主线构建论文框架。先把几年来读书笔记整理一下。必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审视实验的结果。按照论文的顺序逐一展开……李东风
如何对待科学研究中的异常数据的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的确非常重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层次上科学工作者都应始终对这个问题保持高度的重视……钟定胜
当面对一个新问题时,要学会如何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先从博、约、泛开始,进而到精、微、细,从实际工作入手,学会总结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认识……鲍海飞
工科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独特规律,我们在工科课程设计上应该注意学科交叉性;应该大量增加有实实践能力的教师;学院与学院,专业与专业之间应该有更多交流合作;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项发现要成为科学,必须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科学共同体乃至更广泛的公众接受,否则再具有独创性、开创性也没什么用。自己看清的真相还要想方设法让别人看清,否则毫无意义。
提升写作能力,开设论文写作课固然重要,但博览群书更重要。读懂别人的思想是写作的前提,不会读就不会写。细观察,多阅读,勤练笔,多思考,反复修改,终会练就一手好文章。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勤劳和智慧贡献了无数发明创造,其中有不少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我们既不必守着外国研究者首倡的“四大发明”不放,也不必自惭形秽,更不必落入自我怀疑的陷阱。
我个人非常希望看到该计划成功实施,这样人类进入太空的步伐会大大加快。但我还是认为,把登陆和移民计划改到月球上更好,所有问题都更容易解决。我们并不需要把太空文明变得跟地球一样。
在指导和修改学生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和专利申请文件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真的不能满足科研需要,完全不具有撰写严肃科技文献的能力……叶建军
有压力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教学。过分娱乐化的课堂是误人子弟,学生受欢迎的课堂值得引起学校专业管理部门的关注和追踪检查,一些非专业的媒体对课堂还是少点聒噪……王澄海
郭靖适合的,不是晓风残月,是大江东去,不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铁马冰河、气吞万里。郭靖其实良材美质,专注、质朴,是个很好的研究生苗子,初期困顿……徐鑫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会关注学术领域的发展,对于新进展尤其敏感。随着自己对学术悟性和科研阅历的增加,对本领域的科学问题也会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王德华
我小时候顽皮好动,整天窜上跳下,既撞破过头也摔断过胳膊,那阵我爸对我的期望就是希望我将来可以做一名中学体育老师,可以整天蹦跳,结果我却出人意料的在学术路上走了这么远。
科研(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对很多人,既是事业,也是职业。对于高校教师,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的第一属性当时事业。因此,提交完基金申请,最佳的后续动作是:立即开干!
博主最近两天参加学硕线上复试,也在网上看到考生对一些院校调剂的曝料,网曝的消息未必都属实,甚至有个别造谣,但总的来说,属实居多。大概总结,目前考研调剂存在这么几个突出问题。
在我看来,导师是否允许研究生参加自选实习这件事情很微妙,把握好平衡点很重要。一味地禁止,学生有可能找不到好工作。而一味地纵容,有可能会影响学风,并被同事诟病。
目前黑洞照片中的光子极化方向的存在,证明了黑洞周围存在非常强大的磁场。如果黑洞带有电荷,并高速旋转的话,就如同法拉第圆盘一样,可以在黑洞周围产生出强大的磁场出来。
最近10余年一直在给研究生开一门专业课《科学社会学》,记得以前曾贴出过一份书单,今日找了一下也没有找到,上课在即,赶紧凭记忆列出几本书,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视觉素养是个新兴领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无论其传统的素养(如读写算)水平是高是低,均可以理解视觉素养。视觉素养是在数字设备海洋里巡航的关键工具。
短视和急功近利的行为不利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在做什么样的科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上,如果不能达成共识,那么争论细节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2021年,各大高校研究生考试的复试环节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受到疫情的影响,为减少人员流动,多数学校都采取线上面试。
科研创新离不开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与理解,科研创新所必备的基本功应该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语言能力,内驱力,思维能力,记忆力,和执着力。
近年来,随着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等一项又一项工程的迅猛推进,无论是导师还是博士生,科研压力都迅速上升。博士生抑郁、同寝室闹矛盾早已不是新闻……李明阳
杰出人物其创造力的背后,是因为他们都有独特的品性,在探索的道路上有着一双隐形的翅膀。无论做晶体管,还是做奶油面包,都需要用心来做。不是为了追逐的追逐,是纯粹的追逐……鲍海飞
现在,学术杂志似乎流行「小冷藏,大冷冻」。正文越来越简练,附件却越来越大。为什么简练成为一种趋势呢?金庸小说中有很多武功秘籍,作为生命科学论文诠释了简练的重要性……徐鑫